總統府新聞
85年08月30日
總統接見國大代表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懇切的告訴朝野國大代表們說,面對新階段的國家發展,政黨之間的關係有必要調整,大家要以建立國家安全與政局安定的共識為基礎,積極從事政黨協商與溝通。
總統上午由秘書長黃昆輝陪同,在總統府接見國民大會議長錢復,及國民黨國大代表莊隆昌、呂學樟、謝瑞智;民進黨國大代表蔡仁堅、陳婉真、陳儀深及新黨國大代表許歷農、林忠山、李炳南。
晤談時,總統首先歡迎大家到總統府,也對朝野國代在這次五十八天的國民大會開會期間,所奉獻的心力,和獲致的成果,表達感謝與肯定的意思。
隨後,與會三黨的代表們都分別表達意見,其中,國民黨提出這次政黨合作、國大集會的固定場所、政黨的協商與修憲的方向等。
其次,民進黨代表則提出修憲的分工建議,包括修憲時間、程序、定位與總統的角色等,同時,也提到國大組織法的修訂、增設副秘書長由在野黨國代出任、及蘇建和等人的司法案件等。
另外新黨國大代表則提出,本次國大開會成果較前二次顯著、各黨派修憲不宜預設立場、政黨合作的必要、國大人事同意權宜建立政黨比例及宜小幅修憲達憲改的大目標等。
總統在近兩個小時的晤談中,非常仔細的聽取每位代表所提出的意見,並且一一筆記,也作了懇切的答覆。
總統表示,他擔任總統以來,最關心、最重視的就是國家更進一步的生存與發展問題。總統說,中華民國在台灣歷經五十年的改革,而今年三月廿三日完成總統、副總統的選舉,可以說,整個民主的架構已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正落實,並積極從事行政的革新,力行司法改革及教育與文化的改革。
總統說,在這個歷史的新起點,我們是要以新的決心,新的作為,開展新的時代。總統表示,「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我們生存奮鬥的根本憑藉。五十年來的禍福相共,已經讓我們成為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而第一次由人民直選的總統,更讓我們確立了以台灣為主體的奮鬥意識」。
總統說,在國家發展的關鍵階段,政黨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大家必須體會到政黨的合作並不只著眼於成立聯合政府,而是應超越黨派,以國家整體的利益,人民整體的福祉來考量,作為政黨合作的基礎。
總統同時表示,在我們傳統中國的社會中,常常把「公」與「私」分不清楚,也因為如此,而導致人們對道德、社會價值與責任觀念的模糊。
「我想,也就因為我們中國人公私不分的情形相當嚴重,所以國父才會提出『大公無私』的觀念,希望國人有所改變。」總統表示,他了解要釐清公與私並不容易,但是國家要建立制度,社會要有公理與正義,則「公」與「私」就必須徹底的有所釐清,這點是國人要共同努力的。
另外,總統也表達了他對﹁權力﹂的看法。總統說,他一直認為「權力」是客觀的,是法律賦予的,當有一天你不在這個位置時,就不能有相等的權力,同時,權力也必須要依據法律的規範來行使。
總統表示,他提出「公」、「私」、「權力」的看法,主要也是希望能建立大家對這些概念的共識,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制度。
總統並說,目前我們的社會習慣一味的肯定自己,而缺乏去肯定別人、肯定社會的胸襟;「我不是說肯定自己不好,但總覺得除了自我肯定之外,我們應有更大的寬容心去相互疼惜、相互包容」。
總統認為有這種觀念與精神,社會就能更為和諧,而且也不會再有國會殿堂發生肢體衝突的場面了。
談到憲改的方向時,總統表示,他很高興見到國民大會成立憲改委員會,來進行凝聚將來修憲方向的共識,「我本人對修憲的內容,並無預設的立場」。總統說,「我希望能以人民的意見為意見,以各政黨認為最好的方式、最好的內容,能為國家的制度建立可長可行的法規為目標」。
總統也表示,有代表希望由總統來領導修憲,但他認為並不恰當,「我想總統的身分,還是扮演客觀的角色,並從旁來協助、推動較恰當」。
總統一再強調政黨的合作與協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各個政黨之間不但是競爭,也要合作,但都能以社會建設、國家發展作為共同目標,相信才能為民眾爭取最大的福祉。
總統並認為,這次國民大會三個主要政黨之間的合作與協商,可以說有好的開始,為將來政黨彼此間更高層次的溝通、對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有關國大組織法在立院的通過與國大開會能有永久的會址等問題,總統表示,他會來協調執政黨儘力協助,也協調行政院作必要的配合。至於對民進黨代表提出為蘇建和等人案成立特別委員會,希望總統能夠特赦的問題,總統則表示,他非常的關心此案,但仍希望能由司法的途徑來解決。
總統說,他是一個正義感相當重的人,不會漠視人民的權益,但是我們是一個有法律制度的國家,希望總統不要輕易的干涉到司法的審判;總統希望大家能有所體認,並能給總統一個空間,儘量由司法的途徑來解決司法的案件。
總統在談話中一再的強調,國家安全與政局安定的重要性,總統說,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的國家要能再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要有安全與安定的環境,否則一切都屬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