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以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身分,全程出席由該委員會在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所舉行的「二○○三創新科技系列研討會」。
這項以「科技與國防」為主題的研討會,是該會「創新科技研討會」系列一活動,邀請科技與國防學者專家參與,系列研討會其他主題包括:科技與產業、科技與環境、科技與全球化,將在今、明兩年陸續舉行。
副總統致詞時並以美伊戰爭今天恰逢滿月提出她的觀察,她認為,這場戰爭所透露的內涵讓我們不禁想到聯合國的功能為何,國家的意義為何,科技的意義為何,而戰後留下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的情況,值得大家深思。她進一步說,人的存在是為人而存在,不是為政治、經濟,也不是為軍事,要從人本思想看問題。
副總統也以美伊戰爭期間SARS問題突然發生為喻指出,這是超限戰、不對稱戰爭的時代,國人應對中共可能使用超限戰,以軍事、非軍事、超軍事方式企圖威脅、影響台灣安全的作法要有戒心,因為這種戰爭顛覆了傳統,使人更易陷於無知與驚恐之中。她提醒,中共對台灣已構成極大威脅,為因應我國未來軍事戰略及國防發展,我們要用全新思維看問題,如今已進入全民國防時代,應以全民力量來確保國家的安全。
談到和平議題,副總統強調,和平是當前普世價值中最優先的順序,而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愛好和平,過去五十五年以來,從未為世界製造問題,在中共軍事威脅下拒絕恐懼,並不斷生存發展,在各種人道救援場合也從未缺席,因此,此間的二千三百萬人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建議陳總統應代表此間所有人民積極爭取。她並說,台灣人民所締造的和平奇蹟,在美伊戰爭之後應廣為世人所知,若沒有台灣堅強抵抗中共,共產黨早已赤化整個亞洲,因此世界應還台灣公道與肯定,台灣所締造的成果,是我們共同的驕傲。
今天的研討會順利於下午結束,並達成以下初步建議,將經由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討論後,提供總統參考。
主題一:在不對稱與科技應用方面
|由美伊戰爭的經驗及所獲資訊加速推動不對稱戰爭之研究並思考台灣是否需要發展「反」不對稱戰爭能力。
|隨中共綜合國力、科技、資訊能量、武力更新、安全觀念拓展、戰場界線模糊等能力的提升,於未來十五年內其軍事、非軍事、超軍事的戰法組合,極有可能成為中共解放軍內部的「不成文」戰法,建議統合相關機關,規劃即時因應之措施和技術。例如於五年內薵建媒體、戰略交通、網路科技及外交等不對稱戰之基本能量。
|科技的不對稱在未來的武裝衝突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國應加強科技界的整合,並注入不對稱的軍事思維,軍事戰略學家與科技人員的充分合作有其必要性,跨學門的科技整合勢在必行,以充分應用科技於建立不對稱戰的能量。
主題二:在軍事戰略與國防科技方面
|從戰略規劃、建軍規劃到武器籌獲皆與國防科技密不可分,所有作為應能相互支援、呼應,並配合戰略需求選定研發項目,以讓有限人力、物力作最有效的運用,且於武器系統的籌獲審查階段能將 「軍事思維」化為具體的審核項目。
|因應軍事科技發展的策略,應將國防科技納入國家整體科技發展體系中,以發揮產、學、研之資源整合與分工的綜效,近期則以投入通訊科技、資訊電腦科技、奈米科技及生化科技為重點。
|加速建立國防產業及推動軍品釋商以建立自主國防。建立輔導作法,因勢力導,以因應軍品少量多樣、系統整合及保密要求等特性,並積極重點推動潛艦國造。
主題三:在海洋科技與海洋立國方面
|海洋產業為無法外移而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與科技研發領域,應以政策性作為引導民闁積極投入。
|從政策上積極支持台灣航運發展,如:增修航運法、開放第二船籍登記制度、加強台灣港埠及航運經營的競爭力,加速「自由貿易港區」的立法、簡化關務行政、加速無紙化「營運平台」等。積極融入國際航運的經營體系與規範架構,並由外交部會同有關單位繼續協同參與美國及眾多國家行之有年的國際海線交通安全會議(SLOC)。
|整合現有相關資源,建構堅實的海洋科技,尤其是促進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戰略安全工作。台灣海域除傳統的軍事威脅外,也面臨槍、毒、走私、偷渡等非傳統性安全威脅,而負責海域安全所牽涉的單位又相當多,應加強統合機制,使情報資訊互通,並能及時在海空偵蒐之反制能力(包括談判)上相互支援,以掌控海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