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3年10月28日
總統今天親往高雄陸軍軍官學校主持八十三年三軍十一校入伍生典禮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親往高雄陸軍軍官學校,主持八十三年三軍十一校入伍生典禮。總統致詞時特別提出:「認清當前的國家目標」、「了解國軍的責任與榮譽」、「充實現代化的軍事知識」、「陶冶服從守紀的德行」,和全體同學共勉。

總統並希望大家堅定決心,奮發向上,虛心學習,以做一個一流的現代化軍官自許。

總統致詞全文為:

今天能夠與官校師生及三軍十一校的入伍同學在這裏見面,感到非常高興。看到各位同學個個朝氣蓬勃、英姿煥發,就好像看到了我們國家光明的前途和無限的希望。三軍十一校的新同學一起到陸軍官校來入伍,就是接受黃埔精神的薰陶,大家都是黃埔新一代的子弟,在黃埔傳統的歷史上建立三軍一體、同根同源的精神;不分彼此,實踐「親愛精誠」的校訓,將來在戰場上,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這點意義希望各位要深切的體認。同時,登輝願意藉今天這個機會,提出幾點與各位同學共勉:

第一、認清當前的國家目標

近年來,我們雖然已經走向真正民主、自由的社會,但是當前國家的處境,還是非常艱難。今天中共的所作所為,無論是對外發表言論或對內加強軍備的行動,都顯示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不願意承認兩岸分裂、分治的事實,妄圖消滅中華民國,同時一再在國際社會孤立我們,打擊我們。我們唯有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才能無懼於中共的武力威脅,也才能主導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競賽。目前,海峽兩岸的關係尚處在冷戰階段,我們必須提高警覺,迎向挑戰。只要中共一日不放棄共產主義及其專制體制,我們反共的國策決不會改變。我們反共,是因為人類的天性崇尚自由民主,也是我們立國的精神。我們認為「台灣獨立」,是一種自我孤立的主張,是不切實際的;而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不僅符合在台、澎、金、馬二千一百萬人的利益,也符合所有海內外中國人的長遠利益。

第二、了解國軍的責任與榮譽

大家都知道,國家授予軍人武器,就是賦予軍人保國衛民的神聖使命;而入伍教育就是要大家從思想、觀念上體認軍人持有武器是代表責任與榮譽。國軍是維護中華民國憲法的軍隊,維護台、澎、金、馬二千一百萬人的自由民主是我們國軍職無旁貸的重責大任。因此,國軍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是社會安定的基石,是憲政改革的支柱,也是未來國家統一的憑藉。

第三、充實現代化的軍事知識

軍事學術的領域,早已擴展到狹義的兵學範圍以外,舉凡科技、文化、經濟、外交、心理等,莫不與軍事學術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直接、間接影響戰爭的遂行;各種純兵學以外的軍事學術思想與理論,亦在不斷的發展中。做一個現代的國軍幹部,必須謙抑心胸,廣泛吸收新的軍事知識,充實本身的學識,才能在未來擔當大任。學問是漫無止境的,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一個人能不斷求知,心靈就能不斷活動。因此,各位完成入伍教育後,還要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與軍事訓練,才能文武兼備、術德兼修,以適應現代化科技戰爭的要求。

第四、陶冶服從守紀的德行

國軍是一個具有嚴密組織與明確指揮體系的團體。要想在一個指揮之下,依既定的方針,採取一致的行動,唯有依賴嚴明的軍紀;而軍紀最重要的就是服從命令,貫徹命令達成任務。身為軍人必須知道服從是軍人的天職,所以對長官的命令必須絕對服從。各位同學在入伍教育中,首先要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服從命令要由嚴格的軍紀教育開始,所謂軍紀就是部隊中大家所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應從遵守紀律開始養成服從的習慣。

今天各位立志從軍報國,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生理想而奮鬥,令人欽佩。希望你們堅定決心,奮發向上,虛心學習,以做一個一流的現代化軍官自許。

最後,祝各位健康愉快、學業進步!謝謝。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今年考上軍官學校的張尹瓊等三十六位女同學。總統特別期勉大家發揮堅強的意志,以恆心與毅力來突破困境,做一個現代化的女軍官。

總統同時表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安危,更是每個人的責任,沒有男女之別,「看到這麼多女同學入軍校,本人內心感到非常的敬佩與肯定」。

包括張尹瓊等三十六位女同學,都是今年分別從北一女、中山女中、師大附中、高雄女中、嘉義女中等學校畢業的優秀學生。她們有的考上一流大學,卻都放棄,毅然進入軍校,接受不同於文學校的磨練。

總統在對每位同學講話時也特別希望她們都能以堅毅不拔的精神來接受學業上、體能上的磨練。總統並說,一個人在社會上,最重要的不是名或利,而是對社會國家奉獻的那股使命感與精神。

因此,總統期勉同學們在校時除了追求學問的精進之外,更要充實自己,自我要求,做一個頂天立地不讓鬚眉的現代化優秀軍官。

總統是於上午在陸軍軍官學校主持三軍十一校入伍生典禮後,接見了張尹瓊等三十六位女同學。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丁懋時、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各軍種總司令等國軍將領,都在場作陪。

晉見總統的這三十六位女同學分別是:李雅婷、謝怡仿、呂美怡、馮家玲、陳雅雯、陳雅珍、潘怡伶、高雪君、郭嬡玲、陳保惠、方妙茹、徐佩君、雷怡妮、江麗君、吳羿萩、陳怡心、陳玉雯、李惠萍、楊麗美、黃雅楸、李燕美、廖家瑜、鄭心怡、丘秀俐、陳馨梅、葉淑貞、盧玉玲、鍾筱卿、黃淑卿、鄭嘉凌、蘇美玲、趙亞梅、謝艾潔、常嫚茵、張筱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