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4月22日
總統接見第一屆「金根獎」獲獎企業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第一屆「金根獎」獲獎企業代表除肯定他們選擇根留台灣,在不斷追求企業成長的同時,特別將企業的營運總部、運籌中心、研發中心、人才與核心技術留在台灣外,並期許政府與企業團結一致,為台灣的永續發展開創新契機。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阿扁要恭喜各位得獎的企業,為了達成「根留台灣、全球佈局」的目標,在不斷追求企業成長的同時,特別將企業的營運總部、運籌中心、研發中心、人才與核心技術留在台灣,而得到評審委員一致的肯定而獲獎。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整體經貿體制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台灣未來一定會從生產的基地,提升為亞太地區營運與研發的中心與重鎮,各位得獎企業能以前瞻性的眼光,選擇根留台灣、深耕台灣,不但符合整體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而這樣的規劃也一定會為各個得獎企業,創造更大的利基和更優勢的競爭力。
阿扁再三的強調,台灣要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堅強的站起來,勇敢的走出去。這樣的信念不但適用於外交的工作,同樣也適用於企業發展佈局。以台灣優越適中的地理位置、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活潑開放的社會風氣,以及多元豐富的人力資源,台灣絕對有條件,也有資格成為全球經貿體系中,最有活力;也最有創意的一員。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當然也不要自我設限,一定要不斷開拓我們的視野、擴大我們的格局。
前不久,阿扁也曾說過:「我們不但要賺遍全中國的錢,更要賺遍全世界的錢。」這就是台灣企業應該要有的雄心壯志。為了加速外資和台商企業回流台灣,政府增訂了「推動企業營運總部行動方案」和「自由貿易港區」發展計畫等政策,分別就土地和資金提供租稅及融通等措施,全力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許多跨國企業,包括:美商的戴爾電腦和日商的豐田汽車等,都選擇台灣做為研發設計中心。此外,政府為照顧弱勢的中小企業,也積極研擬規劃將「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與「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共同改隸經濟部,使輔導、保證和融資的業務能三位一體,強化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升級。
最近許多輿論對於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表示憂心,其實依據各先進國家發展的經驗,所得分配會隨著產業的轉型和經濟的自由化而逐步的擴大,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世界各國普遍的現象。近年來,由於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市場投資管道的增加,加深了台灣貧富之間的差距,再加上近年來傳統產業的外移和歇業,工作機會大量流失,使台灣所得分配的問題更加凸顯。儘管如此,依世界的標準,貧富差距分為五個等級,比較台灣的貧富差距僅由過去的五點多倍擴大為六點多倍。
因此,要有效改善貧富差距的問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要增加對台灣的投資,不論是透過民間的投資或擴大政府的公共建設,不斷的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讓失業的民眾能夠擺脫沒有收入的困境。此外,也要全面推動轉業輔導和技職訓練,增加中高齡失業及低技術勞工的市場競爭力,讓大家也有機會分享到知識經濟繁榮的成果。對家庭而言,我們認為,與錢把錢放在口袋,不如拿來投資腦袋,投資下一代。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投資教育是絕對值得的投資。
隨著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根留台灣,表示在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下,有更多的企業重新認識台灣在各方面的優勢,而各位得獎的企業只是率先落實的佼佼者,阿扁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廠商會以大家為榜樣,積極投資台灣,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與優勢留在台灣,而為新一波的躍昇預做準備。過去數十年來,台灣憑藉著「一步一腳印」的努力與奮鬥,腳踏實地的創造出台灣的「經濟奇蹟」。現在,我們的產業正經歷全球化競爭的陣痛期,阿扁誠摯的期待,企業與政府團結一致,「立足台灣、胸懷世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開創新的契機。
最後,阿扁要再一次感謝「金根獎」的主辦單位「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能夠創立這樣一個深具意義的獎項,積極帶動企業根留台灣的風氣,同時也祝福各個獲獎的企業,事業昌隆、鴻圖大展。
第一屆「金根獎」獲獎企業代表上午由考試院院長姚嘉文(兼任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監事主席)及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代理事長黃昭淵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