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本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影片「愛情萬歲」的女主角楊貴媚、男主角李康生與陳昭榮,今天以他們的最高榮譽金獅獎座呈獻給李總統登輝先生,表達崇高的敬意。
熱愛藝術,關心電影文化發展的李總統,對於「愛情萬歲」揚名國際影壇,極表讚賞。總統說,這個獎是全體演職員辛苦努力而得,榮譽是屬於大家的,「本人願意和全體國人共享這份榮耀,但各位要將金獅獎座送給我,則是萬萬不可;總統高興的說,就讓我摸摸這座金獅,表達我對各位的謝意與敬意」。
楊貴媚、李康生、陳昭榮是由中影公司總經理江奉琪、副總經理徐立功、新聞局副局長吳中立、電影處長楊仲範陪同,於下午三時三十分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在場作陪。
晤談時,李總統對於「愛情萬歲﹂的劇情、導演與演員所要表達的內容都多所詢及。
總統並表示,由於他還沒有時間看這部片子,「是不是等我看了再和各位見面,我們來討論」。楊貴媚等三位都非常高興連忙說,非常期帶這一天的到來。
總統也隨即希望江奉琪經理來安排,並邀請目前在加拿大參加多倫多影展的導演蔡明亮屆時一起參加。總統說,「看完後,我請大家一起來喝咖啡,一起討論」。
楊貴媚表示,他們要來見總統之前,內心都相當緊張,不曉得要講些什麼,但是一見到總統,卻感受到總統是如此的親切、和藹。
在輕鬆的談話中,總統也表示,目前時興稱年輕人為「新人類」或「新新人類」,他非常希望能了解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心裡的想法。
總統說,或許由於過去時代的背景與生活環境較苦,所以老一輩常教訓年輕人要有憂患意識,但隨著環境的改變與生活的改善,目前我們似乎可以改變以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不必一味的緊咬憂患意識,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培養年輕人開闊的胸懷,積極的人生觀,當然,這也不是意味完全不要憂患意識了。
總統也說,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做大人要尊重,也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年輕朋友總是單純,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己。
主席蒞臨革命實踐研究院講話參考資料
各位同志: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首先,登輝要向各位祝賀佳節快樂,同時要對各位為國為黨的辛勞,表示感謝之意。
今天登輝要利用這個機會以「推展國家新政,創新領導風格」為題作一說明,供大家參考:
時代與國情
國際局勢在冷戰結束後,舊秩序解體,新秩序正在重建;主導國際政治的主要因素,已經由意識型態與軍事力量,轉換為和平的對話與協商,以及經濟的區域合作與自由貿易。雖然對我們產生鉅大影響,但這正是我們對外發展的機會;國內發展也正從傳統社會向多元開放的民主新社會快速演進,新的價值體系與政治結構正在重建,對加強改造社會來說,前景充滿希望。
近幾年來,我們順應潮流所進行的憲政改革、發展經濟、務實外交、兩岸關係等措施,已經為國家樹立全新風貌,締造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繁榮,我們稱之為歷史的新開端。進步是無止境的過程,改革的成就固然使我們感到欣慰,但橫亙在面前的新問題與新考驗,則有待我們拿出更大智慧與勇氣,才能再創新局。
目標與信念
我們推動重大改革的核心精神,在於實踐「主權在民」。早在八十多年前,國父 孫中山先生就將其奉為革命的中心信仰,後來更是我國憲法規定的立國基本原則,可惜的是從前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到了今天才逐步落實。「主權在民」得到落實,人民自由意志才能充分發揮;而人民自由意志必須凝聚成為「生命共同體」,才有實質意義。「主權在民」與「生命共同體」具有互為目的、交互發展的關係;而主權在民是推動民主化的根據,凝聚﹁生命共同體﹂則是我們推動民主化的目標。今天我們在這裏不能有地域、族群之分,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是台灣人,一定要深切體認共存共榮的關係,拋棄無謂的成見,結合成為堅固的「生命共同體」,才能迎接光明的未來。
任務與策略
我們推動民主改革和建設,﹁和平﹂是我們牢牢掌握的基本原則,因而創造了古今中外少有的成功典範。從實踐「主權在民」到凝聚「生命共同體」,反映在政治上的是繁複而曲折的民主改革和體制重建過程。一方面要確保和平,一方面又要改革進步,這是一項重大的考驗。
幾年來,我們一方面推動改革,一方面保持穩定,對形勢作正確評估與謀求問題解決,使改革始終在穩定中進行,達成有領導、有秩序的和平改革。確保和平改革的另一個重點,是對新、舊事物不採取一刀切斷的作法,也就是對傳統上有利於目前的,要加以發揚和運用,這也是我們從事改革的歷史觀。
政策與領導
認清了時代與國情,掌握了目標與信念,確定了任務與策略,就具備領導者的基本條件;接下來就是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專業能力,有效領導解決各種迎面而來的問題。
今天政府威信的本質,已經不是建立在政府強制力上,而是建立在正確的政策與有力的領導上面。過去令出必行、萬民景從的時代已經過去。民主時代裏,政府的權力是由人民的付託而來,如果沒有民意的支持,政府的政策也無處紮根;要提高政府威信,有效推動工作,就必須使政策符合人民利益,符合時代潮流。領導者必須樹立為人民解決問題是第一要務的領導風格。
政府對待民意和輿論,也要有寬廣的視野。一般來說,政府多從全國性、整體性的立場來制定政策;民眾則多從地方性、局部性的立場來表達意見。我們應該注意整體與局部的整合關係,全國與地方的一體關係,使全國與地方、整體與局部維持平衡與統合。
中央與地方
民主政治是由下而上的民意整合運作過程,事實上,就是地方政治。沒有地方的民主,就不可能有中央的民主;沒有地方的進步,就不可能有全國的進步。我們倡導「主權在民」、「生命共同體」,精義在這裏;我們推行社區建設,強化地方自治,理念也在這裏。
全國性與地方性,整體性與局部性並非衝突對立,關鍵在於能否整合地方的、局部的意見利益,成為全國性的、整體性的政策。這樣才能使民眾了解,中央確實是為地方存在,整體確實為局部存在。今後我們必須透過制度的建立,法令的增修,對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既要發揮總體國力,也要因地制宜,繁榮地方。
民主與法治
我們的民主是發展起來了,但法治還是相當落後。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守法程度不足,法律規範不彰;二是法律跟不上時代,法律不夠完備。而法律跟不上時代與不夠完備,也是守法不足與規範不彰的重要原因。
時代在進步,法令規章也要能與時俱進,同步充實,方能主動為民興利除弊,展現大有為政府的擔當。這個責任在行政部門,也在立法部門;在執政黨,也在在野黨。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應充分溝通,執政黨與在野黨要凝聚共識,共謀問題的解決。
結語
國家建設雖然經緯萬端,但是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除了政府正確的決策外,關鍵在於能否把握方向徹底執行,而徹底執行的動力在於發出動力的領導者。各位有的是單位主管、有的是某一面的領導者,對國家建設都負有重要責任,希望今天的講話,對各位日後的工作有所參考。
最後,再一次祝福大家中秋佳節快樂、身體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