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3年09月15日
總統今天接見世界台灣商業聯合總會代表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世界台灣商業聯合總會代表。總統期勉大家,經由這個組織的設立,能促進全球台商聯誼組織的聯繫合作,發揮整體力量,並配合國家政策及整體利益,積極拓展對外經貿關係,進而提昇台商國際地位,開創我國國際經貿的新局面。

總統是於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並以茶會款待訪賓。會中,總統並作簡短致詞,經整理後內容為:

此次世界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在台北市隆重舉行成立大會,象徵著全球各地台商團結合作的開始,亦顯現中華民國在海外的經濟實力,意義實在非常深遠。貴會能在各位的努力下順利成立,登輝要特別藉此機會表示敬佩的意思。

近幾年來,全球經濟情勢變化非常的大,區域性的整合體系已蔚為潮流,各工業國家都希望經由區域經濟的整合、企業營運集團化與全球化,擴展經貿網絡,以期在國際市場取得競爭優勢。政府除順應世界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全力推動加入關貿總協的調適工作外;也積極推動「振興經濟方案」,儘量排除投資障礙,塑造良好投資環境,並特別將「發展台灣地區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列為經濟發展的長程政策目標,希望利用各地區不同的產業條件,建立完整的國際分工體系,結合政府與企業界的力量,並聯合跨國企業的資金與技術,建立台灣在整個亞太地區的經貿投資網絡,以使台灣能在國際上取得競爭的優勢。

我們中華民國是目前世界上第十四大的貿易國,第七大的對外投資國,擁有名列前茅的外匯存底,不論是對外貿易或投資,台商多扮演著重要而積極的角色,希望各位台商俊彥能善用在投資地區發展出的良好社會關係,向各國政府說明,我國對參與國際社會所作的努力,以及回饋國際社會的誠意,並進而支持我國參與國際性組織目標的實現。

在此深盼經由貴會的設立,能促進全球台商聯誼組織的聯繫合作,發揮整體力量,並配合國家政策及整體利益,積極拓展對外經貿關係,進而提昇台商國際地位,開創我國國際經貿的新局面。

最後,敬祝諸位事業蓬勃發展,身體健康!謝謝。

 

總統府發言人室今天表示,「亞奧會主席阿罕默德親王,為感謝中華民國李總統『長期以來致力推動體育,堅持奧會精神』,邀請李總統出席本屆亞運,總統亦已欣然應邀。此一事實,迄未改變」。

發言人室強調,「總統應邀參加亞運,純屬體壇事務,對奧會精神之維護,當有積極而明顯之效益。若因政治因素之干預而未能成行,世界上愛好體育之人士與我國人自必同感為憾。惟中華民國既然堅持奧會精神,對此事發展仍將堅持『政治的歸政治,體育的歸體育』的基本理念,以平常心與理性態度視之。」

發言人室同時指出,「總統深切盼望本屆亞運能免於政治干預陰影之不良影響,圓滿舉行,更祝福所有中華健兒,都能在本屆亞運會上,與來自亞洲各地的傑出選手,共創傲人佳績。」

發言人室今天是針對中外媒體詢問有關李總統應邀參加亞運一事,作了以上說明。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告訴美國各州新聞協會執行長何華倫等人,美國政府應該了解處理目前海峽兩岸的問題,不應完全陷入所謂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框。

總統強調,「國家統一是我們的目標,但是現階段中國是處於分裂與分治,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項不爭的事實,因此,唯有在國家統一之後,才有一個中國」。

總統並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所採取的一個中國政策,都是昧於眼前的事實。那就是忽略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我們在這有二千一百萬人,而且中華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自由的民主國家。﹂

總統說,中華民國在台灣不但有實力而且有能力來回饋國際社會,幫助國際上需要幫助的國家,「但是,我們卻被排斥在國際組織之外,這根本是不公平,也不道德」。

總統也舉他應邀參加廣島亞運為例指出,這件事根本是一項單純的參加體育活動,但是卻被政治所干預;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其實已是國際的共識,但是卻仍然會發生政治來干涉體育,這是令人遺憾的,尤其在冷戰結束後,國際秩序建立之際,應該跳出過去的窠臼與思維模式。如果仍然沿襲過去,昧於事實與潮流,這都是不智的。

總統同時表示,就亞洲經濟的發展來看,過去常有人認為,亞洲在一面發展經濟時,不可能也同時來推動民主政治,「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成功的發展經濟,也積極的推展民主政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總統強調,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就是要使人民有自由意志,建立公義而且公平的社會,假如不能打破威權,則勢必使人民的能力無法全然的發展,倒頭來不但影響人心,也阻礙了社會與國家的正常發展。

總統告訴來自美國的新聞界人士說,中華民國是一個民主、自由開放的國家,「本人非常希望各位能利用時間,多到各地方看看我們社會的發展情形,也由於中華民國是民主國家,所以我們樂於接受指正,好的地方,我們會持續維護,不對的地方,我們也會力求改進,追求完美」。

今天晉見總統還包括:何華倫(Warren M. Hoyt 密西根州新聞協會、柯威廉(William Keller 阿拉巴馬州新聞協會)、唐絡瀾(Rowland聞協會)、喬珊娜(Sandra George 內布拉斯加州新聞協會 )、歐約翰(John O'Brien 紐澤西州新聞協會 )、皮羅博(Robert Piggott 新墨西哥州新聞協會 )、賽瑞莎(Teresa Saylor 北卡羅來納州新聞協會)、丁法藍(Frank Deaner 俄亥俄州新聞協會)、韋帝墨( Timothy西州新聞協會)、柴威廉(William Childress 西維吉尼亞州新聞協會)、尤約翰(John Yorgason 威斯康辛州新聞協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