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副秘書長兼發言人戴瑞明今天在與新聞界例行會晤時發佈新聞及答詢如下:
關於這次道格颱風來襲,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昨天有幾位記者朋友打電話給我,詢及總統有沒有什麼話要說?總統對於這次颱風所造成的災害非常關心,希望各級政府對於救災工作能夠訂定優先順序,儘速協助民眾恢復正常的生活,同時積極進行復建的工作。
答詢大要:
一、國統會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開會,有些國統會的成員也已有職務變動。前些時候,總統府曾說過很快就會改組,不知近期內是否會改組和集會?總統每年都舉行記者會一次,今年原準備五月底舉行,後來總統府宣佈延期。最近海峽彼岸及國內對總統的話都有些誤解,是否可趁機舉行記者會說明?總統曾三次表示,今年修憲告一段落後,將邀集朝野各政黨協商政黨政治運作的規範和政治資源的分配,不知何時會集會?
答:有關國統會改組及開會的事,我曾向長官報告,由於最近事情比較多,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的改組及開會的時間。事實上,國統會雖未集會,但研究委員會議仍時常舉行,對於若干問題也有研究。此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目前的運作十分良好,海基會和海協會進行的事務性會談,也十分順利。從大政方針方面來講,「國家統一綱領」已制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也已經制定,有大方向,也有法律的依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可據此運作,所以目前國統會的開會就沒有那麼迫切的需要,關於改組與集會這個問題,我會向長官反應。
關於總統記者會何時舉行的問題,去年五月廿日總統就職三週年曾舉行總統記者會,今年五月間本來也計畫要舉行總統記者
會的。但是由於總統在訪問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南非、史瓦濟蘭的時候曾多次舉行記者會;回國後又在參加國民大會臨時會
時就國代們所提出的很多一般人關心的問題,作了詳細的答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延期舉行記者會。各位的意見我會向總
統反應。我們也會規劃在適當的時機舉行。
總統的確提過希望在修憲告一段落後,能與朝野各政黨就政黨政治的運作規範和政治資源分配的問題交換意見,但據本人所
知,時間還沒有確定。
二、總統為何接見「台獨」色彩濃厚的世台會成員?
答:關於外界認為世台會有「台獨」色彩,李總統接見他們會不會引起誤會的問題,本人認為,總統接見他們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個民主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也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有人有不同的政治主張是正常的。近年來,總統常接見海內外有不同政治意見的人士,和他們溝通。李總統每次都會把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和當前國家的政策向他們說明,這對凝聚共識有很大的助益。
大家都知道,「國家統一綱領」是在李總統的領導下所制訂的,也就是說,政府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是不變的。總統一再強調,今天中國是分裂、分治的,但是我們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是不會變的。所以我想今天李總統接見世台會的幹部,他一定也會把他的想法、作法向他們詳細地說明。海外的學者、專家回國來,支持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生存發展,是值得鼓勵的。本人相信,在李總統對他們說明之後,一定會有助於相互的瞭解,對我們的國家是會有好處的。我想這幾年來國內有了言論自由後,各式各
樣的人都可以自由表達不同的意見,但大家關心二千一百萬人的安全與福祉的用心則是一致的。由於李總統誠心誠意的溝通,今
天海外支持政府的人也愈來愈多。由於這樣的考量,所以李總統今天接見世台會的幹部。
三、總統府對此次焦唐「台北會談」的看法如何?
答:這次「焦唐會談」,實際上是事務性的會談,行政院的主管機關已發表談話,總統府沒有其他評論。這次海基會焦副董事長和他的同事們十分辛勞,值得肯定。
四、總統最近有無出國訪問的計劃?
答:到目前為止李總統還沒有具體的出國訪問計畫。總統今年二月間訪問東南亞三國回國時,曾表示願意到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先進工業國家去訪問,促進我們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所以說,總統出國訪問的意願是有的,但仍有待客觀環境許可,時機成熟之時,如果他有時間的話,總統是會考慮的。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懇切的告訴世台同鄉會的重要幹部說;一個中國是未來,唯有國家統一後,才有一個中國;目前我們的國家是處於分裂、分治的局勢,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並沒有在國際上消失,中華民國在台灣依然存在,二千一百萬人民在這裏努力、奮鬥,建立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本人常說,存在才有希望,才有會價值,也才有發展」,今天,「我們就是秉持這個理念,以務實的做法,進入國際社會,讓世人了解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與應該享有的尊嚴與地位」。
總統下午接見世界台灣同鄉會會長林文德等重要幹部時,作了以上表示。訪賓是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黃石城、僑委會委員長章孝嚴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在場作陪。
與會的世台會幹部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奧地利、歐洲、巴西、南非等,他們對於能獲得總統的接見,表示深感榮幸。同時也代表國內政治的民主化。大家和總統晤談時也分別提出對國家
認同的立場,及對文化、教育等改革的看法。
總統對於這次大家能回到國內實地的了解國內社會發展情形深表歡迎。同時,總統也希望大家能利用時間多看看國內的各種發展現況,相信經由實地了解,會使得大家對事情的看法,有進一步的了解。
總統並且指出,這幾年來,國家的變化可以說相當的大,特別是二年前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後,可以說是國家更進一步發展的一項關鍵,總統將之稱為「重返歷史的發展軌道」。
總統解釋說,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使我們的中央民意代表機構得以改選,總統、副總統的任期也不再無限制,而由六年改為四年,最重要的是使總統與副總統的選舉改由公民來直接選舉。
總統表示,這種種的改革都顯示,政府在積極發展經濟之際,也同時進行政治的改革,政治的民主化,乃至下一步要進行的司法、教育、文化的革新等等。
總統說,也由於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使海峽兩岸四十年來以武力對峙的關係,改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在自由、民主、均富的條件與環境下,來尋求國家的統一」。
許多與會的世台會幹部以他們在海外的經驗,由於提出國家名稱的,影響了台灣人民的權益,因此,他們希望政府能對於國家的名稱有所變更。
對於這種反應,總統很明確的表示,他了解大家在海外的經歷,但是,「我們的名稱,相當明確,就是中華民國,而中華民國目前是在台灣,這點也很清楚,外國人所稱的一個中國,那是在我們國家統一之後,才會面對的問題,目前,我們的國家是處於分裂、分治,大家應該很清楚,這是一個事實。」
「記得,民進黨國大代表來見本人時,也曾提及國家名稱的問題,」總統表示,「我當時很明白的說,在本人的任期之內,要改國家名稱,這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未來也不可能」。
總統表示,有許多問題,不是說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定要體認到全民的福祉,更重要的是,全體人民的安全與生命、財產的保障,「做為國家元首,我要保障人民,不但使同胞們生活安定,更要使我們的子孫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茁壯」。
總統也指出,看問題要有長遠、前瞻性的眼光,不宜只看「現象」,而忽略了本質,假如不能用這樣方式來思考問題,這不但是不智而且是有危險的。
總統強調,現象是短暫的,我們一定要認清問題的根源,了解其中的利害。確立了目標之後,再一步步來實現,或許眼前不能馬上看到成果,但是最終目標,仍然是可以達成的。
不過,對於短暫發生的現象,乃至於衍生的問題,總統也指出,「當然不宜忽視,要以耐心來處理」。
今天晉見總統的還包括:洪茂澤、張禎祥、張理邦、李健夫、莊深湖、陳哲正、陳唐山、李憲榮、翁國陽、陳定源、張雪映、羅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