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3年06月18日
總統今天應邀參加國立中山大學畢業典禮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應邀參加國立中山大學畢業典禮,總統並發表演講。

總統演講全文為:

林校長、各位貴賓、各位家長、各位畢業班與在校的同學們:

今天是中山大學八十二學年度畢業典禮,登輝應邀參加,感到非常愉快。首先,要祝賀在座的畢業同學,順利完成了大學教育,同時也要向作育英才、終年辛勤的教授們,表示誠摯的敬意。中山大學的校名,是為了紀念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先生而命名,我想,今天的講話,就從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來做為開頭。

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立國的根本,就是孫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義。隨著歷史的演進,民族主義建國的理想我們早已完成。而台灣舉世稱羡的經濟發展奇蹟,可以說是實行民生主義最成功的示範,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目前還落後一段相當距離。至於民權主義,更是只有在今天的台灣,看到它實現的可能性,因為大陸仍是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體制,民權主義根本是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這幾年間,由於我們積極地從事憲政改革,在台灣地區實現了自由民主的政黨政治型態,不過,民眾的思想和態度突然獲得解放,卻也產生許多過猶不及的現象。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各式各樣的選舉制度和選舉活動,也有各種不同層級的民意機構和民選官員,但是若干民意機構的議事方式與部分民選官員的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社會上的抗爭、脫序現象,都直接對政府的公權力國家的形象造成衝擊。

這些年來的經驗,使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探討一下,我們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行為,是否仍然欠缺一些重要的質素,所以才使得我們的社會秩序、政治倫理和行政效率,仍然存在著許多有待克服的問題。因此,登輝個人覺得,我們在有關民權主義的思想和理論方面,必須做更進一步的探討。特別是需要針對台灣的社會和政府傳統來思考,才有可能設計出一套真正能夠落實的政治模式。

中國人的傳統政治觀念,比較依賴政府、依賴中央。我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國,甚至已選出了自己的民意代表,也有政黨政治的架構,但不要以為這就是民主政治,這就是主權在民了。民主政治的最根本意義,乃在於縮小中央和政府機構的權責範圍,將這些權責歸於地方和選民。要使「全民政治」充分實現,就必須落實地方和社區的自治化。每一位公民、每一個社區,都要負起相對的責任,除了投票選舉之外,還要積極參與不同層級社區的公共事務,將過去必須依賴行政機構去推動執行的工作,主動地收回來由自己做,只讓政府部門去處理地方社區無法做到的事務。

這個觀念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複雜。首先是,選民的自治觀念一定要先建立起來。但是,在目前我們還是很少看到社區居民自己可以組織起來,管理好自己的社區事務,更何況是層級更高,範圍更大的鄉鎮和縣市。例如垃圾處理、環境維護、秩序安寧、空間美化、停車安全等,是屬於地方社區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全國也沒有幾個社區、鄉鎮和縣市真正做得很理想。如果這些問題全部要由上級政府來解決,那麼我們就必須有一個超高效率的中央集權政府,就得擴張政府公權力的範圍,甚至侵入到每一村里社區和住宅裡面。如此一來,要不是人民必須承擔更多的稅負,來擴大政府機構的職權,就是政府的行政效率,也會被這些社區性的事務所拖垮,而且更會使得我們越來越偏離民主政治,和還政於民的理想。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我們是不是真的有誠意,來推動地方自治和主權在民的作法,關於這些問題,我想在這裏作一些說明。

我們的國家社會本身是一個大的共同體,是由許多不同層次的小共同體所組成的。從個人到國家,我們都分別歸屬於不同層級的共同體,由鄰里小社區、到村里鄉鎮、縣市、省市、以至於整個國家。地方自治與主權在民的可貴,就是要讓這些層級在不同的範疇中,分別扮演環環相扣與相輔相成的功能,因此,有些公共事務是屬於地方社區的範疇,不會影響到其他相鄰的或高階的社區,那麼就應該交給地方社區的居民自己來決定。屬於地區性、大範圍的事務,就得交給相當的層級來解決。至於全國或國際性的事務,當然就須要憑藉全國性的民意,並由中央政府的層級才能妥適處理。這些事務,如動輒訴諸地方社區性的民意,將徒然扭曲主權在民的正確內涵。

事實上,社區雖然居於所有行政體系的最基礎層級,但社區就像是完整的個體一樣,也是所有行政機能凝聚與整合的結晶。中央和上級政府機構擁有各種專業資訊,以及較充裕的財政資源,但因為職能分工而各有所司,因此只能當做是分門別類的資源提供者和分配者,至於如何針對個別地方社區的需要,去瞭解、爭取、利用、和整合上級政府部門可能提供的資源,將來是需要地方社區能自我形成,具備規劃整合的能力和動力。

我們必須養成一種觀念,徹底實行社區和地方自治,才能紓解行政機構的負荷,也才是提昇政府行政效率的根本辦法。甚至,只有將政府機構的一些事務,移轉到民間和各級地方社區團體,讓民間能以自主力量來承擔部分工作,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縮減政府部門的規模,及其經常費的開支,以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財政預算緊縮的問題。但是,相對的,地方社區也應該提昇其管理事務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標,菁英知識份子就有必要積極投入,去瞭解社區真正的問題所在,研究解決問題的妥善辦法,瞭解整合政府部門的各種資源,甚至自己親自去推動和執行。

各位即將畢業的同學,整個國家的國力和未來建設的基礎,是在地方和社區,而地方和社區最需要的,就是菁英知識份子的積極參與。將來你們不論是從事那一種行業,或是居住在那一個地方,希望記得我們今天所講的話,永遠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公民,積極參與地方和社區的公共事務,為國家的基層建設,提供最直接的貢獻。

各位同學,今天這個莊嚴而盛大的儀式,象徵著各位即將邁入另一個嶄新的人生旅途,你們的目標必然是遠大的,你們的理想必然是可敬的。而最值得各位滿懷壯志的是,我們的國家整體發展,也正面臨突破傳統、開創新局的關鍵階段,你們何其有幸,將不僅為這項劃時代工程的見證者,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參與者。最後,敬祝各位身體健康,鵬程萬里!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