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登輝先生接見加拿大邦巴迪區間飛機公司總裁皮耶.羅帝先生時表示,航太科技工業是高科技的工業,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至為重要,,航太工業也是中華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工業之一。
總統指出,飛機的製造與購買,和汽車大不相同,除了精密的科技外,航太工業的風險也大,因此在推動航太工業發展時,對資金、市場、後勤零件的供應及維修等,都必須有周詳的評估和策劃。
晤談時,總統認為,目前台灣陸地交通不但擁擠,而且費時,因此便利的空中運輸也愈顯重要,城市之間的空中交通,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總統是於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羅帝先生,陪同人員還有邦巴迪公司執行副總裁,同時也是加台經濟協會會長的湯姆.艾普頓、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執行副主任狄拓以及大華航空公司董事長唐誠。交通部長劉兆玄、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在場作陪。
羅帝先生並就邦巴迪公司在全球高科技工業的表現和成就向總統作一介紹。總統對該公司有意與中華民國共同發展航太科技工業一事,表示樂觀其成。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英國「中國季刊」總編輯沈大偉時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很重要,而且不容置疑的事實;世人更應充分了解中華民國人民四十多年在台灣努力、奮鬥所建立的成果,對國際社會而言,是一種正面而且具有積極的幫助。
總統並表示,他這次走訪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家後,意發感到區域合作的重要性,而國際社會也都普遍體認到,合作不但已代替對抗,更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彼此的一種互補,不僅可因合作而促進發展,更可增進人民的福祉。
總統並指出,這次訪問可以說相當的順利,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說增加了我活動的空間,並且使世人體認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的事實,「本人所說有存在就是一種希望,更是一種價值,就是這個意義」。
目前也擔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的沈大偉,是英國學術界中對中國問題有深入研究之學者。他是於下午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外交部次長陳錫藩在場作陪。
晤談時,總統並就兩岸關係、我國社會、政治發展,及國際情勢等問題,與沈大偉廣泛雕換意見。
沈大偉教授並且送總統一本當期的「中國季刊」,表達敬意。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書勉「文化震源地亞洲」國際研討會時指出,當今「文化」問題不僅已是亞太地區能否順利整合以邁向「共生」與「共榮」的關鍵時刻,更是全人類未來能否共享和平與福祉的焦點。
上述國際研討會於今天上午八時四十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揭幕,總統特頒書面致詞,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出席宣讀。
總統在書面致詞中表示,亞太地區已是今日全球經貿發展的重心。展望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正是亞太各國對人類文化作出更多反省與貢獻的時代。
他進一步指出,在尊重彼此差異之「文化多元主義」的前提下,致力於亞太地區的文化互動與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深刻理解與欣賞,創造出能夠調和人類與自然界萬物,為當今世代與將來世代帶來和諧與幸福的文化品質與生命機會。
因此,總統認為,這不僅是強化亞太區域整合,共創亞太歷史新頁的關鍵,更是亞太地區對將來全人類世世代代最具意義的責任與貢獻。
總統書面致詞全文如下:
「文化震源地亞洲」國際研討會,今天在台北隆重揭幕,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遠道而來的各國貴賓及國內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之意。
「文化震源地亞洲」研討會,為亞太各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大家對共同關切的問題,交換意見與經驗,十分有意義。當今「文化」問題不僅已是亞太地區能否順利整合以邁向「共生」與「共榮」的關鍵時刻,更是全人類未來能否共享和平與福祉的焦點。這次研討會以「文化震源地亞洲」為主題,尤具時代意義。登輝懇切希望經由各位熱烈討論,對亞太新局的走向,能夠提出可資實踐的寶貴結論。
二十世紀向來被稱為革命與戰爭的世紀。在本世紀中,人類飽受無數次革命的動亂、戰爭的浩劫、以及核子毀滅的威脅。在痛定思痛之餘,目前正逐漸學習以更穩健而理性的態度,更和平而協調的方式,集體合作來解決共同的問題,創造共通的福祉。
隨著冷戰的結束,各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重視,已經明顯地取代了軍力的強化。而過去地緣政治學的考量,也逐漸被地緣經濟學的思維所替換。目前,全球各地正不斷地強化不同層次的區域經貿統合。在亞太地區,經歷過數年來的摸索之後,已經在去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西雅圖會議中,達成了共同促進繁榮發展的明確方向。
然而亞太地區的經貿統合,卻面臨了各國所必須正視的問題。眾所周知,亞太地區各地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僅有極大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這個地區更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文化。固然這些文化保存了各自的特色,卻也造成了區域內整合上的一些困難。然而,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文化差異及其可能引發的衝突,而是在於如何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相互溝通、相互諒解、乃至相互欣賞,來達成協調與合作的目的,才是亞太地區成功整合的最佳途徑。今天「文化震源地亞洲」研討會的召開,正可以作為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架構下,亞太各國加強文化交流與協調的良好觸媒。
回顧歷史,共產主義的崩潰與冷戰的結束,充份證明了「普遍主義」的終結。在後冷戰的今天,世界各地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貧國與富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懸殊,屢屢與種族、宗教等「文化」問題互為糾葛,在國際上與各國國內引爆出嚴重的流血衝突與血腥屠戮。非洲的飢饉,東歐暨前蘇聯地區的武裝衝突,以及中南美洲長期的貧窮落後,充份顯示今日世界和平繁榮與亞太經貿統合的各種問題,已經無法用一元化的「普遍主義﹂來解決。相反地,今日的人類與亞太各國正必須以「文化多元主義﹂的精神,相互努力學習,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包容,共同謀求問題解決之道,以邁向共同福祉之路。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在世界各國全力促進國民經濟福祉的今天,人類全體也正面臨著地球總體的生態危機,以及人性的日益空洞化與惡質化。目前,全球人口過度膨脹,自然資源過度耗竭,乃至熱帶雨林的縮減、酸性雨的大增、地球的快速溫暖化、大氣污染與海洋污染等地球生態的破壞,已經全面威脅人類與自然的整體生存。尤有進者,伴隨著經濟發展與物質生活的提高,新生代的個人主義思潮與物質慾望過度膨脹,結果造成自私主義與唯我主義的抬頭,公共倫理與責任感日益敗壞,以致毒品氾濫,愛滋病蔓延,犯罪率上升等等。這些嚴重的異常現象,已經成為今日全球各國的共通難題。
這種種刻不容緩的問題充份表明了近幾百年來,以「人」為唯一中心、以「現在這一代」為首要關切主題的主流思想,亦即自十七世紀以來,由笛卡兒哲學所建立的自然與人類二元對立觀,已經到了必須全面反省的關鍵時刻。今後,如何創造出融合東方與西方思想,兼顧現代這一代與將來世代的生命機會,凝煉出一種人類與宇宙萬物永世共生的新文化與新的生命形態,實在是我們這一代責無旁貸的義務與挑戰。
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亞太地區已是今日全球經貿發展的重心。展望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正是亞太各國對人類文化作出更多反省與貢獻的時代。登輝以為,在尊重彼此差異之「文化多元主義」的前提下,致力於亞太地區的文化互動與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深刻理解與欣賞,創造出能夠調和人類與自然界萬物,為當今世代與將來世代帶來和諧與幸福的文化品質與生命機會,不僅是強化亞太區域整合,共創亞太歷史新頁的關鍵,更是亞太地區對將來全人類世世代代最具意義的責任與貢獻。登輝深切期盼,諸位今天的努力,不僅可以成為推動「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各國強化文化交流與協調的觸媒,更可以為我們共同要創造歷史,淬煉出一個嶄新的、一個邁向人類世世代代和諧幸福的新開端!
最後,祝福各位女士、先生健康愉快,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