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11月30日
總統府例行記者會

 

總統府發言人戴瑞明在今天例行記者說明會中,答覆記者所提問題,內容經整理後重點為:

一、「總統直選」的事情,是國民大會的職權。李總統在不久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總統直選已經是朝野全民的共識,至於什麼時候選,大家意見還很多,目前我不適宜表示個人意見」。有關您提出總統對「總統直選」問題的看法,我的答復目前也僅止於此。

二、總統關心民主政治。談到下鄉輔選,他認為凡是對民主政治有幫助的,他都願意去做。他表示為了追求國家的長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政黨政治;而民主政治的落實,最重要的就是地方自治,因此他十分重視縣市長的選舉。他認為這次選舉反映了一個可喜的現象,那就是我們的民主政治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總統以執政黨主席身分親自為執政黨輔選的目的,就是希望全民瞭解,民主政治就是平民政治;而民主政治能夠落實,中華民國才能長治久安。

民主政治重視公平合理的競爭與理性的問政。政府有決心辦好選舉,不希望暴力與賄選介入選舉。對於暴力與賄選的指陳,我認為應有真憑實據,因為我們是一個法治的國家,政府也有決心杜絕暴力與賄選;候選人亦應有運動家的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在民主先進國家,落選的人向當選的人道賀,當選的人向落選人致意,是常見的事,唯有如此,才像君子之爭。

三、總統在各地助選時所講的話,大家在報導時,應該查清楚,不可斷章取義。他在台南講的話,並不是說黃秀孟不當選,他就要切腹。經請執政黨中央文工會調出當時李總統以主席身分講話的錄影帶,查看後發現當時是這樣講的:「有人說國民黨歪哥?請問大家,李登輝會不會歪哥?李登輝是不是從小就為台灣在奮鬥?為台灣老百姓、農民在奮鬥?大家請就這一點信任我,我說的話若沒正確,可以切腹」。這段談話今天也有報紙披露,各位可以對照參考。

四、在過去七個多月,府、院、黨三方面的發言人配合得非常好,我們每週都會見面交換意見,當然,談問題時難免也會有不同意見,就好像各位和您的家人、朋友,也偶有不同的意見一樣,但我們不會因為意見不同而有心結。今天我們推行政黨政治,所以除了府、院間需要協調之外,黨政亦需要協調,我們大家在一起時,都會坦誠地交換意見,偶有不同意見,也會找出共同點。基本上,我們協調合作得很好,也請大家相信我們都有誠意將納稅人及長官交付我們的事做好。

五、李總統說,我們先賢先烈為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國,而流血革命,今天我們又為革新而流汗。在執政黨的黨史裡,經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有兩度為達到理想目標而流血革命。第一次是推翻滿清時,先後革命十次才成功;第二度是袁世凱稱帝時,孫中山先生把國民黨易名為中華革命黨,都是為了民主而革命流血。但是現在已經不同了,我們過去幾十年都是在從事改革,改革就是要流汗。

執政黨於十四全會之前是革命民主政黨,十四全以後改成具有革命精神的民主政黨,這革命的精神是什麼呢?就是要突破現狀,要有不斷改革的勇氣,這樣子執政黨「百年的老店」才會有新的精神、新的態度、新的觀念。李總統認為,執政黨歷史雖然悠久,但是我們要面對挑戰,不斷的改革。也就是說,要改革,就要流汗。不流汗、不走出冷氣房,我們怎能讓百年的中國國民黨歷久彌新呢?這是身兼執政黨主席的總統的基本看法。

另外,就李總統對中華民國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之傳承來說,我想他可以說做得非常的徹底,他接任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所留下的總統職務。

先就傳承總統的部分來講,我們看蔣經國總統的遺囑:「經國受全國國民之付託,相與努力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為共同奮鬥之目標。萬一余為天年所限,務望我政府與民眾『堅守反共復國決策』,並望始終一貫積極『推行民主憲政建設』。全國軍民,在 國父三民主義與 先總統蔣公遺訓指引之下,務須團結一致,奮鬥到底,加速光復大陸,完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大業,是所至囑」。從遺囑裡可以看出幾個重點:第一是要實現三民主義,李總統在所有文告或談話裡經常提到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國,這個自由、民主、均富就是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自由是為民族,民主是為民權,均富是為民生,所以對三民主義的實踐,李總統是始終不渝的。另外一點就是反共復國,李總統說,反共復國不是叫口號就可完成的,我們要用自由民主來影響大陸,用自由民主作為武器,可說更積極、更有效。如果大陸有自由民主,那裡有共產黨呢?那裡有獨裁呢?拿復國來說,依據「國家統一綱領」,我們是有步驟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要怎麼做都有目標、有計畫。所以對蔣經國先生所遺留的使命,李總統在過去這五年可以說執行得非常徹底,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他繼承執政黨主席的部分來講,也許我的發言會跨越總統府發言人的職掌,但由於我做過執政黨文工會主任,所以我對執政黨的目標與使命比較了解。也許提出可供各位參考。我覺得就李先生在傳承中國國民黨的歷史使命來講,經國先生生前擔任執政黨主席時為了要推動政府與黨的政治革新,特別提出六大政治革新議題。這六項政治革新議題經過執政黨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七日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所通過。大要如次:

第一:現階段執政黨中心任務之研究。

這就是黨務革新。黨要革新,黨的組織、黨章、政綱要革新,我想就這一點來講,十

三、十四全會都做到了。

第二:動員戡亂時期充實中央民意代表機構之研究。

各位都曉得,我們資深的國代、立委、監委都退休了,現在選出來的國代、立委,都

是新的,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政治工程,他也完成了。

第三:動員戡亂時期充實地方機構之研究。

現在大家都知道省市長很快要直選了,當時研究還說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直選。

第四: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令之研究。

現在國家安全法都早已通過了。

第五:動員戡亂時期民間社團之研究。

這就是開放政黨的設立,現在都已有七十四個政黨了。

第六:當前治安與社會風氣之研究。

這個也有很多方案,像現在政府的肅貪、反貪污、反毒、行政革新方案等都是。

上述六項政治革新方案都是執政黨在十二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決議,李總統不但做而且已經超過了,所以不管從政府或黨的傳承來說,李先生不論以總統或執政黨主席的身分來說,都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已經把我們國家帶向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他自己說的,十四全會後,還要把中國國民黨帶向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的時代是什麼呢?就是執政黨主席讓大家來票選,他以身作則,把黨變成一個內造的民主政黨,然後他以主席的身分走出冷氣房跑到鄉下去助選,以身作則,示範給大家看,也示範給我們全國國民看。他是真正的想把中華民國帶向真正實施政黨政治的民主社會。就政府方面而言,我剛才講,李總統在過去的五年,國內的憲政改革已有顯著的績效;在兩岸關係方面,我們以前和大陸都不相往來,現在同大陸已和平來往,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和大陸當局的「國家主席」坐在同一張圓桌上開會,這不是慢慢在邁向合作、統一嗎?怎會把國家帶向「台獨」的方向呢?另方面來講,李總統所倡導的務實的外交,也使我們走出一片廣闊的天地。這些年來,世界上七大工業國家-美、英、法、德、意、加、日-年年開會,東方國家祇有日本,沒有我們中國人的份。

如果把大陸、台灣、香港加起來,我們不比這七個工業國家差。今天我們用「中華台北」,和大陸、香港都以經濟體的身分參加了在西雅圖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經濟領袖會議,三方面都參加了有美、日兩國世界最大經濟強權參與的會議,透過我們強而有力的經濟力量,我們的代表不僅能與美、日等大國領袖坐在一起,受到相同的待遇。而且與大陸方面的領導人同桌與會,這對振興中華是有好處的。如果不是李總統推動務實外交,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從以上這些事實來看,在過去五年,李先生不管是以總統或黨主席的身分,他念茲在茲的就是要把我們的國家和執政黨帶向一個新的階段,而這個新的階段也就是李總統常說的中國歷史的開端。所以他認為,政治民主經濟自由是我們促進國家統一的最佳利器。

六、李總統對提前總統直選時,是否參選這個問題,已經在歷次的訪談中說得很多,我實在沒有別的補充。在最近一次的專訪中,李總統曾經說:「對於假設性的問題,他不願意回答,免得成為新聞話題,造成人心的不安」。這就是我所要說的,此外,沒有別的話要補充。

七、關於外傳此次縣市長選舉發生暴力與賄選的事,我認為民主政治應該講究公平的競爭,還要有運動家的精神與風度。有任何問題,都應依法律程序向法院申訴,或根據選罷法來處理。我們已進入民主政治的階段。

在民主社會裡,要民主就必須講法治,所以,我們覺得法治觀念非常重要,用街頭示威或暴力方式抗爭,已不易被民眾所接受,從這次選舉結果可以看出來,民眾希望能夠安定下來,政治安定,經濟才能繁榮,世界各國都是如此。每一位工商界人士在決定投資前,首先會考慮到這個國家政治是否穩定,所以,政治和經濟是分不開的,唯有政治穩定,我想我們的國家才會繼續繁榮進步。希望我們的民眾要放棄不當的抗爭心態,走向理性問政,相互尊重的社會。至於有無賄選的問題,我認為必須要掌握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原則,不可人云亦云,妄加臆測。如果有證據,就應提出檢舉向法院申告。否則對候選人和選民都不公平。

八、我沒有和總統談過有關國家安全會議、國安局與人事局法制化的問題,不過這三個機構的組織法草案,現在已送到立法院,需要在立法院來協調,而且這三個單位也不斷和立法委員溝通、協調。我想,總會協調出一個解決方案來的。目前,這三個單位的組織法草案已送到立法院,進入立法程序以後,總統府不便評論。

九、選舉結果揭曉後,總統向所有縣市長當選人道賀,不管是執政黨、在野黨或是無黨籍的當選人也好,總統希望,他們當選以後要履行競選諾言,做好為民眾服務的工作。總統也對政府辦理這次選務工作,能夠根據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完成了一次非常順利而且成功的選舉,感到很欣慰。總統也表示,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我們的社會已經對政黨政治的認同越來越強烈;這次的選舉使政黨政治更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對此深感高興。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