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11月19日
總統先生應邀在第五屆「亞洲展望」研討會致詞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中華民國在對日本、美國以及其他亞太各國關係上,一直扮演頗為積極與負責的角色。

總統進一步指出,在關心鄰邦、增加投資、開展航權、提供經援及促進安全等各方面,我們更是不落人後,一方面主動改善台海兩岸關係,一方面全力尋求外交突破,以求在良性互動的兩岸情勢和參與回饋的國際情境下,對建立亞太新秩序,善盡義務。

總統今天應邀在第五屆「亞洲展望」研討會致詞中表示,面對急遽變化的國際情勢及日益複雜的區域問題,本屆會議以「亞太新秩序與開放型區域主義」為主題,尤其具有重大意義;總統也期勉與會的中、日代表,以集體智慧的結晶,釐測亞太新局的走向,並對我們所共同面臨的未來,提供可資建立區域新秩序的共識。

不過總統認為,亞太地區傳統的文化差異雖然保存了各自的特色,卻也造成區域內整合的困難;而殘餘的共產政權,更突顯了意識形態對立的危險及市場機能互動的困難。因此,如何建立亞太地區新共識,進而建立亞太新秩序,便成了本區能否邁向繁榮與和平的重要課題。

總統也特別提醒與會代表,中國大陸未來的發展,值得亞太各國密切注意,希望中共在經濟上的改革開放,不致使其成為威脅亞太地區的軍事強權。

總統並就如何建立區域新共識及亞太新秩序提出五個層面的問題,供與會代表思考,這五個問題是:第一,經濟的競爭或互補;第二,民主的發展和擴散;第三,文化的融和與創新;第四,區域的認同與開放;第五,歷史的終結或開端。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第五屆「亞洲展望」研討會,今天在台北揭幕,登輝應邀致詞,深感愉快,謹在此向遠道而來的日本友人及中華民國代表,表示歡迎之意。

「亞洲展望」研討會每年為中日雙方菁英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論壇,讓大家思考共同關切的問題,交換意見和經驗,十分值得重視和肯定。面對急遽變化的國際情勢及日益複雜的區域問題,本屆會議以「亞太新秩序與開放型區域主義」為主題,尤其具有重大意義。本人希望各位能以集體智慧的結晶,釐測亞太新局的走向,並對我們所共同面臨的未來,提供可資建立區域新秩序的共識。

在二十世紀中,人類飽經兩次大戰的浩劫及冷戰的威脅,正逐漸學習以更理性的態度,及更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樂觀的看法告訴我們,一個以了解代替誤會,以談判代替對抗,以合作代替鬥爭的新時代,已然來臨。然而,現實世界卻不容我們忽視目前隨處可見的敵意、對立與流血衝突。

以亞太地區而言,傳統的文化差異雖然保存了各自的特色,卻也造成區域內整合的困難;而殘餘的共產政權,更突顯了意識形態對立的危險及市場機能互動的困難。亞太地區內部的互動關係,尚不如與西方各國雙邊關係的密切。事實上,亞太地區的內部貿易額只佔區域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對區域外的貿易卻佔了三分之二。這個事實告訴我們,雖然亞太地區地大物博,但以經濟發展而言,對外依賴仍深,尤其依賴美國的廣大市場。

經濟如此,政治亦然!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統計,在一九九三年,全世界仍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口,生活在獨裁專制之中,而其中絕大部分是在亞太地區。所以,儘管亞太各國地緣關係密切,但冷戰結束之後,中國大陸、北韓等共產政權仍與鄰近各國在政治上南轅北轍,多少也形成了安全上的隱憂,迄今未見有效解決之道。

如何建立亞太地區新共識,進而建立亞太新秩序,便成了本區能否邁向繁榮與和平的重要課題。人類的智慧和能力,隨著經驗的累積而日益增進,亞太各國求同存異,創新突破的智慧和能力,也必然日趨成熟。我們有比較相近的地緣文化背景,也面臨不可分割的挑戰與未來,只要亞太各國的領導人和廣大人民,以更開放的胸襟,展現誠意,加強互信,以齊一的經濟努力取代對立的軍事衝突,以和平理性的溝通取代意識形態的對立,必然有助於此一區域新共識和新秩序的建立,並使此一地區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進而對「地球村」的人類全體,發揮積極而正面的作用。

本人深信,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中,區域共識和區域秩序才有意義。因此,中國大陸未來的發展,值得亞太各國密切注意。我們希望中共在經濟上的改革開放,不致使其成為威脅亞太地區的軍事強權,而能因市場經濟的持續擴張,促成民主政治的生根茁壯,終於結束共產主義帶給人類的夢魘。

我們也希望日本能藉著其明顯的經濟優勢,扮演更為積極的市場開放、經濟援助和科技移轉的角色,與整個區域共同前進,同步發展,化解二次大戰以來存在亞太地區人民心中的陰影。我們更希望美國也重新評估其在本地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功能,對亞太地區的安全、發展與人權問題,作出更有效且具關鍵性的承諾與貢獻。

中華民國在對日本、美國以及其他亞太各國關係上,一直扮演頗為積極與負責的角色。我們努力改善外貿逆差,也誠心發展互利關係。在若干亞太國家的外來投資排行榜上,我們一直名列前茅,並且極受歡迎。我們也一再呼籲,亞太各國不要因為主權意識的糾葛,而妨礙南海資源的共同開發。在關心鄰邦、增加投資、開展航權、提供經援及促進安全等各方面,我們更是不落人後,一方面主動改善台海兩岸關係,一方面全力尋求外交突破,以求在良性互動的兩岸情勢和參與回饋的國際情境下,對建立亞太新秩序,善盡義務。

展望未來,登輝認為不論就建立區域新共識或亞太新秩序而言,我們都應該以積極而嚴肅的心情,思考以下五個層面的問題:第一、經濟的競爭或互補:亞太各國經濟發展的層次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大部份國家,早期在出口貿易上,競爭十分激烈,相互之間多少也曾造成傷害。惟近年來,由於工業發展所逐漸形成的經濟結構,已使彼此間建立互補性的垂直合作關係成為可能。如以雁形比喻,日本為雁首,四小龍為雁翼,其次是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大陸。這一「雁行模式」,應在技術轉移、資源開發和市場區域上,力求更進一步的分工與合作,減少惡性競爭,發揮互補作用,俾能各盡所能,共享其利,創造一個更美好璀燦的前景。

第二、民主的發展和擴散:近年來世界局勢的發展,清楚地顯示,自由民主的浪潮,沛然難禦,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西哲雨果(" No one can withstand the force of an idea whose time has")保留的民主政治。我們誠懇地希望,亞太區域內現存的共產政權,能體察大勢,幡然憬悟,早日接納自由民主,使其擁有的龐大人力與物力,不再是安全威脅的來源,而是共同發展的力量。我們共同的信念與使命是,只有真正走向自由民主,才能共享繁榮,也才能使亞太新秩序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

第三、文化的融和與創新:近百年來的亞洲,在西方殖民的過程中,接觸到西方文明的洗禮,其間雖因文化內涵的差異而偶有拮抗,但東方文化深厚的包容力,終於使兩者在接觸中,綻放出令人欣慰的異彩,在融和與創新的互動之間,一方面保存了迷人的丰采,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無窮的新意。東方文明當然也有內部的差異,但在傳統上都能和平共處,彼此吸引,相互肯定,這也必然是亞太國家今後面對任何文明的態度。

第四、區域的認同與開放︰區域分際雖多屬自然的刻劃,但「區域主義」卻是人為的認知。二次大戰以來,在「國家主義」與「全球主義」的衝擊下,因為區域主義比較不趨極端,遂之大興。不過,以亞太地區而言,此一觀念仍屬薄弱。今後為求亞太地區的整體發展,自必要加強區域認同。但是,我們理想中的亞太區域主義,與傳統的閉鎖型觀念不同,在利人利己的基礎上,我們所追求的是「開放型」的區域主義,其目的是希望能藉著亞太區域的安定與發展,促進世界整體的安定與發展。相信這也是本次大會在討論亞太新秩序之時,要以「開放型區域主義」為主題的原因。

第五、歷史的終結或開端:共產主義的崩潰與冷戰的結束,帶來了「歷史終結」的主張。可是,這個主張顯然不能適用在亞太地區,因為世界最大的共產政權仍然存在於此一地區。更重要的是,我們中國人一向認為︰人類歷史生生不息,其意義與發展並不繫因於競爭與對立的存在,而取決於自我奮鬥、達成目標的成功與突破。換言之,只要我們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我們就能開創歷史!中華民國就因為持續自我挑戰與不斷創新進步,而正處於五千年華夏歷史的一個新開端。如果亞太地區的政府與人民能夠以前瞻與無私的魄力,拋棄傳統包袱,支持區域認同,則我們又何嘗不可能為亞太地區,也帶來一個歷史的新開端?

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本人以為,以上五個層面的訴求,應該是我們共創亞洲歷史新頁的關鍵,或亦能成為全體亞洲人的共同願望。有了正確的共識,才會有正確的方向。本人深切企盼,諸位今天的努力,可以為我們共同要寫的歷史,帶來一個嶄新的開端,一個邁向和諧與合作的新開端!

最後,祝福各位女士、先生健康愉快!大會順利成功!謝謝各位。

 

總統接見藥劑生團體致詞全文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陳參軍長、戴副秘書長、王會長、各位女士、先生:

今天登輝有機會同各位見面,感到非常高興。台、澎、金、馬數十年來的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使得一般民眾的生活水準獲得大幅提昇。其中衛生教育的普及、醫療環境的改善、國民健康的保障,對生活品質的改善也有重大的貢獻。剛才本人與大家閒談中,發現大家非常關心我國醫療制度的改善,不要浪費國家資源,這是非常難得的。

各位從事藥事工作多年,對當前藥事行政的興革與未來發展,相信非常關心。關於醫藥分業的問題:醫藥分業觀念,在西方國家中,已有悠久歷史;但是在台灣,因為承襲日本醫療執業方式,允許醫師自己開處方,自己調劑。為了因應時代的進步,建立醫藥分工之合理醫療執業型態,以改善醫療服務品質,政府已將藥事法予以修正,確立醫藥分業的精神。醫藥分業的實施,對民眾就醫、用藥行為及我國醫藥環境,均將產生變化。為充分掌握情況,避免對保險財務、民眾就醫習慣、醫事團體、藥事團體及藥品市場造成太大衝擊,政府將以選擇試辦區方式,逐步推廣。初期由民眾自由選擇於醫療院所或社區藥局調劑,並加以評估改善;至全民健保實施後兩年,方始全面施行醫藥分業,完成醫藥專業分工體系。

關於藥品流通體系無法有效管制問題:我國民眾存有傳統不正確的用藥觀念,而且社區藥局長期處於不健全的執業型態,造成藥品流通無法有效管制,民眾隨處可以買到抗生素、類固醇等需經醫師診斷病因後開立處方之藥品。藥品正確使用方法,也沒有專業人員可以告知,以致民眾用藥缺乏保障,藥物濫用情形嚴重。面對此一問題,今後除致力民眾用藥常識宣導外,宜從健全藥商管理、加強上市醫藥品品質之管理與廣告管理等方面,加強辦理。

關於藥學、藥業之未來發展:近年來,由於醫療環境之大幅改變,對未來藥學教育,以及藥事服務項目之需求,勢必更為殷切,即當前以化學物為主體的教育內容,實已不足以滿足未來的需求,宜加強以病人為直接對象的臨床藥學教育內容。唯有如此,藥學之專業化目標,才能落實。

明年起,我國將舉辦全民健康保險,它有四項特點:注重醫療教學之研究、加強健保的預防、加強醫療服務及有效推動醫療管理,屆時各位的責任會比現在更重,至盼大家自我調適,建立制度,才能負起全民保健的重責大任。政府也將以最大的決心來推動,俾造福民眾。

最後,敬祝大家健康快樂,事事如意!謝謝。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監察院第一屆監察委員謝許英,性行敏毅,志節堅貞,仁心淑世,夙著清芬。早歲負笈東瀛,研習護產,執業桑梓,譽滿臺員。其後膺選為鎮民代表會代表、彰化縣議會議員、臺灣省議會議員,先後二十餘年,議席宣勤,卓著貢獻。嗣膺選增額監察委員,糾彈不法,整肅官常,守正不阿,柏臺望重。其間數膺鎮婦女會理事長、縣助產士公會理事長、省助產士公會理事長,對社會公益及文化事業無不悉力以赴,淑德懿行,典型足式。議壇著績,積厚流光。茲聞溘逝,軫悼良深,應予明令褒揚,以彰清徽。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