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11月04日
總統先生接見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庫克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庫克時,再度重申中華民國追求國家統一的決心;但是「國家統一是我們長遠的目標,國際社會也應了解,目前的中國屬於分裂,是一項不容否認的事實;中華民國在台灣,中共在大陸,應屬平等的政治實體」。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在台灣擁有完整、絕對的主權,而中共則一直都沒有在台灣享有主權。二年前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最主要的就是改變了海峽兩岸間四十年來的武力對峙,而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總統強調,「海峽兩岸的和平,是我們所重視而且也致力維護的」。

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庫克率同部長顧問亞當斯、貿易部北亞司司長伍德、貿易部港、澳、台灣事務科長崔岱爾,上午十一時,由外交部次長房金炎及澳大利亞工商辦事處總代表何科林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在場作陪。

晤談時,總統也表示,冷戰結束後,在國際社會新秩序形成之際,國際間已普遍建立政治自由民主、經濟自由市場的共識,相信這兩項共識,也是將來國際對話、區域合作的重要基礎。

庫克部長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本身是亞洲的成員之一,近年來,朝野更是積極致力於區域間的合作,希望以經濟、貿易、文化等的密切合作,而使亞太地區國家能更繁榮、更有發展。

總統表示,他很早就認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中華民國能加強合作,將會對國際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區域性的合作尤其是經濟的交流、互補,更屬必要。

但是,總統也指出,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雖然有潛力,但除了日本、中華民國等之外的大部分國家的資金與技術都仰賴外力,尤其是生產的產品有三分之二的市場是在亞洲國家之外,尤其是以美國所佔比例最大。

總統表示,能夠了解亞洲國家本身真正撞有的資源與發展的實力,就更顯示出區域合作的重要性。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四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方式大半仍然受限於升學主義的壓力,而使得學生的思維空間與才能的發揮,都受到不當的壓抑,因此,如何做到「因才施教」、「有教無類」的目標,仍然需要努力。

總統表示,傳統上,中國人的意志無法自由的發揮,而且在父權的社會,做為子女的也是無法超越傳統的威權,因此,「就本人的理念來說,如何建立一個個人意志得以自由發揮,並受到應有尊重的社會,是他最為重視」。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校長魯珩夫婦所率領的該校訪問團,上午十時十分由教育部次長袁頌西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在場作陪。

北科大多年來與我國師範教育界來往密切,此行,該校訪問團將和我國三所師範大學,九所師範學院簽訂合作交流計畫。

總統表示,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教育的發展至為重視,憲法更是規定,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百分之十五為教育經費,而中華民國多年來發展能有今天成就,國民教育的普及,與國民教育水準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總統指出,這次北科大能和我國師範大學、學院簽訂合作計劃,極具意義,總統希望藉由彼此師生的交流與研究,對於彼此的合作必然有所助益。

上午晉見總統的訪問團成員還包括:愛默斯、米哈拉、葛魯若、史卡利亞、史基納、金柏克、黃茂樹。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