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佛教以慈悲為宗旨,以智慧為力量,以普渡三界眾生為終極目標。台灣的佛教深入民間,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護持;佛教也以佛法的弘揚淨化人心,更以文化教育和慈善服務事業回饋社會。並發表談話。
總統談話全文為:
大會主席、各位貴賓、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女士、先生:
今天登輝應邀參加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開幕典禮,有緣份同大家見面,感到非常高興。
今年以華人為主的國際佛光會的會員,因宗教信仰的因緣與民族感情的凝聚,從世界五大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回到國內來,舉行第二屆代表大會,意義特別重大,不僅顯示台灣是全中國維護宗教自由的真正樂土;而且使得國內的同胞感到分外的欣慰,因為你們為自由祖國追求民主統一中國,帶來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佛教以慈悲為宗旨,以智慧為力量,以普渡三界眾生為終極目標。台灣的佛教深入民間,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護持;佛教也以佛法的弘揚淨化人心,更以文化教育和慈善服務事業回饋社會。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在推動佛教現代化、社會化與生活化以外,更把中國大乘佛教有組織、有計劃地向國際社會傳揚,實現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崇高理念,令人欽佩。在國民外交的開展上,國際佛光會也有很大的貢獻,值得肯定。大家都知道,國者人之積的道理,台、澎、金、馬的同胞固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佛教的教運與國運,也是息息相關的。有了富強的國家,而後才有興隆的宗教事業。
貴會正計劃推動一個淨化人心運動,並以國際佛光會的組織力量,將此運動推展到世界各地,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佳音。登輝相信此一運動對重建社會的秩序,乃至挽救人類文明的危機,必將產生鉅大的影響。
佛教在我國有長期的歷史,而今天能在台灣發揚光大,可以說是佛教史上的盛事。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創辦的佛光大學,今天在宜蘭礁溪舉行破土典禮,充分顯示星雲大師慈悲為懷與普渡眾生的胸襟,可喜可賀!
各位身居海外,對祖國的發展,一定非常關心。四十多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澎、金、馬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台灣經驗」。近年來,政府更大力從事政治改革,已使得我們的社會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為中國的歷史展開了新頁,也就是本人常說的新開端。這次各位回到祖國,除了參加會議討論會務以外,也希望大家多到鄉間去看看,回到僑居地以後,把所見所聞廣為介紹。更希望大家提出應興應革的建言,使我們能為國家、為人民做更多的事。
最後,祝福大會圓滿成功,大家精神愉快,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