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09月28日
總統先生親臨主持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誕辰典禮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廿八日

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誕辰典禮今天在總統府舉行。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臨主持,並聽取教育部部長郭為藩報告「孔子的學說與風範對師道的啟示」。

李總統於上午九時,由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及副秘書長戴瑞明陪同進入會場,李副總統元簇先生、五院院長等中央及地方政府首長都起立恭迎。

為表示對老師的尊崇,總統府這次特別邀請馬邊野等十位資深優良教師代表,前來參加這次中樞大典。

李總統在率與會人士唱國歌,並向國旗暨國父遺像及孔子畫像行三躬禮後,隨即由部長郭為藩作專題報告。

郭為藩以「教學相長、澹泊名利」、「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而不同、長而不宰」及轉變中的現代師道,來闡釋孔子的行誼及師道的時代意義。

他指出,從事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人格品質就是澹泊名利,對工作本身與做學問有由衷的興趣,使得他不致過份計較物質生活的享受。因此,孔子一直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自許。

郭為藩表示,孔子的有教無類,固然是不問學生的生世出身與社會背景,凡「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但是更重要的,孔子對於所有學生都有濃郁的教育愛。

他指出,為人師者,要幫助學生思想上成熟,發展自己的看法,而不宜以個人好惡宰制學生的想法,使學生永遠依附於他。

郭為藩說,從論語孔門師生對話中,不時可見孔子很懂得讓學生表達個人的意見,具有民主風度。孔子與學生相處,莊重而不冷漠,自信而不傲慢,隨時為弟子析疑解惑,讓門生心悅誠服。

談到轉變中的現代師道時,郭為藩表示,目前立法院正審議師範教育法修正案,國內中小學教師的培育政策將有重大變革,今後將邁向師資來源多元化的大道,中小學教師將不限於在師範院校來培養。一般大學學生有志從事教育工作者,在修讀教育學分之後,經過初檢考試及格,將接受一年教育實習,經複檢考試而取得教師資格,師範院校亦將繼續存在,惟將同樣經過初檢與複檢。

他說,這種制度上的改變對師道有否影響,尚難預估。不過,現代社會工商發達,功利主義抬頭,教師以經濟條件略遜,其社會聲望地位漸有動搖情形,社會尊師重道的風氣亦大不如前,這種客觀態勢將轉而影響教師的自我形象。

立法院將進行「教師法」草案的審議,在法案中最具爭議性的論題為教師可否組織工會,並享有罷教權。

對此,郭為藩在報告中也表示,雖然歐美少數國家有條件允許教師罷教以爭取待遇與勤務條件,但教師動輒從事街頭抗爭活動,並以犧牲學生課業為代價,實不足取法。至於教師可否組織工會之爭議,見微知著,也可見教師角色正在變質。

郭為藩最後引述孔子的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表示這十二字要訣或可當作現代教師立身處世的座右銘。置身於眼花撩亂的功利社會中,教育工作者只有靠這種人格修養,才不致隨波逐流,而得自由自在、自得其樂於教學生涯,為文化傳承而奉獻心力。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也是推動國家建設,以增進人民福祉的基石。這四十年來,由於全國各級學校教師們的辛勤耕耘,為國家培育了無數人才,使得我國在經濟建設和政治改革方面廣受世人的讚揚和肯定。

不過,總統也指出,在發展經濟、改革憲政之餘,也助長了功利主義的抬頭,以及自我意識的過分強調,生活品質也不能與經濟成長同步提昇。這些現象的出現,對我們國家、社會有不利的影響,必須設法根除。

總統認為,解決之道應從教育著手,唯有透過教育,才能凝聚共識,提昇社會公義力量,增進個人為團體的使命感。

總統上午特別於陽明山中山樓表揚並以午宴款待資深優良教師。致詞中,總統代表全國同胞,向終年辛勞、為國作育英才的教師們,表示由衷的敬意,並祝大家佳節快樂。

在此國家建設邁入新階段的時刻,總統深切的期望全國教師,秉持以往教學精神,肩負起時代使命,堅守崗位,迎接挑戰,一起為實現國家長遠建設目標,作最大的貢獻。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連院長、郭部長、戴副秘書長、各位貴賓、各位大學校院長、各位教師同仁:

今天是孔子誕辰紀念日,也是中華民國八十二年教師節,登輝藉著這個屬於教師的節日,代表全國同胞,向終年辛勞、為國作育英才的教師們,表示由衷的敬意,祝大家佳節快樂。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也是推動國家建設,增進人民福祉的基石。四十多年來,由於全國各級學校教師們的辛勤耕耘,為國家培育了無數人才,使得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地區,不僅在經濟建設方面,締造了舉世讚揚的「台灣經驗」,政治改革方面,民主開放的成果,也廣受世人肯定。這個包含了全國教師心血的成就,是全國教師對國家的具體貢獻,值得驕傲。

然而,在發展經濟,富裕民生;憲政改革,落實民主政治之餘,連帶的,社會上也出現了若干問題。經濟成果的追求,助長了功利主義的抬頭;形成重利輕義的社會風氣,致使固有倫理道德失去規範力量。生活品質缺乏應有的文化內涵,與經濟成長,不能同步提昇。另一方面,實現自由民主的社會體制,是我們近幾年來,政治改革的目標。但是觀察我們多元化社會發展,自我意識的升高,已經非常明顯。在民主社會裏,這本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自我意識的過分強調,如果不能與團隊意識相調和,必然走向嚴重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結果使社會呈現一盤散沙,共識不易形成,增加了推動公共事務的困難。

這些現象的出現,對我們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確實會有減弱力量的不利影響,必須設法根除。而解決之道,從教育著手,最能收效。因為唯有透過教育,才能凝聚共識,提昇社會公義力量,增進個人對團體的使命感。此一重要任務,深盼能經由全國教師的共同努力,達到扭轉風氣的目的。

不久以前,登輝曾經說過,未來,我們面臨著四項國家重要建設的挑戰:

 

第一:順利完成第三階段修憲工作,徹底實現民主政治體制。

第二:維持經濟的繼續成長,並順利完成工業升級。

第三:繼續推動務實外交,積極參與聯合國及國際組織。

第四:在「國家統一綱領」的規範下,追求中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這些工作,各部門都有詳實的計畫,但無可諱言的,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難。然而我們所抱持的信念是:只要是符合全民福祉、有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好政策,再大的困難,我們仍然要勇往直前,奮鬥到底。我們知道,在此國家建設邁入新階段的時刻,教育的責任將更為重大。我們深切盼望全國教師,秉持以往敬業精神,肩負起時代使命,堅守崗位,迎接挑戰,一起為實現國家長遠建設目標,作最大的貢獻。

今天在座的各位,有的在大學,有的在中學,有的在小學,雖然教育的對象有所不同,但是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的責任,則是一樣的。大家都是經過了數十年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獲得資深優良教師的榮譽,值得大家慶賀。各位的高尚志節與情操,都是社會大眾的好榜樣,經過此次的表揚,相信將對社會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現在讓我們一同舉杯,恭祝中華民國國運昌隆,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