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09月24日
總統前往金門提前和戍守官兵們歡度中秋佳節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專程前往金門,並搭船到烈嶼,提前和戍守官兵們歡度中秋佳節;總統同時對官兵,堅守崗位,克盡職守,擔負起保衛國家安全的責任,特別表示嘉勉。

總統和官兵講話時特別強調,台、澎、金、馬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就如同一個人的身體,手、腳是不可分割的,希望全體國人,不僅要珍惜這種唇齒相依的關係,更要以整體的觀念,共同努力支持政府,追求國家的統一。

總統是於上午,由參謀總長劉和謙、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副秘書長戴瑞明、總政戰部主任楊亭雲等陪同抵達金門。

總統並由金門顏司令官、金門縣長陳水在陪同,分別巡視了烈嶼師、烈嶼鄉公所、烈嶼國中,並走訪烈嶼最熱鬧的一條街-東林街,和商家、民眾們問好。中午,總統和當地重要軍、政幹部會餐時,並作了講話。下午,總統則巡視了金門南隘坑道、夏興電場及砲兵幹訓班。

總統特別指出,大陸當局在上個月卅一日,發表了所謂「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的白皮書,雖然中共口口聲聲談和平統一是既定的方針,但坦承有使用「武力」解決台灣海峽兩岸爭端的可能。

在這種情形下,總統希望三軍將士,應時時提高警覺,完成戰備整備,以求有備無患,達到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最高目標。

至於「白皮書」的內容,總統則指出,中共當局用老的觀念來尋求解決新的問題,這種作法是行不通的。

總統認為,以壓迫性的手段,強求一味的遵從,這種觀念充分顯示出,中共不能體認時勢的潮流,與自由、開放社會的人心。

因此,總統表示,我們更要以新的觀念,新的思考與方法來肆應所面對的挑戰與變局。總統強調,國家統一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目標,但惟有大陸達到自由、民主、均富,國家的統一才有可能實現。

總統在談話中,並表示他每次到金門訪問,都體會到金門軍民蓬勃的朝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因此,總統提出三個期許和大家共勉:

一、落實「崇法務實,勤勞儉樸」的風氣;

二、提高憂患意識,加強精誠團結;

三、勤儉建軍,貫徹精兵政策。

總統特別表示,過去他經常陪同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到金門、馬祖巡視,他相當感受到經國先生對金、馬地方建設與民眾生活的關心;而金、馬民眾勤勞儉僕的民風與刻苦的態度,更是被譽有「金馬精神」。

總統說,什麼叫「金馬精神」,簡單的說,就是「誠實、踏實、結實」,凡事不虛偽、不造作,該做的,立即去做,發現了問題,也立刻處理、解決,不拖延、不塞責。

談到最近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的努力時,總統重申,目前雖然聯合國總務委員會已經不把我參與聯合國的研究案列入議程,但,我們仍然會再接再勵的,結合所有力量,共同來努力,以求目標的達成。

總統指出,冷戰結束後,世界新的秩序仍未建立,我們中華民國更應走入國際社會,讓國際了解到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的實力,以及我們回饋國際社會的能力。

總統也表示,國內從事民主改革後,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對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的整體發展,有很多的意見,但是,「我們應體認,個人意見充分的表達,固然有必要也應獲得尊重,但,仍應以國家、社會整體為重」。

因此,總統指出﹁精誠團結﹂的重要性。總統說,精誠團結不是口號,也惟有落實,才能夠對國家、對全民有利。

談到國軍建軍備戰的原則時,總統再度強調,國防重於一切,如果沒有國防就沒有安全,人民也更沒有保障。

總統說,二年前政府雖然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來取代海峽兩岸四十年來的武力對峙的局面,但是,這並不表示,國防已不重要。

總統表示,近年來,我們積極發展國防科技,更新三軍武器裝備,強化國軍的戰力,這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與人民生命、財產的保障所作的努力,這些也更是我們國家的實力與籌碼。

總統並表示,國防部最近提出了精兵政策,希望能以精兵來配合精良的武器,肆應未來的情勢,總統希望國軍幹部也都能思考,如何落實精兵政策,武器與兵力如何配合,戰術與戰略如何調整等,以達到以質勝量,以寡克眾的要求。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中國的一句古話。總統說,中秋節即將來到,相信來自台灣的官兵,一定很想念家人,而在台灣的家人也一定很想念在外島服役的子弟,總統並說,「我的家庭人口相當簡單,但每到傳統的節日,我最掛念的還是各地的國軍官兵,尤其是在外島的官兵」。

因此,總統在談話的最後特別向官兵們表示,「登輝要代表全體同胞,感謝你們的辛勞,並祝福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