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09月14日
總統接受范茲奎專訪

李總統登輝先生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懇切的呼籲中共領導人,給予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否則經濟越發展,問題就越嚴重。

總統是在接受曾任合眾國際社總裁,目前擁有全球七十餘家新聞媒體的范茲奎專訪時,作以上表示。墨西哥籍的范茲奎目前也擔任各國家奧會聯合會主席,在國際體育界及媒體都具影響力。

范茲奎是於上(八)月二十九日下午四時,到總統寓所晉訪總統,在場作陪的有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教育部部長郭為藩、中華奧會主席張豐緒、國際奧會榮譽委員徐亨及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

在談話中,總統並且多次肯定墨西哥政府近年來在銳意革新中所發展的成果,總統除了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表達對墨西哥人民的友誼外,也強調,希望能以務實的態度一步步加強中、墨雙邊關係。

在二個小時的訪談中,總統除了關心國人生活品質是否隨國民所得的增加而提升外,他並表示,中華民國要發展高科技工業,這樣「不但有發展潛力,而且才有競爭力」。

總統也指出,目前中華民國面臨的挑戰是:第一、在國內政治民主化方面,要到明年修憲,確定總統選舉方式之後,才算是達到民主化的地步。第二、如何維持經濟的成長,並使工業升級,攸關未來經濟的發展。第三、繼續推動務實外交,參與聯合國及走入國際社會,在此同時要促使中共不在國際上處處打壓我們。第四、有關國家統一的問題,中國終將統一,但不是現在。

在談到治國的理念時,總統表示,亟願將中華民國建設成一個尊重全民自由意志的社會,讓人民能有真正自由意志的表達。

總統說,過去中國社會一直不能做到這點,就整體而言,這是我們尚待努力的,「本人也希望中華民國在台灣成功發展的範例能夠帶到大陸,使全體中國人都能一起分享」。

范茲奎這次來訪,是為了進行「與歷史對話」的撰寫計畫,這項計畫是專訪世界各國及地區領袖。到目前為止,范茲奎已訪問了九十多位領袖。上述專訪已於九月十三及十四日分兩天連續刊載於墨西哥太陽報等五十餘家報紙,發行量達二百餘萬份,日後並將集結成冊發行。

總統在接受專訪時,除談及國內問題與兩岸關係外,也針對香港問題、亞洲經濟情勢、新的世界秩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及中、墨關係等問題,作了答復。訪談全文如下:

總統:歡迎來華訪問。

范茲奎:首先謝謝總統閣下的接見並接受專訪。如何增進中華民國與墨西哥雙邊關係,可以說也是本人此行目的之一,非常希望總統閣下在不久將來能以總統身分訪問墨西哥。

總統:本人也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到貴國訪問。中、墨兩國在六年前開始建立較密切關係,貴國薩利納(Salinas)總統上任之後,在經濟發展方面有傑出成就,他不但對中華民國各項政經建設有所了解,同時在很多地方與本人理念頗為一致;希望薩利納總統及貴國財、經部長有機會能到中華民國訪問,以增進兩國的關係。

范茲奎:貴國平均國民所得在本世紀末將名列亞洲前茅,請問總統閣下,您個人認為貴國還有那些需要加強的地方?

總統:到公元二千年時,中華民國平均國民所得預估將可達到二萬美元,因為只要國際經濟情勢不會太差,每年經濟成長率應該可以維持在六%至七%之間;但本人最關心的是國人生活品質是否隨所得的提高而提升,也就是說,有二萬美元的所得是否也有二萬美元的生活品質的問題。

范茲奎:貴國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與中共的關係,貴國提出「一國兩府」,而中共提出的是「一國兩制」,請問最近有無任何進展?

總統:中共主張「一國兩制」到目前為止並無改變。中共自認兩岸是「父子關係」,所謂父與子即意謂他是「中央」,而我們是「地方」;但最近似乎有漸漸發展成「兄弟關係」的趨勢。很顯然地,中國是一個分裂的國家,雙方均主張只有「一個中國」,但彼此的治權並不及於對方,事實上,我們一再強調:海峽兩岸是兩個並存的政治實體。

范茲奎:現在大陸主張台灣可以維持原有的經濟制度,但政治則由大陸控制,您的看法如何?

總統:中共的治權根本未及於台灣,最主要的是中華民國至今已存在八十二年,同時長期以來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建黨也將近一百年。中華民國從大陸時期就存在至今,且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是歸還給中華民國,而不是中共,這在國際相關條約中已有明載。您的問題攸關台灣二千一百萬同胞的切身利益及想法,在這個前提下,所以我說不可能。

范茲奎:大陸在很多地方發展經濟特區,依您的看法,將來大陸是否也會發展到像台灣一樣的程度?

總統:先不談政治制度問題,即以特區經濟發展為例,他的外匯、金融、管理等相關制度都還不夠健全,而反觀台灣的經濟發展在相關措施上都密切配合,所以大陸要發展成和台灣一樣不是件容易的事。

范茲奎:中共於一九八八年以後在海南島推出一系列發展計畫,海南島面積和台灣相差不多,依您的看法,將來海南島是否會發展成和台灣一樣?

總統:海南島開發計畫推出之後,雖然有日本商社投資,但海南島本身的基礎建設如港口、水電、鐵路、交通等不可能也要由外來廠商來投資。相反的,台灣已有數百年的開發,在清朝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巡撫劉銘傳即已完成基隆到台北間的鐵路,接台灣割讓給日本長達五十年之久(西元一八九五年-一九四五年),日本在台灣也曾從事各項建設及研究,再加上二次大戰以後迄今,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不斷投資與建設,才有台灣今天的面貌。海南島可以發展初級的手工業,要發展成和台灣一樣的高科技工業,可能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台灣一些廠商之所以選擇廈門、深圳或上海投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基礎建設的問題。

 

范茲奎:也有人認為海南島工資低廉,成本較低,有可能吸引台商前往投資,不知您是否感受到這股壓力的存在?

 

總統:台灣比較初級的工業往外發展,我們並不反對,因為台灣工資上漲,成本相對提高,這些廠商留下來,已經無法生存,也沒有競爭能力。根據統計,目前在大陸投資設廠的我方廠商大約有六千多家。我們要發展的是高科技工業,事實上,留下來的廠商,不但有發展潛力,而且才有競爭力。

范茲奎: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將歸還中共,您對香港的未來有何看法?

總統:自從香港決定歸還給中共之後,一些重要外資工業已經慢慢由香港撤出。我們知道,香港是大陸引進資金及技術的最重要地方,中共能否維持香港的自由及經濟繁榮是一大關鍵。現在中共以大量資金收購香港的大公司,企圖先以經濟影響香港,並進而在政治上控制香港,中共一再保證維持香港現有制度五十年不變,然而中共往往政治與經濟不分,所以他的保證,我感到懷疑。事實上,中共很多措施都是基於政治考量,將來能否維持香港既有制度,端賴中共的態度而定。如果對香港控制太緊,可能問題就會隨之發生,影響到九七後香港社會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這些都需要中共領導人拿出智慧來因應。

范茲奎:您認為英國撤出香港,改由中共接收之後,中共會不會進一步控制或影響貴國?

總統: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對策。目前台灣廠商到大陸投資,很多都是經由香港再間接到大陸投資,將來我們會有別的選擇及策略。

范茲奎:東南亞各國及大陸已漸漸成為貴國製造業的競爭者,貴國對此有何反應?

總統:這是一般人對整個亞洲的生態不瞭解才會有這種想法。事實上,日本在亞洲的經濟上是居於領導地位。在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日幣不斷升值,一直到一五○日圓比一美元,日本有些廠商實在無法在國內生存,所以到韓國、中華民國、香港、新加坡等地投資設廠。以中華民國為例,在接收日本技術移轉之後,經濟也大幅成長,從一九八二年到去年為止外匯存底已累積至八百多億美元,然而新台幣也同樣面臨升值壓力,由原先的台幣四○比一美元升值到一九八七年時的二五至二六比一美元,一些廠商只好到鄰近國家或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大陸轉投資,以求生存;在台灣留下來的則必須引進高科技以提升生產力。就工業設備產品輸出而言,目前台灣最大出超地區是大陸及東南亞,也就是說由台灣方面供應他們零組件或配件。整體而言,亞洲各國的經濟關係是互補性而不是競爭性,以日本為首,其次是四小龍,再次是東南亞及大陸,形成一個關係密切的網路,最後將產品銷往北美地區或歐洲共同體。日本因為不開放市場,所以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感。目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會員之間也呈現互補情形。

范茲奎:您是否認為東南亞國家的工業現在是裝配業,就如同墨西哥的情形?

總統:目前初步情形是如此,但新加坡是個較特殊的例子。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其國民生產毛額為四百多億美元,而每年國際貿易額卻高達八百多億美元,他靠的是金融、技術及服務業。例如日本的新力公司將主要的零件配銷中心設在新加坡,然後再分配到全世界各個工廠,現在台灣也慢慢朝這個方向走,依各地的工資、技術及原料成本而分設各種不同工廠,生產各種零件,然後由專門負責零件調度的公司統籌分配及供應。新加坡另一方面也為印尼提供精鍊石油的服務,主要是印尼產石油。近年來,台灣前往東南亞的投資額逐漸減少,主要是這些國家基礎建設不足,而工資又開始上揚,成本相對提高,所以轉投資到大陸。一般中小企業無法做長期投資,最多六至八年,視情況而定,如果情勢不好,則以股票方式轉售,然後到他處投資。一般而言,經濟發展主要靠技術及資金,亞洲各國自動調整發展的能力仍不存在。以此觀之,跨國企業的流動性很大,這和以往有所不同。

范茲奎: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合組NAFTA之後,是否會影響到貴國產品輸往此一地區?

總統:NAFTA成立之後,墨西哥可能最先受益,美、加要經較長期的時間之後才有可能獲益。此地也會有廠商到貴國投資設廠,然後再將產品輸往美國。

范茲奎:NAFTA有一條文載明,允許其他國家加入,未悉貴國是否有興趣加入?

總統:有機會當然會參加。

范茲奎:本人多年來一直致力提升中、墨雙邊關係,依您看,除了經濟和外交之外,還有那些可以再加強的地方?

總統:雙方之間首先要加強彼此的經貿往來;其次是人員的互訪,本人未到過貴國訪問,如有機會甚願前往,以增進彼此的了解。此外,我國駐在貴國的商務辦事處應該改為中華民國代表處,彼此先不談外交承認問題,以務實態度一步步加強雙邊關係;最後是相互通航及促進觀光的問題,中華民國飛往美國的航線可延長到貴國,使每年到美國近四十萬的旅客也有機會到貴國觀光,因為我國民眾一般對墨西哥都不太了解,也不甚清楚貴國情形。如果到美國觀光而不順道前往貴國參觀,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范茲奎:如果每年有四十萬旅客到美國,會有多少人前往墨西哥?

總統:這很難說,要靠貴國在台北的代表處及旅行社大力推動及宣傳,這樣才有大批觀光客前往貴國旅遊。

范茲奎:中、墨兩國相距遙遠,但我們知道總統閣下博學多聞,不知您對薩利納總統有何看法?

總統:薩利納總統在經濟發展方面甚為傑出。本人認為他很有遠見、做事也很有計畫。他最大的成就是將公營事業民營化,縮減政府赤字,提升國民投資意願,使得貴國的經濟大幅成長。他很有一套,是我所尊敬的世界領袖之一。

 

范茲奎:冷戰結束之後,一般人都談到新的世界秩序,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總統:本人認為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建立起來。目前到底以人權為中心或以其他為中心還很難說。還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例如軍事力量真空地區如何遞補?原先的社會主義國家轉變之後,如何安定下來?冷戰結束之後,在亞洲地區仍有北韓、中共、越南及加勒北海的古巴等共黨國家仍然存在,對世界局勢還有影響力,將來要走的方向如何?冷戰結束後另一現象是許多小國紛紛獨立,自主性增強,但又彼此發生衝突。可能有人認為人類已回歸民主、自由,因而稱之歷史的終結,但本人並不認為如此。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建立,無論一國之內或國際之間,彼此都需要多作溝通。

范茲奎:很多世界各國領袖都認為共產主義已經死亡,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總統:是的,共產主義已經死亡。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因為社會太民主、太自由,發生了很多弊病,才產生的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所產生的法西斯主義和馬克斯所倡導的唯物論都已經被修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共產主義橫行,光是在中國大陸,實施共產主義不知死了多少人 究竟共產主義對中國有何意義 現在共產主義終於維持不了,而被宣告死亡。冷戰結束後,人類將要往何處去?這實在需要很大的智慧來處理,歷史並未終結,才剛開始,人類應彼此手合作建立幸福、祥和的社會以及繁榮、和平的世界。

范茲奎:在過去幾年以來,有些國家使用強權或依附強權,如古巴依附蘇聯,這些國家要如何轉變?

總統:這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問題。古巴卡斯楚太有影響力,人民動都動不了,或許等他過世之後,或另外有一個強人出來,否則很難改變,美國不會攻打古巴,所以古巴的未來要看自然發展情形,至於要用什麼方法去轉變,說實在我也不清楚。另一個有關中共的問題,中共經濟開放之後,政治不改不行,中共領導人的思想和以前皇帝差不多,短時間要改恐怕很難。二年前,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廢止臨時條款,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和平的方式來取代四十年來彼此間的武力對歭。中華民國對大陸人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本人也藉此呼籲中共領導人,給予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否則經濟越發展,問題就越嚴重,大陸方面宣稱要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這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政策,不改不行。

 

范茲奎:中國大陸近年來已有些新氣象,例如自由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穿著也大有進步,是不是只有朝這個方向走下去,沒有別的路?

總統:這是唯一的路,只有一直往前走。

范茲奎:柯林頓政府最近大幅調整政策,刪減政府預算,減少政府的進口,這是否會影響到貴國輸往美國的產品?

總統:政府本身並沒有什麼進口,主要是一般民眾,我想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美國刪減預算之後,間接影響到進口的數量有多少,現在還不很清楚,可能要一年以後才看得出來。四年前,中華民國對美貿易佔對外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八,我國出超太多,經過這些年的努力,調整政策,分散外銷市場,到去年為止,已降到百分之二十八,所以美國刪減政府預算對中華民國的影響不大。

范茲奎:最後謝謝總統閣下的接受專訪,不知您有無需要再作補充的地方?

 

總統:好的。目前中華民國面臨四種挑戰:第一、在國內政治民主化方面,要到明年修憲,確定總統選舉方式之後,才算是達到民主化的地步。第二、如何維持經濟的成長,並使工業升級,攸關未來經濟的發展。第三、繼續推動務實外交,參與聯合國及走入國際社會,在此同時要促使中共不在國際上處處打壓我們。第四、有關國家統一的問題,中國終將統一,但不是現在。唯有大陸實現自由、民主、均富,兩岸才有可能統一,否則彼此差異太大,根本不可能統一。中共所提「一國兩制」不合理,不可能實現。最後,本人希望將中華民國建設成一個尊重全民自由意志的社會,讓人民能有真正自由意志的表達。過去中國社會一直不能做到這點,就整體來看,這是我們尚待努力的,本人也希望中華民國在台灣成功發展的範例能夠帶到大陸,使全體中國人都能一起分享。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