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07月24日
總統巡視陸軍第十軍團、空軍四二七聯隊、陸戰六十六師

李總統今天強調,國防在防止戰爭,外交在締造和平,國防和外交是一體兩面,必須相互為用,以達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最高目標。

總統並表示,台海兩岸關係的好壞,對我們未來的生存發展影響極大,我們將在「國家統一綱領」的規範下,與大陸從事和平競爭。「國家統一」是全中國人的願望,何時統一,端看中共當局對「國家統一綱領」的善意回應而定。

總統上午由參謀總長劉和謙、省政府主席宋楚瑜、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副秘書長戴瑞明、陸軍總司令李楨林、空軍總司令唐飛、海軍總司令莊銘耀、總政戰部主任楊亭雲等陪同巡視陸軍第十軍團、空軍四二七聯隊、陸戰六十六師。

總統對國軍官兵士氣高昂,盡忠職守的精神極表欣慰。中午,總統和中部地區三軍重要幹部會餐,並作精神講話。

總統講話全文為:

劉總長、陳參軍長、楊主任、各位總司令、各位將領:

今天上午,登輝和劉總長、陳參軍長一同到中部地區,巡視第十軍團、空軍清泉崗基地、和陸戰六十六師,聽取各單位的簡報、校閱了部隊,了解各單位的官兵都能克盡職責,認真執行戰備整備的工作,對未來的工作也有很週密的規劃,內心覺得很欣慰。

對國軍的狀況,登輝一向十分關切,常常想到每天二十四小時裏,在前方外島、在空中、在海上、在海濱、在高山峻嶺上,時時刻刻都有國軍官兵在那裏戍守,保衛國家的安全,總想找機會到各單位看看三軍袍澤,但因為公務繁忙,同時也不願影響到各單位的正常操課,所以沒有常來部隊看看大家。所幸經由每週和劉總長的晤面,對國軍現況和重大的狀況都能有所了解。今天,能有機會和中部地區國軍的重要幹部見面,內心十分愉快,在此特別要對各位平日的辛勞和貢獻,表示嘉勉之意。

近年來,世界局勢產生了急劇的變化,蘇聯的解體,東西緊張關係的緩和,保護主義的興起與區域性經濟組織的形成,顯然經貿競爭已經取代了軍事對抗,成為重建世界新秩序的核心。今天從全球戰略形勢來看,雖然東西方對抗關係已趨緩和,但是東亞地區的「南北韓」、「台海」、「南海」仍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我們已經主動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放棄以武力做為解決兩岸爭端的手段,並且表明依循「國家統一綱領」所揭櫫的原則與進程,來和中共從事和平競爭;但是台海兩岸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型態仍有重大歧見,而且中共迄未明白宣佈放棄武力犯台。面對中共潛在的軍事威脅,我們必須要有萬全的準備,維持足夠的軍力,來確保國家的安全、社會的安定、民眾的福祉。過去登輝一再強調「有實力才有安全,有安全才有繁榮」。就是要各位知道,我們雖然不以武力作為謀求國家統一的手段,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放棄軍備,因為「沒有國防就沒有安全,沒有安全就沒有繁榮」。唯有堅強的國防,才能確保台、澎、金、馬的安全,也才能維持經濟的繁榮。

四十多年來,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在安定中發展,創造了世人矚目的「台灣奇蹟」。其中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來讓我們發展經濟,改革政治。大家都知道,這是國軍將士們犧牲奉獻的結果。近年來,我們致力於民主政治的推展,完成了一次「寧靜的革命」,值得國人引以為傲!

自從政府宣佈解嚴及開放「報禁」後,大眾媒體上,常可看到一些偏離事實、污衊國軍形象的報導。登輝知道,這些報導對忠心捍衛國家的三軍官兵來說是不公平的。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而要把它看成是推展民主政治過程中的陣痛,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態度,以顯示出我們國軍恢弘的氣度與民主的修養。

當前的國軍戰備整備工作,因受客觀因素、主觀條件的影響,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在數量上,與中共比多少;可是我們可以在質量上,與中共比高低,以「質」的優勢來建立嚇阻的力量,讓中共不敢貿然對我們動武。現在國防部正在進行一連串,從根本上加強戰力的措施,一方面正在積極採購三軍所需的先進武器裝備,充實戰力;另方面,我們也正在進行三軍兵力結構的合理化,以求從根本上來精實國軍的戰力。但是,建軍的工作並不是一蹴可幾的,需要作整體性、前瞻性的規劃。例如海軍二代艦「成功軍艦」而論,從規劃到成軍,花了快十年的時間;空軍的「經國號」戰機,從研發到成軍也花了十二年。而「F十六」戰機,我們向美國爭取了十一年,現在還要再等三年多,才能獲得。而兵力結構的調整規劃,也還要十年才能完成。教育的成效,更不是馬上就可以看得到的。不過,這些措施的方向,都是非常正確的,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持續進行,國軍整體戰力的提

昇,必能順利完成。

有形戰力的提昇,固然重要;但無形戰力的提昇,更是發揮有形戰力的關鍵。前年十二月,登輝曾請劉總長在軍中建立「崇法務實、勤勞儉樸」的風氣,這與「勤儉建軍」的觀念是貫通的。一年多來,國軍官兵在這方面已有許多具體的成效,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希望能持續執行下去。

近來,登輝在接見外國訪客,或是接受訪問時,常常有人問到登輝治國的理念,相信各位將領對此亦必非常關心。

登輝認為,我們在決定重大政策時,必須考慮到兩個前提:一是我們特有的政治文化與社會生態。一是應具備歷史觀,不只要看眼前,更必須展望未來。

基於這個認識,三年來我們以和平、理性的方法,從事憲政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實現完全尊重個人自由意志的民主社會,使個人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相信這樣尊重個體,是我們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政黨政治是落實民主政治的手段;也是我們追求現代化必須要走的道路。雖然目前看來,值得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是與歐美先進國家,實施政黨政治的歷史比較,我們還是樂觀的。

在發展對外關係上,我們本著「存在即希望」的理念,以務實的態度,去爭取國際的認同。一方面積極爭取加入國際組織,另方面加強國際的合作。參與聯合國是我們當前對外關係的重點。以今天我們的實力而論,把我們摒除在聯合國之外,是不公平的、也是不道德的。

台海兩岸關係的好壞,對我們未來的生存發展影響極大。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將在「國家統一綱領」的規範下,與大陸從事和平競爭。國家統一是全中國人的願望,何時統一,端看中共當局對「國家統一綱領」的善意回應而定。

登輝近來一再呼籲國人要凝聚共識,建立「生命共同體」,主要是鑑於我們今天的環境,已經形成一個相當自我肯定的社會,要使每一個人肯為團體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必須以理性、和平的態度,透過溝通協調的方式,建立個人與團體的依存關係,凝聚生死與共,禍福相依的整體觀念。相信只要我們具有「生命共同體」的共識,再大的難關也能克服。

各位將領:中華民國的國軍是世界上維護自由民主的一流軍隊。在過去四十多年來,我們的國軍不僅維護了台、澎、金、馬的安定,才使得我們的經濟發展及政治革新成為可能;同時我們的國軍也和美國合作,維護了西太平洋的和平。最近,國軍敦睦艦隊到不少無邦交國家訪問,國旗飄揚,到處受人歡迎,足證中華民國的國軍是一支受人尊敬的軍隊。

最後,登輝要強調國防在防止戰爭,外交在締造和平。國防和外交是一體的兩面,必須相互為用,以達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最高目標。希望國軍的弟兄們,能夠發揮親愛精誠的精神,共同為建設台灣,統一中國的神聖使命而努力。

今天能在這裏與大家見面,談談個人內心中的一些看法,感到非常愉快。最後,祝各位健康愉快、順利成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