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2年07月15日
總統參加由執政黨舉辦的十四全台北縣黨代表座談會的餐敘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中國國民黨李主席登輝先生今天以「任重道遠」期許,即將參加十四全大會的黨代表。主席說,中國國民黨未來的走向是由黨代表來決定。

李主席並堅定的表示:我們有信心,中國國民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傳統與新局的交會中,必能破繭而出,開啟歷史的新端。

李主席今晚參加由執政黨舉辦的十四全台北縣黨代表座談會的餐敘時,發表上述談話。主席並首先恭禧在座的十四全代表受到黨員的支持而獲當選。

「這不只是一種榮譽,也是一份莊嚴的責任」。主席表示,換句話說,中國國民黨未來的走向,是要由各位來決定的。所以,各位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主席告訴與會的黨代表與黨務幹部:今天,本黨有兩項重要的工作,第一就是召開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就是年底縣市長的輔選任務。

依照黨章的規定,全國代表大會是執政黨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大會的召開,除了要檢討黨政工作的缺失,策勵未來的合作重點和方向,還要辦理多項選舉,改選中央委員。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主席表示,就是「民主革新、團結奮鬥、建設台灣、再造中華」。主席更強調,「民主革新、團結奮鬥、建設台灣、再造中華」這十六個字不但正確勾勒了中國國民黨過去五年來之政治革新,也說明了中華民國的民主進程,尤其重要的,更為「立足台灣,胸懷大陸」的氣勢,作了前瞻性的開拓。以這十六個字表達十四全大會之政治目標,實是極具時代性與政治性意義的用意。

主席指出,目前黨中央委員會正在積極的籌備這項會議,但是大會是否開得成功,能否完成大會任務,各位代表們都有多年的黨政經驗,又能反映基層的心聲,可以說有非常重大的責任。

主席指出:尤其是,本黨是一個長期執政的黨,對國家對同胞都有許多貢獻,但也無可諱言,由於長期執政,難免累積了施政措施的包袱,在面對激烈競爭的政黨政治中,本黨同志必須要以更大的決心來迎接挑戰,勇於革新、團結奮鬥,才能突破困難,開創本黨的前途。

年底即將辦理台灣省二十一縣市和金門、連江縣縣長的選舉。主席表示,對執政黨而言,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選舉,關係黨今後在基層政權的鞏固和能否繼續發展,可說是一次重大的考驗,必須審慎的提名優秀而適當的候選人,代表執政黨參選。

主席強調:「一旦提名,更需要本黨同志精誠團結、發揮力量,一致支持提名的候選人,幫助他當選,為本黨贏得勝選,以鞏固本黨地方政權」。

展望未來,主席說: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我們一方面要遠眺天邊的彩霞,一方面也要顧到腳下的玫瑰;瞻望理想的眼光要有,顧慮現實的胸懷也要有,而即將來臨的縣市長選舉,就正是一次嚴格的試煉。

主席更進一步說:我們不只一次的強調,民主政治靠的是選票,沒有選票就沒有政權,再好的理想也將無用。如何贏得選票?很清楚的答案,「團結奮鬥」;唯有贏得選舉,才能談到未來的發展。如果不能這樣想,導致力量分散,那麼後果就十分嚴重了。

「各位同志不論是擔任公職,或是社團領袖,都有長期為民服務的經驗一定有許多心得」,主席說,「登輝盼望各位同志多接近民眾,多聽取基層黨員和民眾的心聲,並隨時向本人或是各級黨部提供黨政工作興革的意見,使得黨政工作的推動能結合民意,真正為地方建設,為國家發展,為民眾謀福祉。惟有如此,才能使本黨真正成為一個有民意基礎的政黨,永遠和民眾在一起」。

主席同時懇切的告訴在座的同志:本黨即將邁向建黨一百週年,我們不但有光榮的傳統,也負有歷史使命,更要藉這次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整理隊伍,強化精神武裝,使中國國民黨再出發,再精進。

「本黨的國家目標,不但要把台灣建設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均富的社會,我們更要依據國家統一綱領,逐步推動國家統一的目標」,主席說,「登輝深信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是希望過著民主、均富的生活方式,十二億中國人,血肉相連,可說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主席深切的盼望大家,都能深切體認﹁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團結起來,以台灣為優先,以中國統一為目標,共同努力奮鬥,創造中華民國的新紀元。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獲悉,田徑選手王惠珍在一九九三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一百公尺項目中勇得金牌,特馳電祝賀。

總統賀電電文如下:

北美事務協調會駐紐約辦事處請轉中華運動代表團王惠珍小姐:欣悉在一九九三年美國水牛城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一百公尺項目中勇得金牌,為國爭光,至感嘉慰。特電致賀。 李登輝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旅居泰國的華僑代表時,特別闡釋了「希望比現實重要」的意義。總統說,希望是目標,現實是條件,要達到目標,我們必須衡量本身的條件,而後來擬定策略,進而付諸行動。

總統表示,他曾多次指出「存在就是希望」,因為存在才有發展,才有價值,我們唯有肯定自己的存在,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總統並指出,小從一個企業的發展,大到國家的發展而言,在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依據不同的情勢,作自我的調整,並能把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效的運用。

總統說,不論是企業或是國家,其發展不可能只停留在某一階段,因此,我們就必須了解如何在本身的絛件下,作前瞻、有效的調整,以肆應未來的競爭。

由泰國商會副主席胡玉麟率領的泰國華商回國訪問團,上午十時三十分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與僑委會委員章孝嚴

在場作陪。

總統並指出,過去僑胞在海外,幾乎是全部靠自己的力量奮鬥,可以說沒有任何奧援,而今天我們的國家已有力量,可以幫助海外的僑胞了,所以,「本人特別要求僑委會等相關單位來全力幫助僑胞,無論是在文教方面或是經濟事業方面,都盡力而為」。

總統也表示,他希望國內的銀行能到有中國人的地方,儘量籌設銀行,以進一步來協助僑胞經濟事業的發展。

上午晉見總統的僑胞還包括:鄭創基、陳卓豪、李光隆、張朝江、許植楠、顧慧、郭振、陳榮泉。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四十多年奮鬥所獲致的成果,已深受世人的肯定;但是,中華民國並不以此自傲,我們極願將世人稱譽的「台灣經驗」與各國共享,以回饋國際社會。

總統也指出,中華民國政府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審視情勢的演變,社會的脈動,及人心的響往,在策略上作自我的調適,並以增進人民的福祉為先」。

來我國訪問的格瑞納達總督柏瑪夫婦上午九時三十分,由外交部部長錢復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在場作陪。

總統首先代表政府與人民對柏瑪夫婦的來訪,表示誠摯的歡迎;總統並對柏瑪總督為促進中、格兩國邦誼所奉獻之心力,表達謝意。

總統說,中、格兩國自建立邦交以來,雙方的各項合作關係至為密切,相信這次柏瑪總督來訪,必然能使彼此的關係更為增進。

首次來我國訪問的柏瑪總督則代表格瑞納達朝野,感謝中華民國長期以來對格瑞納達的支持與幫助。

他並指出,這次來中華民國之前特別閱讀有關中華民國的各項資料,發現中華民國的成功不是偶然,主要是有勤奮的人民,農業基礎的穩固及良好的教育政策。殊值開發中國家學習。

總統表示,中華民國的發展的確是基於上項因素,特別是早期我們土地政策的成功,及政府的重視教育,尤其是在財政困難下,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培育人才。

總統同時指出,中華民國的資源有限,因此,我們政策的擬定,力於將有限的資源作最高的運用,達到最好的目標。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