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來自美國的僑胞代表時明確的表示,政府反共的立場沒變;當前的兩岸關係,彼此不是以武力來對抗,而是以腦力來進行競爭。
總統強調,政府對僑胞權益的保障沒變;「政府更絕不容許國土的分裂,我們追求的是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之下的國家統一」。
由美國洛杉磯專程回國的中華會館僑胞代表馬樹榮等二十四人,下午四時由僑委會委員長章孝嚴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在場作陪。
總統在晤談中,特別針對海外僑胞對國家,對政府,乃至對總統本人的看法與誤解,作了明確的說明。在座的僑胞們對總統坦誠的態度都非常感動,尤其是對總統的治國理念,也都有更進一步正確的認識。
總統首先表示,海外華僑由於旅居國外多年,對於國內發展的情況,或許限於資訊的不足,或許接受到錯誤的資訊,而有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僑胞有機會回國來親眼看看政府與此間同胞的努力,奮鬥情形,相信會有不同的觀感。
總統指出,有許多華僑回國後,都對政府的政策有很多的意見,同時,他也由接觸的海外僑胞中得知,目前僑胞們在心中最大的疑惑,可以歸納為三點。其一,是不是僑胞的重要性已不如前,政府是不是不要僑胞了?其二,目前政府是不是不反共了;其三,李總統是不是在搞台獨?
總統表示,他非常了解海外僑胞對國家的貢獻,與對國家的熱愛,但是對於各種因資訊的誤導,以致產生嚴重的誤解,則有必要釐清。
總統說,政府重視僑胞絕對沒有時間性,過去僑胞對政府的支持,對國家的貢獻都不容質疑與否定;目前政府有能力,有經濟實力,更重視海外僑胞。總統指出,去年國民大會通過的憲法增修條文中就特別明文的規定保障僑胞的權益。
總統表示,憲法增修條文第十八條第七款規定:「國家對於僑居國外國民之政治參與,應予保障」。總統說,當時為這項條文的內容,曾引起許多的爭議,「但是,本人非常的堅持,並且明白的表示,政府應重視海外僑民,更要保障僑胞應有的權益」。
總統同時指出,他在就任第八任總統就職演說中,也明確的向海內外中國人宣示:「政府必將以最大的努力,協助僑胞經濟事業及文教工作的推展。」
總統告訴在座的僑胞,「由本人正式、公開的談話中,各位可以瞭解本人對海外僑胞的重視。我常認為,過去政府在困難的時期,僑胞們出錢、出力,現在政府有能力了,就應該協助僑胞,使大家都能過的更好,事業能更成功,這就是我一直的看法」。
談及政府是不是不反共了的問題時,總統也明白的說,隨著兩岸關係的演變,政府採取了逐步對大陸開放的措施,政府首先開放探親,接著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最主要的目的是我們希望兩岸能維持安定和平的環境,不要再以武力來對峙。
總統說,政府購買軍事設備,並不是為了要攻打大陸,而是要維持本身的防衛能力,「本人充分的了解,目前的兩岸關係,彼此不是以武力來對抗,而是以腦力來進行競爭,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反共了」。
總統說,大家必須了解情勢的變化,過去我們從「建設台灣、反攻大陸」,到「建設台灣、光復大陸」為目標,一直到現在的追求「建設台灣、統一中國」,這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用語,並不表示我們已不再反共。
「但,反共不是在嘴巴上喊口號,而是要在心裏」,總統強調,「我們相當了解共產黨的本質與伎倆,我們追求國家統一的立場不改變,或許方式會更務實,但是,國家必須統一在自由、民主的制度,則是不會變更的」。
「至於本人是不是台獨的問題」。總統今天也坦誠的指出,「本人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不是台灣的總統,這是毋庸置疑的」。
總統說,民國七十九年他就任總統發表就職演說時,為了題目是用開創中華民族的新時代或是中華民國的新時代,就足足想了三個月;最後決定採用「開創中華民族的新時代」,由這點就可以「看清楚本人的治國理念,本人的態度與理想,是以全體中國人為著眼點的」。
總統並指出,經國先生治國時,即制定「本土化、民主化、現代化」的政策目標,他繼任總統後,秉持這個原則繼續執行、推動。由於民主政治必須贏得選舉才能執政。要選舉,本省籍的同胞當選公職的人自然增加,不能因為這樣,就說李登輝要走台獨路線,更何況這樣說不僅不公平而且是種污衊的說法。
總統強調,我們一定要肯定自己的存在,因為存在才有價值,才有希望,也才有發展,我們努力獲致成果後,一定要走出去,在國際社會上立足,贏得國際的肯定與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是一種務實的做法,與台獨根本扯不上關係。
總統堅定地表示,他對國家的遠景相當樂觀,也深信我們的未來,人民的生活會更好,社會會更繁榮、安定,國家會更光明。
今天晉見總統還包括:周榮益、周錦秀、張錫藻、張愛英、李耀光、高家駿、高鄧月桂、梁永泰、盧錫良、盧張天美、陳樹權、何福壽、黎大偉、朱澤瀾、余艷濃、馬燦昌、張瑞展、雲校、林文彬、連慧華、傅明憲、李國坤、周天祥、葉芳貴、劉文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