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七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重申:政府對農業一直非常關切,如何照顧農民,建設農村,發展農業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
總統並指出,許多農民都非常關心我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後,是不是因此而影響本身農業的發展,甚至得權益受到傷害。
總統說,他非常了解農民們普遍的心聲,但是,「本人在此要向大家保證,政府對於將來加入關貿總協所可能面臨的問題,都有所因應,農委會也擬定了許多肆應的方案」。
總統強調,政府對於如何照顧農業,包括農民的生活、農村的建設等,在政策的擬定上都有完整的計畫。例如農民年金制度的規劃,是政府早就有所研究而且決心實施的一項方案。
「整體而言,對於將來農業的發展,本人是非常樂觀的」,總統同時也指出,隨著環境的變化,農民也必須改善生產技術,充實經營、管理技能,以兼顧國內的需求與國際的競爭。
榮獲民國八十二年神農獎包括傑出專業農民、青年農民與農家婦女的得獎人,下午四時,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明賢等首長陪同到總統府,受到總統的誠摯歡迎。
傑出專業農民陳清標代表致詞時表示,全體農民對政府照顧農民的決心與政策都非常感謝,同時,大家也都支持政府。
傑出表年農民林祈東與傑出農家婦女黃洪緩也分別代表大家呈獻四季水果與蘭花給總統,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總統也以「總統嘉這柚木盒」回贈給大家,並和大家合影。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七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技術的進步已成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希望國內的廠商,應力求產品技術的提昇,加強研究發展。
總統下午四時四十分,在總統府接見榮獲第一屆優良產業科技發展獎的得獎廠商代表。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經濟部次長李樹久在場作陪。
總統在談話中表示,過去我國勞力密集缺乏資金,以傳統工業為主,但今天則有很大的不同,在結構的轉變之際,產業本身要能夠生存、發展,唯有加強本身的研究,尋求技術的提昇。
總統認為,傳統的產業並不是不能發展,最重要的是技術能否突破,以製鞋業而言,過去,國內差不多有近萬家,但近年來大都轉到國外,留在國內的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這些留下的廠商,之所以能生存,而且還不斷的茁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強研發與生產技術的提昇,使得本身的產品品質提高,並且更具競爭力。
因此,總統表示,隨著產業環境經營環境的變遷,只有力促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產品及勞務的附加價值,企業才能維持適當的利潤繼續成長。
下午晉見總統的第一屆優良產業科技發展獎得獎廠商代表為:向傳琦、權福生、范進財、王華燕、楊國宙、葉金龍、市川啟一、朱秋龍、林瑞章、郭聰田、林憲銘、簡進光、吳敏求、孫 弘、余英宗、曹興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