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1月03日
總統接見八十九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八十九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人,除分享得獎人們的喜悅,也對大家的努力與奉獻,表達敬意與謝意。
  總統表示,我國締造政治民主、經濟繁榮及社會進步,是全國各界不分朝野、上下齊心努力的成果,而全體公務人員能堅守崗位、執行國家政策、推動各項建設,辛勤奉獻,默默耕耘,是最大功臣之一,他要藉今天的機會,向所有公務人員表達敬佩和肯定之意。
  總統也表示,公務人員是國家的菁英,也是社會大眾的表率,對於政治發展、經濟建設及社會穩定與成長,一方面是實際的推動者,也具有實質指標意義,透過對傑出公務人員的公開表揚,可進一步強化表率與模範作用,並導正社會的價值觀念。他說,每位得獎人都是在各自工作崗位上付出相當多的心力,不斷研究創新和辛勤努力的結果,足堪為全國公務人員的績效楷模與學習典範,也讓所有公務人員瞭解,祇要肯付出心血、不斷努力,一定有滿意的收穫。在工作崗位上能主動積極,有所創新突破,是衡量與評鑑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的重要指標,這也正足以改變過去大家對公務人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蕭規曹隨」等刻板僵化印象,而能正面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艱鉅挑戰。
  總統也稱許得獎人是模範中的模範,傑出中的傑出,他說,大家經由非常嚴謹的評審過程中選拔出來,是政府各部門的優秀人才,能夠得獎,就是肯定大家平時工作上的優異表現,足以作為全國公務人員的表率。
  總統指出,今年得獎人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分別在糖業、、核能、地政、檢察、文化、消防、科技、農業、新聞、警政等領域,能獲得身為公務人員畢生最高的榮譽,是大家奉獻公職生涯的重大成就,更是莊嚴的責任與期許。
  總統也請得獎人不要忘記,在成功背後的最大功臣,是來自於眷屬的支持與鼓勵,使大家無後顧之憂,能積極發揮智慧與努力,他並期許每位得獎人回到工作崗位後,能一本初衷繼續發揮影響力,共同為建立廉能政府、增進民眾福祉及實現社會正義,貢獻最大的心力。
  在聽取得獎人的心得後,總統並再補充指出公務人員對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應有的認知。他說:知識經濟不等於高科技產業,各行各業包括傳統產業,都是知識經濟的一環,公務人員也是知識經濟的一部分;知識經濟是基礎,不是目的,它的理想是要對人類、國家、社會、社區有所貢獻,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利潤;知識經濟的原則是創新、速度、價值和進取。
  總統並以這四項原則來勉勵全國公務員:
|創新:要終身學習,求新求變,國家才能有永不停止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速度:要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更快更方便的服務,要縮短時間和程序,滿足民眾的需要。
|價值:為國人同胞、社會、社區積極奉獻,帶來最大的價值。
|進取:要奮鬥不懈,力爭上游,有冒險犯難的精神,要發揚台灣之子精神,在惡劣環境中創造無限可能。
  八十九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人楊博文(台糖公司)、丁幹(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張婉萍(台北市古亭地政事務所)、施茂林(高雄地檢署)、林德福(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蘇順從(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吳文海(國防部中山科學院)、龍國維(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邱美切(嘉義縣政府新聞室)、陳靖平(南投縣警察局),下午偕眷屬由考試院院長許水德、秘書長吳鴻顯、銓敘部部長吳容明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E)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