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1月18日
總統參加第三屆國家公益獎頒獎典禮並應邀頒獎及致詞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由中華民國公益團體服務協會所主辦的第三屆國家公益獎頒獎典禮並應邀頒獎及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中華民國公益團體服務協會舉行第三屆國家公益獎頒獎典禮,本人應邀前來頒獎,感到十分高興。首先要代表政府向各位得獎人和得獎團體道賀;同時,也要對大家長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熱忱與貢獻,表達由衷的嘉勉與敬意。
各位的善行義舉令本人想起猶太法典中的一則小故事。
有一個人擁有一艘小船,每年夏天,他們全家便在湖上泛舟垂釣。有一年夏天結束時,他把船收起來,發覺船底破了一個小洞,他想整個冬天船都在岸上,第二年夏天再修理也不遲。在那個冬天,他曾叫工人油漆這艘小船。
第二年,夏天來的特別早,他的孩子想到湖上划船,他忘記船底的破洞,便允許孩子們把船划出去。兩個小時後,他猛然想起船底下的破洞,一驚非同小可,飛奔而出,卻看見孩子歡歡喜喜的拖著船回來,他察看小船,發覺有人已把破洞補好。
他才想到,一定是那油漆工自動替他修好船底的破洞,於是他登門拜謝。工人說「我替你油漆時,已拿了應得的報酬,為何還要送這麼多禮?」他說「若不是你多費幾分鐘的時間修補破洞,我的兒子恐怕早已失去生命」。
自動自發的利他精神,是人類天性中最寶貴的情操。在座各位愛好公益的個人與團體,就像國家的油漆工,在社會福利照顧不到的地方,填補破洞。而常常一件看似微小的善行,卻能發生深遠重大的影響,造福許多的人。
今天獲表揚的個人及團體,長期以來默默付出愛心與關懷,以具體的行動,積極協助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群,這種﹁只問付出,不求回報﹂的胸懷與善行,是締造溫馨社會的主要力量,值得社會大眾的敬佩與效法。
值此邁入民主成熟,人權普及的二十一世紀,我們更需要透過參與公益服務,來肯定個人生命的存在價值,並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為響應聯合國將二○○一年訂為「國際志工年」,並提升民眾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推動全民共同關懷社會,立法院日前也三讀通過「志願服務法」。
相信經由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結合各界的力量,必能發揮無限的能量。也希望各位得獎人和團體,以及各界默默耕耘的志工朋友,繼續秉持熱心助人的偉大情操,發揮個人的影響力,帶動社會大眾踴躍投入公益服務的行列,共同來散播仁愛的種籽,為營造溫馨祥和的美好家園而攜手努力。
最後,再次恭喜得獎團體和各位得獎人,並祝福大家,新春愉快,萬事如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