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1月28日
副總統錄影談話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以「用愛與和平打造人間天堂」為題,向參加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世界文化暨體育大慶典」及「世界和平婦女聯合會」的出席人員發表錄影談話。
副總統談話內容為:
用愛與和平打造人間天堂
各位熱愛和平、追求真理的朋友,大家好!
很羨慕您們能從世界各地聚集在紐約參加這個開啟廿一世紀和平,弘揚人間真理的盛會。非常敬佩「世界文化暨體育大慶典」(World Culture and Sports Festival)及「世界和平婦女聯合會」(Women’s Federation for World Peace)的創始人、領導者與全體會員的盡心盡力,使本次大會圓滿成功,使大會傳播的理想無遠弗屆。
我是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從遙遠的台灣透過錄影向各位拜年Happy New Year!由於中國的壓力,美國政府不方便讓我到紐約跟大家見面,但是我跟大家的心意是一致的,我們不要槍聲,要樂聲;不要鮮血,要鮮花;不要戰爭,要和平!
我們終於邁入廿一世紀,而且已經過了廿八天。廿一世紀跟廿世紀有什麼不同?應該有那些不同?
一百年前,地球上只有十六億人口,現在我們有六十三億。一百年來,人類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三十多次區域性戰爭,與一百五十多次內戰,戰爭帶來死亡與毀滅,卻絕對創造不了幸福,也解決不了問題。歷史證明,凡是發動戰爭的,最後必自取滅亡,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匈帝國滅亡了,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也不得善終。
過去一百年間地球增加四十七億人口,由於生命科學突飛猛進,人口長壽化不再是夢想,人口爆炸倒是不可避免的惡夢。因為地球依然只有一個,但再過二、三十年,地球上就要住滿上百億的男女。人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老,如何讓大家活得健康、平安,活得幸福、快樂,這是上帝的職責?還是凡人的志業?
按照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的研究,文明是以宗教為核心形成的,隨著文明的接觸,不同的文化圈互相吸收融合,現在已形成東亞儒釋道文化圈、印度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及回教文化圈等四大文化圈,逐漸融合成一個共同的世界文化圈。
為了加速此一人類可以共享的世界文化圈的形成,認識到現存諸文明間共通的、普遍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將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避免相互的衝突,增加彼此的尊重與合作。
上述的宗教文化圈中,共同的價值觀是對信仰、道德及倫理的重視,對人性美善的肯定,以及對神或天的堅定信仰。所謂「敬天」、「信神」與「愛人」,而其中最寶貴的,莫過於所有文明都強調愛的重要,例如儒教強調仁愛、佛教強調慈悲、基督教強調博愛。真愛、利他、為別人犧牲、奉獻的愛,是諸文明永垂不朽的根基。
權力是傲慢的,但因為有愛,所以擁有權力的人不會去作傷天害理的事;科技是厲害的,但因為有愛,所以懂得科技的人不會去作殺人越貸的事。反之,無愛必無情,無情乃無所不為,無所不貪。
但是,地球只有一個,資源越來越有限,人口越來越多,沒有人可以為所欲為,沒有人可以貪得無厭。廿一世紀的普世價值是,人人應以感恩的心愛物惜福,作環保,渡眾生。
廿一年前我因為政治理念觸怒當道而被捕入獄,在獄中我渡過六年的煎熬。廿一年後我被台灣人民揀選做國家副元首,在任期中我凡事以國家為念,人民優先。現在,透過影音傳送,親愛的朋友,讓我為您朗誦一首小詩:
地獄在人間,人間有天堂;
問君何處去?盡憑一念間!
讓我們用愛與和平來關閉人間地獄,打造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