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06日
總統接見公元兩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公元兩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對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代表政府表達最高敬意與賀忱。
總統表示,高行健為傑出文學及戲劇家,獲得諾貝爾獎是全球華人引以為傲的盛事,他本人很高興能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兩千三百萬人民,向高行健致賀並分享得獎的喜悅和驕傲。
總統並表示,當政治家面對文學家時,要做到謙卑與敬重,因此他非常同意高行健前不久在香港一場公開演講中所說「政治不能淩駕文學,文學不是為政治服務」的內容,總統說,這一句話讓政治工作者有所學習,「政治不應干預文學,應為文學服務,使文學創作無任何禁忌與限制」。
總統也對高行健「為什麼要回到中國,才叫中國?我就是中國」的說法深表感動,他說,像他擔任總統一樣,高行健得獎後也面對很多雜音,但高行健比他幸運,面對雜音時,仍能以歷經文革、流亡海外等豐富人生閱歷經驗,超越紛擾,繼續為文學創作,探索心靈,今天來看,證明是成功的。
對高行健以「沒有主義」來描寫文學的前景,並認為文學要拋開意識型態,未來更不必建構任何新的意識型態的主張,總統表示贊同,總統表示,文學是對生命的關懷、對人性的關照,不需要意識型態,也無國界之分、民族意識之別,他並認為,高行健對文學的主張,可作為他處理兩岸問題的指導原則。
總統也歡迎高行健把台灣及台北當作自己的家鄉,他回憶說,在他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就希望以文化立市,把台北市這個移民多元化城市,塑造為所有異鄉人的新故鄉,讓大家對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而不是只有高樓大廈、水泥建築而已。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對美國總統亞當斯的一句話體會很深,那就是:我們這一代之所以要努力於政治、軍事,就是為了讓下一代可以悠遊於文學、藝術之中。他說,他一直把這句話奉為圭臬,尤其高行健曾接受過東西文化的薰陶,也能不吝提供指教。
高行健則對總統的道賀及接見表達謝意,他說,他經常前來台灣訪問,有回到故鄉的感覺,老朋友固不用說,新朋友也愈來愈多,台灣是台灣人的故鄉,也是華人的故鄉,他在這裏的感覺和在巴黎是一樣的,完全融入社會之中。
他認為總統有關文學與政治之關係的說法,是文學家與政治家的共識,他表示,在種種的政治衝突中,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民主;而在所有中文地區中,台灣對文化藝術完全尊重,讓藝術及文學可以充分表達,這對從事中文寫作的人來說,台灣確實是故鄉。
對此,總統並表示,民主代表多元參與,讓作家可以無拘無束、有自由空間發表創作,他強調,一國是否文明的衡量標準,要看整個社會對於作家與文學是否給予應有的尊重,政治力量是否能提供、維護文藝創作應有的空間和舞台,而他作為中華民國政府一份子,尊重文藝創作,並致力提供及維護作家無拘無束的創作空間,是他的職責所在。
高行健先生偕楊西零女士,下午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郁秀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龍應台陪同,前來總統府會晤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