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13日
總統參加「國軍九十年高級幹部研習會」致詞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國軍九十年高級幹部研習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春節剛過,也正是廿一世紀的開始,水扁首先向各位拜個晚年,祝福大家新春如意,闔家平安!國防部為因應國軍的組織再造,以及新世紀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特別召集重要幹部共聚研習,希望大家對國家及國軍未來發展的願景,能建構清晰的藍圖,凝聚共識,達成任務,這是一項深具指標意義的活動。
水扁自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以來,視導最多的單位就是國軍部隊,前後已有二十一次,所到之處,無論是在山巔、海濱、外、離島或偏遠艱困地區,每當個人見到官兵弟兄夙夜匪懈,嚴守崗位,為國家默默犧牲奉獻的情景,個人內心除了至為感佩外,也深深覺得這就是我們國家安全的保障、穩定力量的泉源,也是我們國家永續生存發展的根基。
今天,我們站在新世紀的起點,面對的是一個變動快速的社會,國軍現代化的工作,需要匯聚大家的經驗,激發集體的智慧,俾能形成一股強大的行動力,使國防建設得以不斷注入新思想與新觀念,從而獲致最大的成效。國防部能本著體察時勢,掌握時代脈動的先驅,持續辦理「高級幹部研習會」,這份用心與努力,殊值肯定。因此,水扁藉此難得的機會,將個人對國家發展方向與對國軍幹部的期許,向大家說明,俾供策勉。
一、穩定政經情勢,創造繁榮契機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所面臨的生存環境,充滿了危機與挑戰;但是,我們不僅沒有心生畏懼、喪失前進的勇氣,也從來沒有心存僥倖、放棄自主的意志,反而藉此培養了更為堅強的生存適應與應變能力,並且不斷提升國家的競爭發展潛能,這就是「台灣精神」的最佳註解。去年,國人透過成熟的民主過程,完成「政權和平轉移」,為自由民主的價值,立下劃時代的里程碑;這半年多以來國內政經情勢的發展,國人都深刻地體會到|唯有穩定的政局才能創造繁榮的經濟成果,也才有改革和進步。在告別舊世紀以後,二十一世紀將是和解、和平、合作的新時代,我們期許新的一年,朝野政黨能夠顧及全民最大的利益,走向和解、合作之途,共同為國家創造出一個繁榮興盛的新契機。
二、改善兩岸關係,共創雙贏局面
在兩岸關係方面,個人做為國家的領導人,深切瞭解到兩岸關係對國家內政、外交、經貿、國防等各個層面的影響,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尤其體認到民意期望一個穩定和平的台海環境;所以,水扁在當選之後,在這個重要議題上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思考、研商;就任以後,有關兩岸的議題,整個運作的主軸,都呈現在去年五二O的就職講詞中;個人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跨世紀談話」中,也曾呼籲對岸的政府與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為二十一世紀兩岸人民最大的福祉,攜手開拓無限可能的空間。
因此,政府現階段的大陸政策,仍是致力於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以尋求兩岸的和解、合作與和平。自去年「五二O」以來,政府在兩岸關係上所展現的善意與主動積極作為,如今年元旦起,開放金、馬與大陸地區的「小三通」,已促使兩岸關係逐漸趨向穩定與和緩。今後,政府仍將持續推動兩岸對話與協商的恢復,並本著「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原則來處理兩岸事務,期使兩岸關係能朝著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進而共創雙贏的局面。
三、重視敵情發展,加強國防建設
海峽兩岸的問題,雖然政府一直期望能以良性互動來和平解決,然而中共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前提下,加上民族主義激情的催化,始終未放棄武力犯台的企圖,這是我們國家生存發展所面臨最大的威脅。近十五年來,中共在其戰略重點轉變,經濟成長挹注於軍事發展後,即積極推展以「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為主軸的「軍事現代化」工作;預判至公元二OO五年,中共將在軍事衛星、先進武器、指管通情系統與海、空戰力方面,對我形成威脅。
對於中共軍備實力的高度擴張,我們必須重視並提高警覺,雖然敵人犯台的企圖、意志與其能力,並非全然能劃上等號,但是我們也不能昧於現實,輕忽其導彈、尖端戰具及龐大軍事力量所帶來的沉重壓力;中共仍可能誤判兩岸形勢,並貿然發動戰爭,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時時作戰的整備,以防制中共武力的蠢動。
國防武力建設的目的,在於防衛國家安全、確保人民的福祉,並進而促進區域安全,創造與維護有利於穩定發展的和平環境。今天我們雖無意與中共從事軍備競賽,然而也不能自滿於現有的建軍成果,因為唯有維持兩岸軍力的平衡與均勢,才能有效嚇阻戰爭的發生。今後我們國防武力建設的重心,除了應持續強化「全民國防」理念並落實建軍作為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如何確保並擴大國軍現有「質」的優勢,重點工作應包含做好戰場管理系統的精進、新武器裝備系統的整合、人員素質的提升及部隊訓練的精良與戰術、戰法的創新等,這些艱難的建軍整備工程,還需要各位幹部群策群力地推動,方期有成。
四、汲取科技新知,提升幹部素質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益發達,未來的戰爭型態,將由「兵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再進化為知識密集。因此,就如同「知識經濟」的發展一般,未來的戰爭不僅是數位化的,更將是知識與科技的戰爭。一般軍事專家普遍同意,這個時代正是另一波「軍事事務革命」的時代,而推動這一波革命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科技的大幅變化與進步;國軍近年來雖然也積極強化資訊的發展與運用,然而我C4ISR|即: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測、與偵蒐系統的整建,是否已達到可以整合戰力的程度?是否已經融合於編裝,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切的地方。
近來世界各國越來越體認到:像美國、日本、歐洲這些腦力密集的經濟體系,也代表了腦力密集的軍事體系,經濟體系中的智慧型工具,也製造了戰爭中的智慧型武器。知識在戰爭中越來越吃重的一個指標就是資訊化,知識的重要性已經足以與武器和戰術匹敵,今天的敵人可能由於指揮與控制系統遭到破壞和干擾,而不得不承認失敗,所以,我們可以說,前線就在後方,在兩翼,也在知識所創造的資訊戰力條件。
在此,水扁要提醒我們國軍幹部|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我們做事、作戰的觀念和方法都要調整,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在民間企業如此,在軍隊,「變革」更是迫切,因為打敗仗的代價是不能和企業倒閉等量齊觀的,一般人的觀念認為保守的軍事體系是可以被容忍的,那是指傳統戰爭時代,現今是科技戰爭,一落後可能就是千丈,不僅時間逼人,情勢更逼人,水扁與國軍官兵都站在這個浪頭上,不能不深自警惕!
總歸來說,戰爭的輸贏不會只決定於單一條件下的優劣,以軍事強國|美國來看,美軍現在的強大與未來的繼續強大,除了其物資、科技、武器、經濟的基礎雄厚外,美軍對於各種軍事思想人才的培育與軍事思想的活潑開放,可能才是統合諸力成為其軍事強權的背後總根源。我國在物資、科技、武器、經濟各方面,容或與美軍甚或中共有其實質不易彌補的差異,但是以我國教育的普及與人民的聰慧,若能在軍事人才與軍事思想的培育和發展上痛下工夫,極可以強化國軍未來的關鍵性競爭力,使國軍一新氣象。
五、倡導終身學習,成就非凡事業
近年來國防部積極倡導終身學習的觀念與作法,鼓勵各級幹部利用時間自我充實,以備開拓更寬廣的生涯規劃空間,這是相當有遠見的作為。因為經由學習的多元化,可以使幹部的視野更加遼闊,當生命中注入了人文與科技的活水,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可喜,工作也將充滿活力與朝氣。一個人愈喜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表示他愈能夠接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他的人際關係將顯得分外和諧,對於事務的處理與科技的運作,亦更趨於圓融成熟。國軍在培養領導幹部時,能透過終身學習的方式,建立一個人文與科技並重的環境,對於國家以及國軍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而正面的影響。期望國軍幹部能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為自己創機造勢,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
六、貫徹「三安」政策,穩定軍心士氣
水扁在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時,在所發表的「國防政策白皮書」中提及:為使軍中官兵弟兄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堅守崗位、捍衛社稷,並提升軍人的專業形象,建立專業軍人的尊嚴,特別提出得以讓「部隊安全、軍人安家、軍眷安心」的三安目標與政策,以期塑造良好軍事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有關國防部所提報的「調整國軍待遇方案」、「調整晉任方式」等案,本人均全力促成,相信對提振幹部士氣,爭取優質人力投效軍旅,有相當的助益。有關部隊安全方面,我希望大家要了解,現在入營服役的弟兄,多屬「新新人類」,由於政府早年提倡家庭「計畫生育」,如今一般家庭的子女人口數不多,個個都是家中的希望與至寶,若服役軍中有所傷亡,縱有再優厚的撫卹,也難彌平家長心中的傷痛,因此,水扁在此懇切請託各位部隊長,一定要悉心維護部屬的安全,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人民的信賴與尊敬。
最後,水扁要特別指出,國軍這幾年來各方面的長足進步,不僅說明了我們國家追求國防自主與國家安全的積極努力,更象徵著中華民國自立自強、自信自尊的客觀事實。國防建設工作能夠順利推動,一方面,有賴全體國人共同奮鬥所創造的政治、經濟、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則是我們上下一心、堅定不移形成的國家認同所致。由於這兩方面的緊密配合,不僅使我們在面對各種變局的挑戰時,能夠凝聚共識、持志不懈,以沈穩務實的態度有效回應,更使得國家整體發展能夠繼續推動前進。因此,今天各位從百忙中齊集在此參加研討會,水扁深深覺得人才乃是國家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資產,今後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相互勉勵,不斷創新進步,使國軍成為國家安全最有力的保障,使我們國家得以在穩定中永續發展,邁向繁榮富強的新世紀。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