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16日
總統參加「全球面向系列研討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應邀參加「全球面向系列研討會」,並以「e世紀之台灣國際新角色」為題發表演說。
總統致詞內容為:
有幸受邀參加「全球面向系列研討會」,個人誠感榮幸。今年的會議選在台北舉行,更是台灣的榮耀。處在網路知識日新月異與電子通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亞洲國家正面臨經濟轉型期,中華民國政府亦面臨如何繼續以科技領導國家、以創新帶動另一波台灣經濟奇蹟的關鍵時刻。
e世代科技與亞洲經濟全球化
亞洲國家的傳統產業正面臨一項嚴肅的考驗,那就是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裡適應快速變化的網路通訊需求,同時在既有規範內釋放自由,發揮創意與發明的力量。凡此種種皆需要政府與民間的密切配合,致力於短程目標之達成和長程目標的規劃,俾早日與全球化經濟接軌。
過去台灣本著優秀的技術品質與靈活彈性的企業經營手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靠著資訊業及其他相關產業,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嶄露頭角。在新的數位時代裡,台灣的產業正面臨科技進步的衝擊。因此,如何保持創新與敏銳,將是決定台灣未來是否能夠繼續在世界經濟社會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亞太地區之影響
美國新任貿易代表左力克先生(Robert Zoellick)不久前在國會任命聽證會證詞中曾一再強調美國對自由貿易的堅持,期盼透過全球雙邊及多邊貿易談判,開放全球市場,其中包括促進亞太經合會(APEC)會員國之內部改革。台灣及中共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低關稅與資本的自由流通勢必衝擊台灣現有經濟秩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國家安全將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過去政府採取「戒急用忍」政策有其特定背景及時代需要,因應兩岸入會後之新情勢,我們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視野,為台灣新世紀之經貿版圖預作宏觀規劃,並逐步加以落實。
台灣的國際新角色
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提昇國家競爭力之需求,台灣勢必遵守國際規範、納入國際經濟體系。然而囿於國際政治現實,台灣卻無法參與包括聯合國在內之許多國際組織與活動,無法對國際社會作進一步的付出和貢獻,毋寧為台灣本身及國際社會的重大損失。身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之領導人,個人有義務、也有責任拓展台灣之國際空間,提昇台灣之國際地位與尊嚴。在跨國性商業與交流日漸頻繁的新世紀,我們要以自由民主、人權保障與經貿科技等發展的經驗,來加強台灣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