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17日
總統參加九○年新春文薈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應邀參加九○年新春文薈活動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本人要代表政府向全國的藝文界的先進、作家、藝術家、表演工作者、所有的藝文團體,對各位的努力與貢獻,表達由衷的敬意與謝忱。也藉此機會,在春暖花開的時刻,向大家拜個晚年,祝福各位平安健康,創作輝煌。
今年的新春聚會,主辦單位總統府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特別邀請各位來台北賓館作客。這棟堪稱台灣最精緻的巴洛克式建築空間,是在1901年完工,至今整整一百年,各位可以來欣賞這百年前建築工藝的精巧,感受她百年來歲月沉澱的痕跡,以及所累積的文化與歷史的深度。
前一陣子,阿扁藉著過年的機會到各地跟民眾拜年,重溫了我成長過程中,最難忘、不可或缺的鄉土經驗,在雲林縣褒忠鄉的社區民俗文化活動中,與十多萬的民眾,一起在等待春耕的田園中「吃飯擔」,參與的民眾不分男女老幼,也可能互不相識,但是都得到當地鄉民的熱情款待,這樣所展現出來在地的強烈認同與蓬勃的草根情感,令我深深感動;在高雄燈會中,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擠滿大街小巷引頸企盼,大家不但欣賞了燈會的風華錦繡,其實也正在用心、用行動勾勒出一幅大高雄必然「高躍雄飛」、「美夢成真」的願景。
不論是來自於成長經驗,或是重溫民俗活動的感受,阿扁總是堅信,生活在台灣的所有國人,不分族群地域,都有一股永不放棄、勤勞奮勉、在美麗的寶島上甘苦與共的「台灣精神」與文化自信;阿扁更深深體認,文化、文學或藝術都是源自民族風俗、人文生活與大地,因此不論是精緻的、常民的、城市的、鄉土的,或是個人的、團體的,我們都應該尊重且彼此欣賞,這也是文化最美麗的精神內涵所在。因此,本人在去年九月廿五日接任文化總會會長的同時,就曾經公開宣佈,今年開始將舉辦「文化總統獎」的徵選,這項辦法經過文化總會將近五個月的籌備討論,將在下個月正式公佈,項目包括「文藝貢獻」、「社區總體營造」、「社會服務」、「環境生態保育」以及「族群和諧」等;此外,文化總會也將與各文化社團、機關、團體以及策略聯盟的方式,在屏東大武山舉辦「成年禮」的活動,讓青少年體認「生命美學」的價值與成長的責任,還有其他活動也將陸續展開。
文化的層面,不只是表演、展覽或活動,更可貴的是它的深耕厚植,與民眾生活的融合參與,才是產生文化認同的原動力;而當文化活動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記憶,當文化活動成為一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如此從「生活美學」、衍伸成「社區文化」,以達到文化產業化、文化生活化的「文化社會」,所以我們也期盼,全國各縣市、社區,都能發掘出具有地區鄉土特色的文化產業或文化活動,因為「本土就是國際」,「國際就是本土」唯有如此,以海島台灣精神為根本、以中華文化菁華為養分的文化復興、文化再造、再生的工程,才能架構中華民國以「文化立國」邁向國際的新願景。
最後,再次感謝並拜託各位繼續努力,生命中許多豐富而美妙的希望,就在這裡。敬祝各位健康愉快,平安吉祥。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