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22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自由黨團暨社會黨團議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歐洲議會自由黨團暨社會黨團議員訪問團華生議員一行,對他們的來訪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的歡迎。
總統首先感謝現任歐洲議會「公民自由與權利、司法及內政委員會」主席的華生議員,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邀請他至歐洲議會訪問,並舉行公開演講,同時在去年的五月廿日歐洲議會也組成祝賀團,參加他個人的就職典禮,對於來自歐洲友人的支持及關懷,令他銘感在心。
總統並再次向國際自由聯盟申致謝忱,總統表示,他獲頒二○○一年國際自由獎,此項榮譽是屬於全體的台灣人民,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用愛和選票完成了我國歷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不過,他也憂慮,可能無法在今年十一月親自前往丹麥受獎,總統說,獲頒國際自由獎,卻沒有自由親自受獎,實在是一大諷刺,他也期待訪賓們能給予協助,讓他順利取得簽証,赴丹麥受獎。
總統並期盼我國與歐洲聯盟及歐洲議會能互設代表處,以進一步提昇雙方的交流關係,同時加強高層互訪及對話,特別在有關人權、環保、掃除疾病、貧窮、遏止毒品及國際恐怖主義上有更好的分工合作機會。
總統指出,歐洲議會去年決議,呼籲台海兩岸恢復對話,化解歧見,而歐盟形成的歷史及統合模式,也值得進一步省思;總統說,歐盟演歷史演變的精神在於:各會員間出於自由意願、各自保有主體性,且彼此地位平等,無任何強迫性,同時尋求統合時,也是由經貿開始,再邁向政治統合,此一精神及原則,值得借鏡及深思。
總統並再次向訪賓強調,我國對外關係已從重視美日,擴及至歐洲,而即將赴比利時履新的外交部李大維次長,也將肩負起雙方溝通橋樑的職責,期盼台灣與歐盟的對話機制及互設代表處的願景及早實現。
在回答訪賓所提如何凝聚台灣內部對統獨議題的共識時,總統指出,我國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在兩岸議題上,各團體、政黨及個人有不同的意識型態及思維是常態,但期待兩岸關係改善及正常化,是台灣所有政黨及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的願望,他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世紀談話」中,也呼籲對岸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放棄武力犯台,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不論是邦聯、聯邦、國協或歐盟模式,都必須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維護主權尊嚴及台灣安全與和平的原則下,尋求穩定的兩岸關係。
歐洲議會自由黨團暨社會黨團議員訪問團成員華生(Graham WATSON,英籍)、薩克雷呂歐 (Jannis SAKELLARIOU,德籍)、貝森(Ward BEYSEN,比利時籍)、安迪生(Ole ANDREASEN,丹麥籍)、凡登擘(Bob van den BOS,荷蘭籍)、桑德絲(Marieke SANDERS,荷蘭籍)、曼德斯(Toine MANDERS,荷蘭籍)等一行下午是由外交部次長李大維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