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2月26日
總統接見前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之家屬雷德寧及雷德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前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及前監察委員宋英女士之家屬雷德寧先生及雷德全女士,除對宋英女士的辭世表達哀悼外,並代表政府對曾為台灣民主運動犧牲奉獻的先驅及受難者表達感謝、肯定及尊崇之意。
總統並特別起立致詞,以表達對台灣民主運動先驅及受難者的崇敬之意。總統表示,雷震先生、宋英女士及許多為台灣民主運動犧牲的受難者,不僅在歷史上樹立了不朽的典範,他們為促進台灣民主進步所表現的堅苦卓絕,更令人欽佩、感動。
總統同時就檔案資料的保存及未來努力的方向表示看法。總統指出,我國已於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公布「檔案法」,促使政府決策過程更趨透明化,以進一步保障民眾「知的權利」,對於民主政治發展深具正面與積極意義,依據該法第三條規定,行政院也在八十九年三月一日成立國家檔案局籌備處,統籌相關事宜。
總統進一步表示,類似雷震檔案被銷燬情形,絕不容許重演,因此在去年五月廿日就任以後,即宣布嚴禁情治人員針對特定政黨、特定個人進行情蒐,而所謂的「政治偵防」也必須成為歷史名詞。
總統說,有些私人資料紀錄,包括政黨的資料,是民主化過程的目擊者,而雷震先生的檔案及回憶錄,不僅是當事人的心血、也是家屬的紀念品,更是珍貴的歷史資料。不論是資料流失、檔案戒嚴,都會讓我們的歷史出現一段「失憶症」,不但更增加對歷史的疑問,也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更讓研究歷史的人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不要說歷史的失憶與否,當一個人沒有了記憶,生命將成為空白,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蒐集整理,「不容青史盡成灰」。
總統並以二二八檔案為例指出,在他擔任立委時,聽過民國七十九年成立的「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小組報告」,因為有檔案單位是用「二二八」三個字來判斷,結果檔案只有一張,後來警總又提出兩箱,然而現在經過行政院去年成立的二二八檔案蒐集整理工作計畫,查訪涵蓋四十九個機關,蒐集到檔案數量計約二三七九卷、一萬五千餘件,而行政院就將在今年的二月二十八日,舉行「二二八事件檔案展」,展覽的意義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只有在了解之後,我們才會勇敢面對傷痛,才能展望健康的未來,就像他總是認為要發掘、記錄、反芻,並且繼續前進。
總統認為,檔案是全民的財產,具有史料功能,也可以使行政措施與決策漸臻透明化。尤其台灣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經過了戰爭、戒嚴,許多資料甚至流落在外,這都需要積極的蒐集整理,否則台灣可能在歷史的裁判中缺席。檔案的戒嚴絕對無益於了解台灣的過去,檔案需要的是「管理」,而不是「處理」,也唯有建立良好的檔案管理制度,才能讓更多的私人資料能夠並願意提供為史料,讓歷史有更多元的風貌及看法。
對於雷震家屬希望政府協助尋回雷震先生在獄中所撰寫之回憶錄的請求,總統也以堅定地語氣表示,雷震先生的回憶錄不僅是家屬的資產,更是珍貴的中國近代史料,他將親囑參謀總長湯曜明及國防部長伍世文,盡全力幫助家屬達成心願,還原歷史的真相。
前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家屬雷德寧先生、雷德全女士、宋文明先生(前自由中國編輯)及馬之驌先生(前自由中國經理),上午是由民進黨副秘書長許陽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江春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