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3月07日
副總統接見大陸民運人士魏京生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大陸民運人士魏京生,就雙方所關心的兩岸問題,廣泛地交換意見。
副總統首先表示,做人是永遠的,做官只是一時的,她向來是「說良心話,做良心事」。
副總統說,她所倡導的台灣婦女運動已屆三十年,而她是在一九七八年方涉入政治,所以她推動婦女運動遠比政治運動來得早;去年,台灣同時完成第一次的政黨輪替與兩性共治,意義非凡,在中國歷史上,女性只有武則天曾掌權,但她是宮庭鬥爭上爭來的,台灣能有今日成就,得來不易。
副總統強調,台灣歷經三十八年的戒嚴,後來不用一兵一卒即可解除戒嚴、平反冤獄,雖然在艱困的環境下,仍就能達到此民主成就,她感到非常驕傲。
副總統指出,很多人因好奇到大陸去,心存幻想,但通常是「報喜不報憂」,可能要等到遭遇嚴重問題時,才會重新回到台灣來。
副總統再次提到,她覺得兩岸關係是「遠親近鄰」,也認為這是非常貼切的形容,因為台灣人來自大陸,所以與大陸人民是遠親,而台灣與大陸地理位置接近,所以是近鄰。
副總統也就兩岸三通、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問題,請教魏先生的看法。
魏先生表示,十八年的牢獄生活讓他體驗到,人生的付出也是一種得到。「民主是要付出代價的」,在爭取民主的道路上,他與副總統有許多相似的經歷,而台灣民主發展的奮鬥過程,應該要告訴青年人,讓他們知道這個精神,因為民主之路才剛開始。
魏先生認為,台灣民眾非常關心政治,街道上隨時可見評論政治的人們,政府也為台灣的幸福做了很大的貢獻,而大家對新政府也深具信心。
魏先生說,大陸民眾關心台灣的建設,對大陸而言,台灣的發展是一種鼓勵與榜樣,是民主化的好範例,小三通、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是非常好的,能夠讓大陸人民聽真實的聲音,親眼見識,但要注意,兩岸三通應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要對雙方都有利。
魏先生有感於台灣不分黨派,一窩蜂地到大陸訪問的現象,特別提醒大家,個人吃虧尚可糾正,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國家犯錯,就很難糾正,或者要花很大的代價來糾正,所以他建議陳總統及副總統,給大家一個方向、一些原則,讓大家做事把握分寸,而且不要迴避與大陸的問題,不要做掩耳盜鈴的事。台灣各政黨間不應各自為政,利用與大陸的關係進行政黨鬥爭,而是要「全家人」一致對外,政黨的關係也應該是分工合作的,並應建立各黨派間的協調機制。
魏先生指出,大陸內部由於經濟困境、失業、企業無法翻身等問題,內部顯得不安與分歧,但進一步的發展尚待觀察,他認為,大陸是比過去進步,但利益分配不均,造成貧富差距大;而大陸內部反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聲音也很大,因為大陸經濟發展尚未成熟,應像台灣、日本一樣,採逐步開放方式。
今天下午與魏京生一同晉見副總統的還有趙南、相林、韋本及歐洲議會議員Oliver Dupuis等人。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