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12月26日
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 盼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 提升臺灣整體防衛能力、鞏固全球民主韌性、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下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時表示,委員會的目標是透過「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等五大主軸,全面提升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並提到,今日上午,總統府內已進行第一次由中央各部會聯合地方、並有民間觀察員在內的跨領域桌上推演,展現出中央地方團結合作,共同提升社會韌性。

總統也宣布,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將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與國際演習代號接軌,並加強非軍事部門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總統強調,唯有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才能提升臺灣整體防衛能力,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以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為:

今天,我們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並且落實上一次的會議結論,進行了桌上推演,驗證政府各單位面對極端情境的應對準備。

回顧這一年來,國內外情勢瞬息萬變,全球威權國家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整個第一島鏈的和平穩定也正受到威權國家的集體挑戰。

面對無論是天災還是威權擴張野心的威脅,我們相信,只要政府和全體社會有準備,就能應對;有決心,就不用擔心;有信心,人民才能放心。這就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所要達成的目標。當然,這些準備都不簡單,臺灣社會必須與時間賽跑,來共同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威脅,也能嚇阻敵人侵犯的各種能力。

也因此,這個委員會的目標是透過五大主軸來訂定行動方案,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並藉此驗證中央與地方政府、因應災害時的量能,全面提升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四大韌性。

在今天上午,我們進行了總統府內第一次由中央各部會聯合地方、並有民間觀察員在內的跨領域桌上推演;參演的所有中央部會都由次長帶隊,臺南市除了由葉澤山副市長率隊、黃偉哲市長也前來參與,展現出中央地方團結合作,共同提升社會韌性。

這次的推演是基於臺灣成熟的災害防救體系,延伸到綜合性威脅的因應。我們採用「有想定、無腳本」方式,參演單位不事先準備講稿,而是臨機應變、面對問題來提出對策,也更加貼近危機真實發生時的狀況。

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持續威脅區域的穩定與秩序,在第一個情境中,我們假想發生「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在第二個情境中,我們假想發生「瀕臨衝突狀態」。在這些推演中,維持國人的日常生活、確保社會的正常運作,是首要的核心目標。

我要感謝三位副召集人擔任統裁官,內政部劉世芳部長與行政院季連成政委擔任副統裁官,總統府張惇涵副秘書長、國安會 林飛帆副秘書長擔任主推官。我也要感謝所有的顧問、委員和中央地方各單位的同仁,一起完成桌上推演,驗證了五大主軸的多個項目。

在過去多次演習之後,許多部會都有提高對於危機應處的能力,我要給予肯定。但我也要強調,我們必須找出現有機制的不足,並且予以補強。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單位,都不能報喜不報憂、更要仔細確認數字與實際資源的準確程度。因為在推演中發現不足、待改善之處,都是一件好事;這代表著我們有發揮驗證的功效,仍有許多可以進步、加強的空間。

我也要和各位報告,這幾年來,隨著全球疫情和俄烏戰爭的爆發,世界各國都在提升防衛韌性,包括北約或歐盟都制定了全社會韌性強化的指引。這顯示臺灣並非特例,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全球性的課題,而臺灣持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這個月,我訪問了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國和帛琉共和國,並過境美國夏威夷和關島。各個國家的友人除了表達對臺灣的堅定支持,更是多次重申對臺海和平穩定的期待。

我們要持續以行動回應國際社會的支持,讓臺灣有能力捍衛自身安全。身為總統,我也要特別藉這個機會,向國際社會強調,臺灣有決心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會加速腳步打造更具韌性的臺灣。

因此,我要在此宣布,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也將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一方面與國際上的演習代號能夠接軌,讓國際更了解臺灣的努力。

另一方面,「2025城鎮韌性演習」,將完全以不依賴國軍支援的方式、參考國際最新的經驗來設計,跟漢光演習能夠有所區隔,而又能相互支援呼應。也就是說,全社會防衛韌性要特別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

我要再次強調,當我們打造一個更強韌的臺灣,國際上理念相近的夥伴會更願意協助臺灣,共同因應各項挑戰。

我知道,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要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相當龐大的任務,政府部門對於這些工作,必須用更開放的態度,引進民間人力資源。因為,唯有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才能共同因應極端情境下的挑戰,也才能提升臺灣整體防衛能力,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以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稍後,將先由內政部劉部長報告「第一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國安會林副秘書長會接續說明上午舉行的「桌上推演成果報告」。

接下來,讓我們暢所欲言,針對桌上推演的各個項目進行檢驗與驗證,共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讓臺灣更安全、區域更穩定,謝謝大家。

隨後,總統於聽取「第一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以及「桌上推演成果報告」後,就報告事項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

今日與會者包括三位副召集人: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一位顧問: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政府機關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經濟部長郭智輝、交通部長陳世凱、農業部長陳駿季、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民間團體代表:中華民國全民國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廖英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社團法人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暨理事長吳怡農、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台灣民主實驗室顧問曾柏瑜、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蕭雅文、社團法人黑熊民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劉文、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學者專家代表: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晳、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兼創新國際學院院長杜文苓、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蕭旭君、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社團法人台灣駭客協會理事戴辰宇;產業代表: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以及執行秘書暨內政部長劉世芳、執行秘書暨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副執行秘書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16日
總統端節勗勉南部地區部隊 感謝國軍戮力戰訓本務 讓國人安居樂業
端午節將屆,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上午前往高雄勗勉「陸軍工兵訓練中心」及「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視導部隊操演機動阻絕器材架設及聽取相關任務簡報。午間,並與官兵代表會餐及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總統感謝國軍戮力戰訓本務,不斷精進專業和戰力,是整體國防戰略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讓國人安居樂業。並肯定「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擔負海域偵蒐巡邏的重要任務,掌握周邊海域的水下動態,讓潛在威脅無所遁形。   總統在「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勗勉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高雄,跟各位國軍弟兄姊妹見面。稍早,我到金陵營區,現在來到海鷹營區,無論是「陸軍工兵訓練中心」或是「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都是國軍戰力的基石,更是整體國防戰略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要代表全體國人,感謝大家戮力戰訓本務,不斷精進專業和戰力。因為各位的努力與付出,才能夠讓國軍部隊持續茁壯、讓國人安居樂業,謝謝大家。 「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擔負起海域偵蒐巡邏的重要任務,並配合水上及空中部隊,形成海空一體的防禦網。你們就像國軍的「千里眼」,在各位的嚴密監控下,才能夠掌握周邊海域的水下動態,讓潛在威脅無所遁形。 大家在平日的灰色地帶應處、漢光演習、「聯合計畫作戰演練」、「敦睦遠航支隊」等各項演訓任務中,都展現出海軍航空部隊的專業職能,也讓國人看到我們海軍官兵捍衛家園的決心。 我也期許各位,傳承忠義軍風、錨鍊精神,成為一支海上反潛作戰堅實戰力的勁旅。 再過不久就是端午節,我在這裡先祝福大家佳節快樂。我也知道許多弟兄姊妹沒有放假,請大家記得打電話問候家人。再次感謝大家在崗位上的辛勞,讓我們攜手努力,守護國家安全,謝謝大家。   包括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副秘書長劉得金、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唐華、陸軍副司令李天龍、作戰區指揮官廖建興、工兵訓練中心指揮官葉昀輝、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吳立平、反潛航空指揮部代理指揮官蔡明達等亦出席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30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落實保衛國防安全核心價值 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5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晉任將官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並期盼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恭喜今天晉任的將官。每一次的晉升都是各位長年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同時代表了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向各位和眷屬表達誠摯的祝賀,也期待大家以更高的標準,為國軍、為國家貢獻心力。 首先,我要恭喜陳俊源、孫立方兩位晉任中將。出身砲兵的陳俊源將軍,在任職43砲指部及砲訓中心指揮官期間,督導執行各項教學及備戰工作,不僅精進了砲兵的火力運用,更為我們的國防戰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孫立方將軍曾接受美國國防資訊學校公共事務軍官訓練,更於2024年獲選入該校名人堂,成為唯一入選的臺灣軍官,大家同感光榮。在擔任國防部發言人期間,針對國防政策都能精準研提輿情溝通與應處建議,展現高度專業素養和沉穩氣度,提升了國軍的整體形象。 我也要恭喜黃盈福、陳逸鴻、雷詠淇、楊永寶、江國顯、吳建冠、覃仁勇、林昇和、王石朋、李昌富、梁沅勝等11位晉任少將。 各位不論是在戰備演訓、衛勤醫療或是國防政務、指管通情、 遠洋巡護等領域,都全力以赴,讓我們的國防力量更強大。我要感謝在場每一位將軍在崗位上的努力和付出。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快速,臺灣更面臨了威權主義擴張所帶來的威脅,除了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中共也不斷利用各種滲透行為,意圖竊取我們的國防機密,破壞國家安全。 今年3月,我針對臺灣面對的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與此同時,官兵警覺的提升也是關鍵。我希望各位將軍都能夠在各單位、部隊,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 同時,我們要努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政府除了持續進行國防改革、添購新式武器及裝備,我也期待各位將軍拋棄慣性思維,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最後,我要感謝現場的眷屬,因為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才能夠讓各位晉任將官全心投入國防事務。我要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最由衷的感謝。 再次恭喜各位,讓我們一起捍衛國家安全,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忠龍、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及空軍司令鄭榮豐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2日
副總統肯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深耕貢獻 盼攜手應對各項新興挑戰 共同守護臺灣
蕭美琴副總統今(22)日下午出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70屆總會通常議會」,肯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深耕160年,是臺灣社會改革與進步的重要推手。並表示,面對各項新興挑戰,臺灣要強化社會整體韌性,並與其他國家交流經驗,共同應對各種挑戰。期待大家持續站在一起,共同守護臺灣,也讓臺灣更加成長、繁榮與進步。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年一度的總會通常議會,今年也是基督長老教會在臺宣教160周年的特別時刻。今天活動非常熱鬧,有全國各地超過600多位的教會代表,還有來自世界十多個國家的長老教會貴賓,共同關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現況及未來。 副總統說,他很榮幸身處於長老教會的大家庭中,並在這個溫暖大家庭的慈愛中成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深耕160年,長期引領臺灣走在社會的最前面,是社會改革與進步的重要推手,也是臺灣走向民主自由最關鍵的力量。 副總統指出,當前國際社會面臨地緣政治、社會、經濟、安全及環境等各種快速變化,不論是遭逢極端氣候所引發的天災,或是人為因素的災難,都需要長老教會為這塊土地代禱,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讓臺灣人民在每個艱難時刻,都能彼此扶持、共同度過。 副總統談到,日前馬偕紀念醫院資訊系統遭受網路攻擊,如今網路防衛已更加堅固完善,顯示每次挑戰都是讓自己更茁壯的機會。不僅臺灣的醫療院所,還有政府及公民營企業,全世界也都面臨類似的挑戰。例如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海底纜線近期頻遭破壞,影響周邊各國整體通訊韌性;前幾年,美國「殖民管線」(Colonial Pipeline)公司遭到駭客攻擊,導致美國東岸的油品供應幾乎全面癱瘓,嚴重影響民眾生活。這些都顯示出全球正面臨各種新興挑戰與威脅,更需要以各種方式強化臺灣社會的韌性,以面臨全球性的挑戰。 副總統指出,臺灣位處東亞地震帶,也時常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種種風險。透過這些歷史經驗與困難時刻,我們學會如何讓社會更具韌性,甚至以此來關懷並幫助世界,只要其他國家遇到災難,臺灣人民就會發揮力量,共同參與協助工作。 副總統表示,臺灣需要與世界同步建構韌性,因此,賴總統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希望從民力訓練、物資整備、能源及基礎設施、醫療避難、資通網路等五大主軸,強化臺灣社會整體韌性,並同時與其他國家交流經驗,共同應對各種挑戰。 副總統感謝長老教會在社會民力養成過程中,長期扮演關鍵角色。並提到,今年2月,臺中發生氣爆意外,2位在現場的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立即投入急救工作,在生死存亡之際展現急難救助的精神。這種互助互救的能力,就是政府全面推廣防災士培訓的原因,讓每位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發揮更大的功能,讓人民安心、國家正常運作,並與世界接軌。 副總統表示,長老教會長期深耕臺灣,不忍臺灣這片土地及任何一位人民受到傷害或面對災難。政府建構更大韌性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大家面臨挑戰時可能遭遇的風險。期待持續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弟兄姐妹們站在一起,不論面對天災地變或各種新興挑戰,大家共同守護這塊心中最熱愛的美麗寶島-臺灣。 副總統指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標誌是焚而不燬的荊棘,這是上帝為了鞏固及強化摩西的信念,向其展現出的神蹟。荊棘在火中焚燒,卻沒有燒燬,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依然堅持聳立。如同臺灣身處世界級的挑戰,依然團結向前。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60年來陪伴並帶領臺灣,歷經各種困難與境遇,以堅定的信心陪伴大家勇敢向前。這焚而不燬、犧牲奉獻的精神,將持續照亮臺灣民主之路,引領我們走向更好、更強的未來。並祝福今天活動圓滿,長老教會的腳步能越走越堅定、深入臺灣社會,也代表臺灣更加成長、繁榮與進步。 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Fuyan Suda 張培理 、副議長潘恩盛、總幹事陳信良、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馬偕紀念醫院院長張文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3日
總統視導慰問臺南榮家 盼世代傳承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
賴清德總統昨(12)日下午視導暨慰問臺南榮譽國民之家時指出,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盼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臺南榮家及榮民服務處簡介,隨後致詞時表示,臺南榮家是他在臺南市長任內規劃,後續由黃偉哲市長與市府團隊,以及歷任輔導會主委及同仁共同努力,從新建到完成搬遷歷經多年,在去年正式啟用,且鄰近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是落實「醫養合一」的榮民之家,提升榮民就醫和生活便利性。 總統指出,榮民過去在軍中一生戎馬,現在年紀大了,來到榮民之家,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過去榮民報效國家,現在國家照顧榮民,這是應該的事情。他期許輔導會同仁都能做好對榮民的服務,將他們視同自己的親人般照顧。 總統說,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特別是榮民精神要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榮民精神:第一,愛國。過去榮民在臺灣不分族群,一起擋下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他擔任總統後,於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紀念活動時看到來自全臺灣的遺眷深受感動,也從他們的故事了解榮民愛國、保衛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而不分族群、團結合作才能守護臺灣。 總統提到,第二,反共。我們尊敬榮民,除了感念他們保家衛國的犧牲,更感念他們反共的精神。我們要阻止共產黨併吞臺灣,團結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這就是榮民精神。 總統接著說,第三,服務。十大建設中有許多工程是榮民的貢獻,他們忠於國家,服從領導,參與國家建設,我們要延續這種服務精神,感念榮民對國家的貢獻,除了提供實質照顧,把他們當作家人,更要延續榮民精神,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最後,總統期許輔導會及相關單位都能好好照顧榮民,傳承榮民團結、愛國、反共精神,共同服務社會、建設國家。 隨後,總統視察「門診區」、「復健中心」及「療癒花園」的設置與使用現況,並與榮民長輩親切寒暄話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情形。 包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林俊憲、王定宇及臺南榮家主任王風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6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軍事實力守護臺灣民主自由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4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並強調,政府會給予國軍最大支持,除了從下個月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向各位晉任將官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今天的晉升除了代表各位在過去的表現受到肯定,也是對各位未來的軍旅生涯有更多的期許。 我要恭喜董帥谷、湯成、張景泰、李宗泰、黃超興、周文祥等6位晉任少將。各位在人才培育、戰備演訓、文宣心戰、後備動員以及網電作戰等各項領域,都戮力以赴,達到提升國防能量的目標。 我希望各位能夠了解,面對威權勢力的集結與合流,以及中共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我們必須要用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我希望,各位在晉任後,能夠以「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為目標,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並且透過年度各項演訓,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像是上個禮拜完成的「立即備戰操演」,就是採取狀況誘導的方式,希望讓各級部隊對於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的整備都能夠更加熟悉,貫徹實戰化訓練,持續強化國軍的戰力。 政府也會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除了從下個月將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我們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讓國家的人才能夠更加聚集,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今天我也非常高興能夠和各位寶眷共同見證晉任的榮耀。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是國軍最堅強的力量、也是最溫暖的後盾,我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十二萬分的謝意。 再次恭喜各位,我會和大家團結努力,一起守護我們所珍惜的民主、和平與繁榮,謝謝大家。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0日
總統接受「NTV日本電視台」及「讀賣電視台」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NTV日本電視台」《NEWS ZERO》節目主持人櫻井翔先生及「讀賣電視台」上海支局長渡辺容代專訪,總統針對就職周年感想、兩岸關係、中國軍事威脅、臺美關係、臺日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昨(19)日晚間播出。 總統在專訪中表示,中國企圖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如果臺灣被侵略,全球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會強化國防力量,靠備戰來避戰,達成追求和平的目標。並提到,臺灣發展無人機是基於國家安全與產業需要,並期盼臺日共同合作。總統也重申,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希望能尋求美國、日本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您即將迎來就任總統滿一年的時間,請問此刻的心情如何? 總統:我年輕的時候,立志行醫救人;棄醫從政的時候,立志改變臺灣。去年520宣誓就職總統,我立志壯大國家,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一年,這過程雖然擔子很重,但我深感榮幸,也滿懷感激國人給我這個機會報效國家,未來雖然一定會再次充滿挑戰,但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團結國人,持續壯大國家,這就是我現在的心情。 問:第二次大戰結束即將屆滿80周年,在這期間,時常會聽到臺灣跟大陸,兩岸即將發生衝突的聲音,總統認為兩岸有可能會發生衝突嗎? 總統:國際社會非常清楚,中國企圖取代美國,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併吞臺灣只不過是第一步。因此當中國的軍力越來越強盛的時候,自然而然國際社會就會有人擔心兩岸會不會爆發衝突。國際社會一定要全力避免臺海發生衝突,因為代價太大,除了會對臺灣跟中國產生直接的災難,對全球的經濟影響更是重大,預估大概光是戰爭就會產生10兆美元的損失,約占全球GDP 10%。 另外,全球航運有五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與周邊的海域,所以如果臺海發生衝突,包括日本、韓國都會受到重大的影響,因為日本與韓國對外運輸有四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從外國運回來的各種能源、礦物等有三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如果臺灣被侵略的話,全球的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海峽一定要避免發生衝突。 臺灣海峽的衝突是可以避免的,我非常感謝日本石破茂首相,還有包括安倍晉三前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前首相,以及美國川普總統、拜登前總統,還有G7領袖持續在國際場合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全球民主陣營大家共同合作,把力量堆疊到足夠讓中國的目標達不到,或是讓中國要侵略臺灣的代價太大,它沒有辦法承受,臺海的衝突自然而然就可能避免。 問:誠如剛剛總統所言,如果要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對其他國家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避免戰爭?臺灣準備採取何種因應措施防止戰爭的發生? 總統:剛剛櫻井翔先生有提到,二次大戰已經快要80周年,我們可以從二次大戰當中得到教訓。第一個教訓是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從二次大戰整個慘烈的狀況,人類應該要記取教訓,一定要追求和平,不能夠輕易地啟動戰爭,否則對人類是一個非常大的災難,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決心守護和平。第二個教訓是我們不能對威權主義者採取姑息主義,因為如果給他們甜頭,威權主義者就會得寸進尺,持續坐大,到最後不僅僅沒有辦法得到和平,反而會導致戰爭。第三項教訓是二次大戰之所以會結束,是因為後來團結起來,二戰才會結束。 臺灣、日本還有印太地區都直接遭受到中國的威脅,我們希望能夠團結合作。臺灣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就是我們會強化國防力量,第二、我們會強化經濟韌性,第三、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的力量,第四、只要中國對臺灣能以對等尊嚴的態度,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追求和平共榮,以以上四個方向達到避免戰爭,達到和平。也就是說,臺灣希望藉由實力來達到和平,靠備戰來避戰,不讓戰爭發生,追求和平的目標。 問:關於無人機的部分,大家都知道臺灣最近積極在研發、開發、引進無人機,請問總統為什麼這個時候必需積極研發及引進新的無人機? 總統: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國家安全的需要,第二是產業發展的需要。因為臺灣、日本及菲律賓同樣在第一島鏈上,我們是民主國家,沒有辦法像中國這樣的極權國家,國防預算可以毫無限制;在這種狀況之下,臺灣、日本及菲律賓等島國,應該要善用本身的科技,發展不對稱和無人載具的國防方式。 特別是從俄烏戰爭當中,我們看到烏克蘭成功善用無人載具保護烏克蘭,阻止俄羅斯毫無限制的入侵。 換句話說,俄烏戰爭已經證明無人機的重要性。所以,發展無人機的第一個目的是基於國家安全需要;第二,是全球已經進入智慧化時代,不管是生成式、代理式或實質式,人工智慧一定會越來越發展,未來汽車及船舶也會發展出無人車、無人艇,也會有無人工廠,甚至無人機未來也可以協助郵政運送,或者Uber、Uber Eats、Foodpanda、農業灌溉、噴灑農藥等也都可以使用無人機。 因此,在未來全面智慧化時代,發展無人載具是必然的,臺灣也是基於產業需要,積極布局無人機及無人載具的發展,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達臺灣希望與日本在無人載具產業上共同合作,就像半導體產業一樣,日本有原料、設備、科技,臺灣有晶圓製造,兩國可以合作;日本是科技大國、臺灣科技實力也不錯,如果臺日能共同合作,不僅可以捍衛臺海和平穩定及印太安全,也對臺日兩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很有幫助。 問:總統剛剛介紹的無人機大概都包括俄烏戰爭的例子,臺灣跟中國隔了一個臺灣海峽,我們的無人機是要具備有跨海能力的無人機嗎? 總統:臺灣沒有要反攻大陸、沒有要侵略任何一個國家,臺灣的無人機是想保護自己的國家與國土。 問:美國拜登前總統曾明白表示如果臺海有事,美國會防衛臺灣,但是川普總統到現在都沒有明確表示會協防臺灣,總統您認為一旦臺灣有事,美國會協防臺灣嗎?或是臺灣現在有向美國進行說服工作嗎? 總統:拜登前總統及川普總統回答記者的問題,雖然回答內容不一樣,不過拜登政府及川普政府與臺灣的合作是持續加強,並沒有改變。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比歐巴馬前總統任期時,與臺灣的合作更廣也更深;拜登前總統上任之後,與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相比,與臺灣的合作也更多;現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與臺灣的合作也比拜登前總統更多。臺美合作持續不斷地增強,並沒有因為川普總統與拜登前總統回答記者的話不同,而有任何改變。此外,川普總統政府公開表達,未來美國將把重心從歐洲移到印太,美國國防部長甚至公開表明,美國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阻止中國侵略臺灣,維持印太穩定,也能維持世界和平。 臺灣有一句俗話「自助人助」。在臺灣面對中國的威脅要求友盟國家協助臺灣之前,臺灣一定要先做好守護國家的決心及準備,這是臺灣的原則,我們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先做好守護國家的各項準備。 問:想請教總統有關臺日關係的問題。總統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時,呼籲給予日本許多協助與關懷。特別是您當年有到仙台去慰問;之後青森與熊本的地震,您也都有表示慰問與關懷。對於未來臺日的交流及發展,總統有什麼樣期待? 總統:我來自臺南,我的選區在臺南。臺南跟日本的淵源非常深厚,臺灣當然也跟日本的淵源很深厚。但是臺南是臺灣22個城市裡,與日本關係最深厚的一個城市。我非常希望,兩位以及你們的團隊有機會能來臺南旅遊。我會介紹臺南的風景,包括日治時期在臺南的建設、臺南的美食以及臺南社會獨有的,還可以看到昭和時代的生活文化。 位在臺南的烏山頭水庫是由來自日本金澤市的八田與一先生自東京帝大畢業後來到臺南,率領團隊所完成的,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現在仍然在使用。這個水庫,再加上總共1萬6千公里長的嘉南大圳,把15萬公頃的嘉南平原變成臺灣的米倉。臺灣才有可能從農業發展累積的力量,進到工商業,一直到今天的科技業。這座水庫仍然供應臺南市科學園區使用。除了臺南市民使用、農業使用、工業使用,連新市科學園區的科技業,以及台積電也在使用。 因此,臺南市民不僅很感謝八田與一,對日本人也非常親善。另外,臺南在2016年2月6日發生大地震,造成重大的傷亡,那是50年來最大的地震。當時我是臺南市長,非常感謝當時的安倍前首相派了5個日本官員,在地震的隔天就來到臺南的地震現場,非常體貼的詢問我們,需要日本政府怎麼樣的協助。他願意依據我們的要求提供協助來幫忙。我當時很感動,日本安倍前首相可以這麼體貼、做到這種程度,而不是公務性質的送東西過來而已,不管你需不需要。反而是來問你需要什麼,他再來提供什麼協助,讓我很感動。所以2011年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或者是之後的熊本地震,我率領的臺南市民,自然而然、義不容辭的去表達關懷。 更早,1999年,臺灣中部大地震,日本也是第一個派救援隊到臺灣現場救援的國家;2018年2月6日花蓮發生大地震,安倍前首相還寫毛筆字、拍影片,「臺灣加油」,來鼓勵臺灣人民,全臺灣都很感動。 這麼多年來,臺灣跟日本,因為地震互相幫助,我們的感情已經像家人一般,不僅僅是鄰居,這個是很可貴的。未來,我希望臺灣跟日本能夠像兄弟,臺灣人民跟日本人民能夠像家人一樣,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臺灣有事,大家互相關懷、互相幫助,來面對各種挑戰跟困難,也能夠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問:剛才總統的談話中有提到,「臺灣有事、日本有事」。萬一,當中國武力侵犯臺灣的時候,總統期盼美軍跟日本的自衛隊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總統:我剛剛有提到,中國併吞臺灣只是第一步。它最終的目的是要改變國際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因此,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我非常希望能夠尋求美國、日本,還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預防比治療重要。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