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3月07日
副總統參加兩性平權教育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參加由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主辦、二十個相關婦女團體協辦,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的「兩性平權教育研討會」,並應邀致詞。
這項研討會的主題為「婦運三十年、女人跨世紀」,副總統並以她本身從事婦女運動的經驗,向與會者娓娓說明,並提出婦女運動未來的展望。
副總統表示,在國際婦女節前夕舉辦這項活動,無人能比她有更深刻的感受,她說,自民國六十年十月八日她在聯合報發表一篇批判傳統文章、並於次年三月八日倡導新女性主義運動後,開始了她從事婦女運動的生涯,三十年來,經由婦女運動所付出的代價與犧牲,才換得今日的成果,同時也顯示了三十年前台灣社會的封建和閉塞。
副總統並細數她從事婦女運動所經歷的故事,她指出,在倡導新女性主義運動的早期,她的著作被視為異端學說而被查禁、行動被跟監、電話被竊聽、經營「拓荒者之家」被情治人員潛伏、創設「保護妳」專線被滲透阻止等,雖然面對很多困難,但仍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意志走下去。
她進一步表示,在新女性主義運動中期,她預測中美即將斷交,本於對台灣的使命感毅然放棄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的機會,返國走入政治參與選舉,以喚醒婦女同胞的覺醒,不過以後卻遭逢更坎坷的命運。她感慨地說,美麗島事件發生,她以二十分鐘的演講,換得十二年的徒刑,不過由於其他婦運人士的奮鬥,才不致因她的入獄而使女性運動形成斷層,也才會有隨著政治開放民主化,更多婦女團體出現。
副總統指出,回顧過去以男性為主的歷史中,人類犯了很多錯誤,尤其是戰爭、環境污染、貪瀆、剝削、欺壓等,女性有責任積極參與來改造人間、改寫歷史,發揮女性慈悲,阻止殘忍、愚蠢的戰爭。
副總統認為,過去女性太過謙虛和認命,事實證明,女性有其韌性、魅力和生命力,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先做人才做男人或女人,天地無限寬廣,兩性都有發揮的空間,彼此應相知、相惜,”Say yes to everybody”,希望在新世紀中,兩性不但平等,而且能達共治、共和的境地。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女性能擔任副總統,對我國婦女是一大鼓舞,也使婦女運動往前邁一大步,她唯有更努力來報答國人。因此,自她就任以來,無時無刻不以實現兩性共和為念,並希望將國家有限的資源,做合理、有效的分配,讓人民從子宮到墳墓,生老病死都能受到很好的照顧;另外,她在去年訪問中美洲友邦時,大力提倡以人權、民主、和平、愛心、高科技為主的柔性外交,發動國內善心人士認養中美洲友邦的貧孤兒童,並發起「送愛到印度」活動,在短短的三週內,募集到龐大的捐款和物資,這些物資和捐款已送往印度震災災區。由上述例子可以充分感受到愛的念力所形成的磁場,讓人間更溫馨,也讓我們對人生更有信心。
副總統說,婦女運動是純然民間自主性的運動,發展至今已相當多元化,令人感到欣慰,未來各婦女團體有必要加以統合,成立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向政府爭取更多的權益。
副總統也期勉婦女同胞走出家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要關心,同時也要趕上世界潮流,擁抱電子科技,不要在e世代中成為落伍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