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11月01日
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幕 總統邀請國人用具體行動支持臺灣觀光 讓觀光產業共榮發展
總統出席「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幕典禮」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出席「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幕典禮」,肯定「ITF台北國際旅展」成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旅展,也是民眾信賴的旅展品牌。並指出,推廣觀光需要公部門和民間一起努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將保持密切溝通和合作,提升「深度旅遊」、「特色旅遊」的品質和行銷,讓國人與國際旅客更熱愛國旅,讓臺灣觀光產業共榮發展。總統也邀請所有國人一起來逛旅展,用具體行動支持臺灣觀光產業。

總統致詞時表示,這幾天颱風來襲,今天仍然有部分區域停班停課,「ITF台北國際旅展」能夠順利開展,著實不容易。他要感謝所有第一線協助防救災人員,中央將持續和地方密切合作,進行各項災後復原工作,協助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總統提到,這是他第一次以總統身分前來參與「ITF台北國際旅展」。看到各國大使、代表及所有辛苦籌備的參展代表齊聚一堂,非常感動,也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參與。稍早觀賞了吐瓦魯國際學生精彩的表演,他也鼓勵國人多多到邦交國看看,促進彼此更深厚的感情。

總統指出,台北國際旅展已經邁入第38年,是全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更是國人想要國旅或出國旅行時,必逛的重要展覽。今年展覽匯集110多個國家和城市、1500個攤位,包括10個邦交國的參與,巴拉圭、瓜地馬拉、日本、韓國、泰國等各國中央、地方政府與觀光首長都專程來臺。相較於去年,整體觀光規模成長15%,可見國人對於旅遊的熱愛,以及臺灣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深,觀光旅遊勢必會持續成長,「我們繼續加油」。

總統感謝台灣觀光協會葉菊蘭榮譽會長努力打下基礎,也感謝觀光產業朋友們歷經疫情不斷創新,以及簡余晏會長接棒打拚,讓「ITF台北國際旅展」成為亞洲具指標性的旅展,是業界交流重要平台,也是民眾信賴的旅展品牌。

總統表示,政府以「觀光立國」為施政願景,推動觀光產業,也要讓臺灣觀光符合國際永續發展潮流。今年旅展主題採用「永續」及「數位」雙軸進行,包括看板、耗材大多使用環保材質。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加劇,重視綠色旅遊的遊客數量也提升,我們勢必要以更加節能減碳、愛護環境、互助共好的方式,繼續推動觀光產業,在國際上形塑臺灣品牌形象。

總統接著說,今年5月交通部觀光署推出新一代臺灣觀光品牌「TAIWAN-Waves of Wonder」,已經在國際各大城市露出。剛拍攝完成的新品牌宣傳影片也開始在國際媒體播放,希望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臺觀光。就在這星期,交通部觀光署也攜手22個縣市推出「台灣觀光100亮點」活動,要把臺灣的美結合行銷活動,推薦給國內外旅客。我們推動Outbound、也要推動Inbound旅遊產業,觀光產業才能蓬勃發展。

總統提到,在這次旅展,文化部推出影視電影作品,結合觀光熱門景點。農業部的農遊帶大家體會農村之美,客庄、原民遊程和鐵道旅遊都引人入勝。我們也能推動棒球觀光,像是他在臺南市長任內推動「U12世界盃少棒賽」,或是這個月就要開打的「世界12強棒球賽」,B組預賽就在臺灣,選手們都能體驗臺灣觀光。還有像單車、馬拉松等運動觀光也都越來越熱門。這些活動都可以吸引不同族群來臺灣從事活動並且進行觀光旅遊。

總統表示,觀光是國家軟實力,也是堅實外交力量。推廣觀光,政府不能單打獨鬥,公部門和民間一定要一起努力,跨領域、跨區域合作非常重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要保持密切溝通和合作,一起提升「深度旅遊」、「特色旅遊」的品質和行銷,讓國人與國際旅客更加熱愛國旅,讓觀光產業共榮發展。

最後,總統邀請所有國人朋友一起來逛逛旅展,用具體行動支持臺灣觀光產業。他也期待在「ITF台北國際旅展」帶動下,讓觀光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ITF開幕啟動儀式,並參觀「客家委員會」、「鐵道旅遊區」、各邦交國攤位、「交通部觀光署」、「日本館」、「韓國館」等展區。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交通部次長伍勝園、觀光署長周永暉、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會長簡余晏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10日
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用 副總統盼善用海洋資源 讓臺灣人民更有自信 以在地文化為傲
蕭美琴副總統今(10)日上午出席「TAIWAN Hi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用典禮」時表示,新園海洋航運園區以全方位角度來規劃、設計,相信能吸引更多遊客,帶動在地觀光產業,也讓屏東縣民擁有更高的光榮感和在地認同感。她也期盼善用島嶼及海洋賦予的豐富資源和連結,讓臺灣人民以在地文化為傲,更有自信的面對世界。 副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黃國維處長簡報園區簡介。隨後致詞表示,今天很高興再次來到屏東,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每次來都能看到新的感動、亮點及吸引人的地方。也非常高興來此見證新園海洋航運園區的啟用儀式。 副總統指出,過去,屏東的對外觀光亮點是國境之南—恆春。現在,在地方與中央共同努力下,創造許多具吸引力又方便抵達的新景點,讓遊客分流。包括現地的鹽埔漁港也改頭換面,增加更多功能,新的航運園區建築不僅兼具美感,還搭配接駁運輸及人流分散等面向的配套措施,能吸引更多遊客,以全方位角度來規劃、設計地方的整體發展。 副總統提到,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常自豪地向她介紹屏東的建設,這些地方建設是起源於潘秘書長在擔任屏東縣長時的願景與魄力,以及屏東縣周春米縣長在立法委員任內,積極整合地方與中央各部會的預算與資源。現在,周縣長以細膩、用心且兼具美感的執行力,逐步完成當年的願景,讓屏東縣民擁有更高的光榮感和在地認同感,也讓遊客一直能發現新感動,從而帶動在地觀光產業。 副總統表示,屏東縣位於臺灣最南端,幅員遼闊、依山傍海,擁有豐富的農、漁產業及觀光資源。政府一直希望能有效結合這些豐富的資源,推動地方經濟,相信「Taiwan Hi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可以串連新園、東港及小琉球,形成屏東觀光新三角,吸引更多國內外的旅客到訪屏東。 副總統說,「Taiwan Hi」除了稍早交通部李孟諺部長提到的3個涵義,她認為還有海洋公路(marine highway)的意義。身為海洋國家的子民,我們要更有自信的面對海洋,善用島嶼及海洋賦予的豐富資源和連結。我們與海洋的關係,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政策和地方建設產生連結,讓臺灣人民能更有自信的面對世界,也讓身處國境之南的每位縣民能以在地文化為傲。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屏東縣政府團隊的努力、地方民代的支持及中央資源的挹注,讓大家看到臺灣南方的美麗新亮點。大家共同努力,一定會有進步和成果,期待下次來到屏東時,能再次看見新的驚喜。並祝福今天活動圓滿成功,新園海洋航運園區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並參觀鹽琉線船運服務中心。 包括交通部長李孟諺、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屏東縣長周春米、立法委員徐富癸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10日
總統出席台灣美食展開幕典禮 盼發展各縣市跨域美食景點 打開臺灣國際能見度 讓觀光產業更上層樓
賴清德總統今(2)日上午出席「2024年台灣美食展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會以「觀光立國」推動觀光產業,期盼透過各縣市的在地美食及觀光亮點打開國際能見度,各縣市也能合作發展跨區域的美食景點,讓臺灣觀光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參加「2024年台灣美食展」活動。感謝台灣觀光協會葉菊蘭榮譽會長,過去7、8年與業界合作,共同推動臺灣觀光產業,成效卓著,也感謝新任簡余晏會長願意承擔重責。尤其國人對觀光產業發展寄予厚望,但臺灣有時會受到一些國際局勢影響,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心力,期待簡會長在葉榮譽會長及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礎上,讓臺灣觀光產業越來越好。 總統也特別感謝臺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及屏東縣長周春米,特地抽空前來共襄盛舉,並向國人宣傳這些縣市的美食特色。 總統表示,臺灣美食得天獨厚,也受到國際社會肯認。除了各縣市的在地料理,廣東菜、上海菜、福州菜等道地美食也比比皆是;另外像日本、韓國、泰國、印度、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際料理,在臺灣也都吃得到。我國食材經由農民辛苦耕作、不斷改良,有非常好的品質;臺灣冠軍級的廚師也越來越多,將美食當成一生志業,不斷精進自身烹調技術,讓臺灣人民想吃什麼、就有什麼,非常幸福。 談及國際美食與在地美食不同之處,總統認為,在地美食多了一分文化的滋味。在520就職國宴,他宴請國內外貴賓享用來自臺灣22個縣市的食材及料理,希望能以臺灣美食展現在地文化。另外,現在正在舉行的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也透過在地美食講述臺灣特有的文化與故事。 總統表示,政府會以「觀光立國」推動觀光產業。我們要打開臺灣的國際能見度,除了提供國際觀光旅客的來臺優惠,也希望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在國際知名媒體上宣傳臺灣。他認為,臺灣風景十分漂亮,也有許多內涵可以做為國際行銷影片的素材,我們必須凸顯每個縣市的美食及觀光亮點,以吸引國際旅客來訪。 總統提到,最近他看到日本知名電視節目中,特別介紹臺灣人最愛的大腸包小腸,日本人也很喜歡。他感謝該節目行銷臺灣美食,也強調,除了凸顯各地美食的特色,各縣市也應該要跨域合作,讓美食景點跨區域、跨縣市一起行銷,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總統以臺南前市長的身分分享自己的臺南美食地圖,也特別介紹臺南牛肉湯,邀請大家有空前往品嚐,並祝福今日活動圓滿成功,店家生意興隆,讓臺灣觀光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並參觀展場攤位。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交通部長李孟諺、農業部長陳駿季、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財政部長莊翠雲、臺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長周春米、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會長簡余晏、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及多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10日
頭圍農驛品牌館開幕 副總統盼結合旅遊、食農教育推廣農產品 讓臺灣農產品行銷到全世界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前往宜蘭出席「頭圍農驛品牌館及食農教育館啟用典禮」時表示,透過食品加工技術及創新,讓食品呈現多元面貌,也讓臺灣農產品能行銷到全世界。期盼農會持續與農友協力合作,在農產品行銷過程中,結合旅遊及食農教育,讓每一個生長在臺灣的人,都能更加認識農村,讓農村發展的生態系更加完整。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去(112)年12月曾經來到頭城參與黃金茂谷柑促銷活動,很高興再次來到頭城參加「頭圍農驛品牌館開幕典禮」。這個地方由舊穀倉改造,保存過去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維持本身原貌,展現更豐富的產品及在地農村特色,未來將呈現宜蘭各地的名產,相信來到宜蘭旅遊的民眾,都能在此找到他們想要的宜蘭美食及伴手禮。 副總統說,農會長期以來對地方農村發展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不僅輔導傳統農作的生產,也結合現代旅遊及食品加工技術。她要特別感謝農業部這幾年來對食品加工技術研發的付出,透過創新,讓食品呈現多元面貌,讓臺灣的農產品,不僅只有臺灣人吃得到,也能行銷到全世界。 副總統提到,總統府過去經常以花瓶、茶杯作為接待外賓的禮物,在她就任副總統以後,自己選擇了許多農產品送給賓客,像是透過加工的臺灣果乾或其他農產品,都讓外賓們讚不絕口。期盼未來農會能持續與農友協力合作,擴大推廣,讓全世界都能品嚐臺灣好的農產品。 副總統指出,農會是協助提升農村整體發展的關鍵角色,希望未來農村在農產品行銷過程中,也能結合旅遊、食農教育,讓每一個生長在臺灣的人,都能更加認識農村,也能知道食物的來源、吃得安心,讓整體農村發展的生態系更加完整。 最後,副總統感謝宜蘭縣政府及頭城鎮農會,以及所有為「頭圍農驛品牌館」付出的工作夥伴,相信這裡會對頭城的地方經濟帶來貢獻,也可以做為臺灣人民食農教育的典範。大家一起為臺灣農業加油,一起分享宜蘭美食到全臺灣。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用儀式。接著參觀「頭圍農驛品牌館」,品嚐茂谷柑霜淇淋、茂谷果乾等農產品,並在食農教室家政幹部的教學下,體驗製作橘香蛋糕捲。 包括農業部次長黃昭欽、立法委員陳俊宇、宜蘭縣長林姿妙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10日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總統期許持續發揮鐵道效益 發展文化觀光 帶動嘉義觀光產業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前往嘉義出席「阿里山林業鐵路全線通車感恩活動」,感謝中央、地方及所有參與單位團結合作,讓嘉義阿里山林鐵恢復通車。並指出,政府透過「前瞻計畫」提升林鐵安全,完成全線通車,也發揮文化觀光功能;未來會繼續執行「大阿里山軸帶百年躍升建設計畫」,讓鐵道效益持續發揮,帶動嘉義觀光產業,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來臺。 總統抵達阿里山車站後,首先欣賞通車紀錄暨感恩祝福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受邀出席「阿里山林業鐵路全線通車感恩活動」,他代表全體國人衷心感謝中央、地方等所有參與這項重大建設的單位團結合作、全力以赴,才有辦法讓百年歷史、享譽全世界的嘉義阿里山林業鐵路恢復通車。 總統說,阿里山不僅氣候宜人,也有漂亮風景及豐富文化,非常歡迎民眾前來搭乘林業鐵路,進行地方旅遊,相信絕對不虛此行。阿里山林鐵是國際級鐵路,也有許多各國重要的姊妹鐵道,非常歡迎旅遊業者將外國朋友帶來遊玩,提高這項建設的效益。 總統指出,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曾到阿里山林業村視察,認為林業鐵路應該全力修復,也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支持阿里山林鐵相關工程。當時他提出安全第一、全線通車及結合文化等要求,因為涵蓋各種旅遊需求面貌,才能達到旅遊的價值。 總統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我們不僅要保存文化、推廣文化,還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嘉義要發展文化觀光,應將重點放在「南院、鐵道、阿里山」。他感謝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華慶署長劍及履及,協助推動阿里山林鐵的相關工程。未來,政府也會繼續執行「大阿里山軸帶百年躍升建設計畫」,讓鐵道的效益持續發揮,進而帶動嘉義觀光產業,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來臺。 總統提到,他曾邀請各國駐臺使節代表,一起走訪阿里山特富野古道及達邦部落,他們對臺灣的美景及原住民美食都留下深刻印象。期盼透過嘉義縣翁章梁縣長及在地立委的共同努力,串聯這些特色及在地文化,為嘉義縣市整體的繁榮及發展帶來更多貢獻。 最後,總統祝福阿里山林業鐵路營運平安、順利成功,旅客遊玩都能盡興。 隨後,總統頒發感謝狀予通車有功人員,並搭乘「福森號」列車前往祝山車站視察,了解周邊環境、電梯塔及雨水回收系統等設施運作情形。  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銓敘部長施能傑、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嘉義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冠廷、王美惠、張啓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10日
高捷RK1岡山車站試營運 總統盼高雄繁榮發展 作為南臺灣火車頭 帶領臺灣繼續進步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出席「高雄捷運RK1岡山車站試營運啟航」時表示,交通建設是進步繁榮發展的城市須具備的要素,加上連結產業,更帶動區域發展。未來高雄將作為南臺灣的火車頭,帶領臺灣繼續進步。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來到岡山參加高雄捷運岡山車站試營運啟航典禮,祝福試營運順利,通車後交通更加便利。此項重大建設計畫是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核定,很高興看到高雄岡山鄉親爭取多年的建設,在今天開花結果,也祝福大家未來搭捷運「行東西走南北、賺錢都穩當當」。 總統指出,高雄市陳其邁市長過去曾擔任立委、總統府副秘書長及行政院副院長,可說是以國家規格建設高雄市,這幾年讓高雄發展持續進步。像是今年1月1日環狀輕軌已經成圓通車,今天岡山路竹延伸線又往北延伸到岡山,預計2027年再通車到路竹區,2029年全線通車到湖內區;黃線、小港林園線也已獲得行政院核定,可預見未來高雄市的進步繁榮發展。他也要給予市府團隊肯定,以及感謝立委、議員及里長支持地方建設發展。 總統認為,交通建設是進步繁榮發展的城市須具備的要素,加上連結產業,更帶動區域發展。過去臺灣的重大建設以北部為主,高雄從謝長廷前市長、陳菊前市長到陳其邁市長,一棒接一棒,未來高雄將作為南臺灣的火車頭,帶領臺灣繼續進步。 總統提到,「TPASS通勤月票」推動後,高雄版使用次數超過3,200萬人次,也代表捷運對高雄市朝低碳城市邁進很有幫助。 總統表示,全面智慧化的時代已經來臨,為了打造均衡臺灣,他也會持續支持高雄的發展,「我們一起打拚」。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在月臺上進行啟動儀式,並搭乘捷運至R24岡山高醫站,親自體驗高雄捷運的便利。 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邱議瑩、邱志偉、李柏毅、林岱樺、黃捷、許智傑、賴瑞隆、李昆澤、交通部次長伍勝園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1日
總統發表2025新年談話 「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以「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為題發表2025新年談話。總統表示,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表現都受到國際肯定。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讓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展望2025年,總統強調,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並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 總統致詞全文為: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祈願臺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業興隆、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回顧2024年,「臺灣尚勇」,充滿挑戰,也充滿榮耀。我們一起經歷了震災和風災,挺住了威權主義持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也共享榮耀;臺灣拿下了「世界12強棒球賽」的冠軍,現在,全球各地的臺灣人,都知道這個「Team Taiwan」手勢。 在巴黎奧運,王齊麟和李洋,再次奪得羽球男雙金牌,林郁婷更為臺灣摘下首面拳擊金牌。在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我們代表隊的6位學生,通通得到金牌,而楊双子著作、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展現出國際級的臺灣文學實力。 我們臺灣英雄,不分年齡、不分領域,在許多國際賽事,都抱回大獎、締造新紀錄,都用傑出的表現詮釋臺灣,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精神與文化,也讓全體國人都感到驕傲。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我們一起流淚歡笑,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Team Taiwan」。 我要感謝每一位國人在崗位上的付出,推動臺灣的進步,創造臺灣的榮耀,也讓臺灣有更大的能量,在世界嶄露頭角。 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讓臺灣更多的故事成為世界的故事,臺灣的成功成為全球進步的動力。 展望2025年,全球將開啟全新的局面;有超過70個國家,在去年舉行選舉,有全新的民意,當各國的政局展開新局、國際的局勢快速變化,臺灣更要繼續以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 第一,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臺灣能夠走過黑暗專制年代,到今天成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光榮時刻,是許許多多民主前輩犧牲奉獻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民主對臺灣的價值,不只是自由的生活方式、社會多元蓬勃發展的動力,更是外交上贏得國際信任的品牌。 不論臺灣受到任何的威脅和挑戰,民主,都是臺灣唯一的路,只有繼續走,絕不回頭。 國內政黨競爭,是民主政治的一環,但是國內的政治紛爭,必須在憲政體制內,依循民主的方式,才能持續深化民主。 立法院所通過的爭議性法案,行政院有權提出覆議,提供立法院重新審視的空間,憲政機關也可聲請釋憲,透過憲法法庭判決,明確憲政分際,維護憲政秩序,逐步鞏固憲政體制。 人民也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可以匯聚更大的民主力量,展現主權在民的真諦。 新的一年,變動的國際局勢對全球民主國家而言,充滿嚴峻的挑戰。當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仍在進行,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威權政體,更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尤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臺灣必須要居安思危,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 守護臺灣的民主和安全,人人有責,我們要凝聚每一分力量,來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嚇阻威脅侵犯的能力,也要加強反資訊戰、反認知戰的社會溝通,全民拒絕威脅利誘,共同防止境外勢力的惡意滲透。 對內,我們要以民主鞏固民主,對外,我們更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確保安全和平。因為臺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臺灣越強韌,世界民主防線就越穩固。 全球民主陣營更應該攜手合作,撐起「民主保護傘」,共尋解決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之道,共同維護臺海穩定和印太安全,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 第二,我們要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也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 2024年上半年,臺股的漲幅是世界第一,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到4.2%,位居亞洲4小龍之首。國內投資暢旺,突破5兆元大關,通膨率也逐步回穩。1到11月外銷訂單達到5,366億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7%;1到11 月出口也比2023年同期增加9.9%,達到4,315億美元。 近來也有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調薪幅度高於2023年,也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在今年調薪,將創下8年來新高。在在可見臺灣的景氣持續復甦,經濟穩健成長。 雖然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地緣政治變化、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對臺灣產業造成的衝擊。 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臺灣國力才會強。中小微型企業是臺灣的經濟命脈,各地工業區的發展,更是創造臺灣榮景的動能,我們也要讓「臺灣製造」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因此,我們不僅僅要發展高科技產業,行政院也已經提出對策來協助傳統產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全面導入科技應用,落實數位、淨零雙軸轉型,以及發展通路,來提升經營體質和生產力。 臺灣必須持續提升經濟韌性。近年來,臺灣對美國、日本、歐洲及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幅提升,已經明顯超越對中國的投資,這顯示,我們分散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已經有成果,未來更要繼續協助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與此同時,臺灣也要以民主跟世界一起拚經濟。我們要發揮半導體與AI產業的優勢,鏈結民主國家一起深化民主供應鏈的韌性,也要透過國際合作,不論是在無人機、低軌道衛星、機器人、軍工、安控,或是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產業,都要掌握前瞻技術,促進多元發展,讓臺灣持續引領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進步,也確保全球民主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第三,我們要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民主就是人民作主,2,300萬人,不分族群、世代、黨派、城鄉,都是國家的主人。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但是中央需要足夠的財源來進行各項措施,因此,我期待《財劃法》的修法,朝野政黨能夠就各自的版本,冷靜再思考,為國家尋求長治久安之道。 從今天開始,基本工資連續第9年調升,月薪從2萬7,470元,增加到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增加到190元。我們也希望,透過軍公教人員連續2年調薪以及調高加薪減稅優惠,來帶動企業加薪,讓全國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我也知道,大家都希望繳稅少一點、房租少一點。今年,我們繼續推動減稅,舉例來說,單身的民眾,年所得44萬6千元以下可以免繳稅;雙薪夫妻年所得89萬2千元以下,以及雙薪育有2名6歲以下幼兒的四口之家,如果年所得146萬1千元以下,也都不必繳稅。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從50萬戶擴充到75萬戶,讓大家生活負擔少一點。 今年,「文化幣」的發放年齡,從16歲下修到13歲。13到22歲的年輕人,都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進行藝文體驗。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即將上路,讓更多臺灣年輕人圓夢,可以到世界各國學習與交流。 我們更要成立「運動部」,讓年輕人在運動場追逐夢想,同時積極發展運動產業,推廣全民運動,讓國人更健康。 今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要推動「長照3.0」,提供長輩更完善的照顧,也將擴大癌症篩檢的對象和服務,繼續打造「健康台灣」。 另外,今天開始,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來接軌國際,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我們也要繼續邁向「均衡台灣」,在上個月,行政院啟動的「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及提出的「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都是為了要繼續擴大投資公共建設、發展地方的特色產業,來縮小城鄉與貧富差距,讓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 各位國人同胞,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的表現,都受到國際的肯定。這證明了國家發展的方向正確。 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以人民福祉為優先,讓國政順利推動,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新的一年,我們還有更多精采的臺灣故事要告訴全世界,讓海內外的臺灣人,一次又一次為臺灣的榮耀一起歡呼喝采。 「臺灣尚勇」!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謝謝大家!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