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3月14日
總統接見美國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畢思理夫婦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美國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畢思理(Palmer Beasley),對他長期以來協助我國推動公共衛生建設,特別在B型肝炎防治方面所作的卓越貢獻,代表政府及人民表達感謝之意。
畢思理院長此行將接受行政院衛生署頒發一等衛生獎章,對此,總統也申致賀意。
總統表示,「預防勝於治療」,公共衛生及醫療保健攸關國民健康至鉅,預防工作若能做得好,不僅裨益國民,也能節省公帑,使政府經費能投入公共建設,目前我國在公共衛生領域,人力及經費上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他並以日前看到媒體報導小腦萎縮症家屬訴求應將該症納入優生保健法產前篩檢範圍內為例說,這是政府的不足之處,應該加以檢討。
總統也表示,台灣過去數十年來致力於公共衛生的改善,已有傑出的表現,但由於我國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不僅成就得不到公開表揚,即使我國有心回饋,與全人類分享成功的經驗,善盡國際責任,也無法如願,這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為借重畢思理在世界公共衛生領域方面的影響力,總統並請他擔任我國公共衛生親善大使,期許在他的協助下,使中華民國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方面,能有更好的進展。
對總統的邀請,畢思理當場表示樂意接受,他說,作為台灣女婿,也可以說是台灣人,這是他的榮幸,他將會竭盡所能接受此一角色所帶來的挑戰。
訪賓也說,他與中華民國政府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合作有三十三年歷史,對台灣公共衛生,特別是B型肝炎防治的成就,甚表讚許,因為台灣的經驗,對整個華人社會中肝病的防治,有了更大的助益;他也指出,中華民國不是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而無法獲得公開表揚,但實質上各國對中華民國的成就都持肯定之意。
畢思理偕夫人黃綠玉女士,下午由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李明亮及疾病管制局局長涂醒哲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