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08月16日
總統感謝我奧運選手、教練、醫療及行政團隊的努力、共同合作 讓國際看到臺灣 也團結臺灣
總統接見「2024年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下午偕同蕭美琴副總統接見「2024年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肯定代表團選手、教練、醫療及行政團隊的努力、共同合作,讓國際看到臺灣,也團結了臺灣。並表示,將推動「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的籌備,集合大家的力量,滿足運動界需求,讓功能發揮到最好。

接見活動正式開始前,總統府內舉辦「臺灣英雄派對」,首先由國防部三軍儀隊以「劍門」迎接選手們進入敞廳,也設置拍照背板及互動裝置讓臺灣英雄們盡情體驗。總統也至敞廳與選手們寒暄、互動,一同享用珍奶、參觀手作及畫畫區,並與選手們合影留念。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歡迎各位奧運英雄凱旋歸國,他很榮幸可以代表國人熱烈歡迎大家,同時表達最由衷的感謝。第一要感謝全體奧運英雄,在整個過程中展現無畏的勇氣,更難得的是,經過日以繼夜千辛萬苦的訓練,才能站上奧運殿堂,那種拼勁精神不管有沒有得獎,每一位都是臺灣之光、國家英雄。

總統也感謝整個奧運團隊,包括教練、醫療團隊、行政團隊以及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率領的團隊等,團隊的共同合作才能讓每一位選手站上奧運殿堂,有最好的表現。另外,選手要站上奧運殿堂非常不容易,裁判何嘗不是如此,裁判何其多,要站上國際奧會殿堂仲裁各國比賽,如果不專業是無法贏得殊榮,因此我們有9位裁判能夠代表臺灣運動界站上奧運殿堂,也不容易,他要感謝大家。

總統提到,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次展現最大的決心,與中華奧會共同合作幫助球員、教練、整個團隊,他肯定教育部與體育署的努力及付出。

總統感謝李洋與王齊麟為國爭光,贏得臺灣2024奧運第1面金牌;也感謝林郁婷爭取到第2面金牌,她這次贏得國人的尊敬及讚賞,不僅是在拳擊舞台上的表現,而是她所展現的高度、風度,不畏任何攻擊,仍然秉持運動家精神,令人欽佩。他也要代表國人感謝郭婞淳、唐嘉鴻、李孟遠、吳詩儀、陳念琴,為國爭得5面銅牌,每個人的表現都非常傑出。

總統也感謝為國征戰多年、為國爭光,巴黎奧運是最後一舞的幾位選手,包括莊智淵、李洋、戴資穎、謝淑薇等,他們除了拿出最好的表現,更難得的是展現屹立不搖的精神,令人非常欽佩,希望4位選手未來能夠在不同的體育崗位上,繼續為國家的體育發展貢獻心力。

總統說,對於第一次登上奧運殿堂就表現傑出的幾位新生代選手,我們則是感到無比歡喜,像是吳少璿、賴冠傑、甘家葳、孫振,這代表國家體育生生不息,一棒接一棒、一代傳承一代,我們對體育界的未來充滿希望,對國家的未來同樣也充滿希望。

總統指出,昨日行政院院會上,卓榮泰院長已向國人報告,將推動「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的籌備,希望在場各位教練、選手及長期支持體育的前輩,也能提供寶貴意見,讓「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的成立能夠接近理想,滿足運動界需求,並集合大家的力量,讓「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功能發揮到最好。他認為應該完成幾個面向,第一,推廣全民運動,當全民都有運動的習慣,再透過家庭、社區、學校或俱樂部,讓臺灣成為運動強國。第二,當臺灣成為運動強國時,就要幫助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體育場域去追求夢想,當他們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共同圓夢時,自然而然,我們在奧運的成績一定可以越來越好。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大家的努力、共同合作,不僅讓國際看到臺灣,也團結了臺灣,「我們大家一起來、繼續加油」。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感到很幸福,因為能看到臺灣的英雄們。她要感謝每位在場及無法出席的運動員,用努力和汗水感動所有國人,鼓舞許多對運動、體育或其他任何領域懷抱夢想的年輕人,也讓期待臺灣能更偉大的我們深受感動。

副總統表示,很榮幸有機會親自恭喜所有奪牌的選手們,也感謝代表隊團結臺灣。只有在運動場上,可以看到不分年齡、黨派、興趣、喜好的臺灣人民團結在一起。選手們的淚水,是感動許多臺灣人的動能;選手們的笑容,則是讓臺灣人更有幸福感、榮譽感及驕傲感的力量。

副總統鼓勵未能奪牌的選手。她表示,每次勝利都是一次次的經驗堆疊而成的,有時需要多年的汗水與淚水,才有最後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榮耀。這些經驗的累積,我們都看到、也感受到了,選手們流淚、流汗時,我們同樣心疼,相信這些經驗都將是邁向未來勝利最重要且踏實的步伐。

除了選手英雄們外,副總統也感謝中華奧會、國訓中心、體育署、所有教練、防護員、醫療、後勤團隊及全臺灣2千多萬的啦啦隊員,大家的心與選手們同在。臺灣的啦啦隊員們不是要給選手壓力,而是要分攤代表隊的辛苦和委屈,更要用大家一起加油的念力,跨越半個地球,讓代表隊感受到無比的力量,也就是臺灣持續進步和更加偉大的力量,「我們一起繼續加油」。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教育部長鄭英耀、次長張廖萬堅、體育署長鄭世忠、中華奧會主席兼代表團團長林鴻道、總領隊張煥禎、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執行長龔榮堂、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啟煌等也在座。

下午3時「臺灣英雄大遊行」車隊從總統府出發,總統與選手們於府前階梯合影後,也向臺灣英雄們揮手祝福,感謝他們用自己的榮耀為臺灣寫下光輝的一頁。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0日
副總統接見盲人棒球隊 盼落實推動運動平權政策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接見「Taiwan Home Run台灣盲人棒球隊」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熱情與拚勁。期盼共同努力,讓盲人棒球運動持續發展,每位喜愛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參與。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灣非視覺運動文化發展協會」邱文昇理事長、台灣紅不讓盲人棒球隊宋展宇領隊及所有選手、教練和志工夥伴。並提到,十幾年前曾參與紅不讓盲人棒球的活動及比賽,深受感動也由衷敬佩,當時還獲得一顆可以發出聲音的盲人棒球(Beep Ball)。 副總統指出,臺灣國人都非常喜愛棒球,政府也持續提倡,希望讓不同身心狀況、熱愛運動的民眾都有參與機會。因此,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參與體育的熱情與拚勁,也同時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副總統表示,無論結果如何,相信每次的拚搏都是累積實力的過程與經驗,也是學習的機會。期盼臺灣所有的盲人棒球活動都能在大家的協助下持續發展,讓每位愛好棒球和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能參與。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9日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 期許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與軍陣醫學三大領域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本(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林致源校長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並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5日
副總統出席防災教育活動 期許做好準備面對突發風險 展現韌性
蕭美琴副總統今(15)日上午前往高雄出席「守護臺灣探險記-Child Safety We Care」暨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時表示,防災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與推動社會永續的根本工程。感謝多年來各相關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的投入,讓防災觀念深耕基層,並透過相關訓練,強化社會互助精神與防災、減災的專業知能。期許大家做好準備,以面對各類突發風險,並在需要時伸出援手,展現具有韌性的力量。 副總統指出,臺灣是座美麗的寶島,但也同時受到極端氣候變化影響,以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碰撞釋放的地震壓力,包括近期丹娜絲颱風對南部地區造成的傷害,以及早年921地震、八八風災、花蓮地震、臺南地震等天然災害,都對臺灣人民生命與居家安全帶來衝擊。因此,防災教育不是選擇題,而是維護國家安全及推動社會永續的根本工程。很高興今天的活動過去也在不同縣市輪流舉辦,讓更多小朋友認識生活中潛在的風險。 副總統感謝長期參與防災工作的政府機關夥伴以及民間團體共同協力,透過教育及防災訓練深耕基層,強化社會互助精神,讓防災、減災專業更為精進。並提到,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建構屬於自己的韌性架構,臺灣也從芬蘭、法國、瑞典等國學到許多寶貴經驗,並透過國際交流學習及分享臺灣經驗。 副總統說,今日特展結合科技、傳統知識、文化及在地經驗,以探險記為主題分享生活中會面臨的各類風險。期盼大家有更好、更周全的準備,才能有更大的信心面對各類突發風險,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 副總統認為,臺灣的互助精神是世界模範,過去多年來,臺灣除了對內互助,也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因此當臺灣需要幫忙時,也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愛,這樣的互助精神在防災、減災過程中展現出韌性的力量。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並參觀會場攤位,了解防災教育推廣的相關資訊與體驗活動。 包括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內政部次長馬士元、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Neil Gibson)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31日
總統肯定世大運代表團勇奪佳績為國爭光 盼以運動壯大臺灣 強化臺灣在國際體壇的競爭力
賴清德總統今(31)日上午接見「2025年第32屆萊茵魯爾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代表團」選手、教練及隊職員,肯定本屆世大運代表團奪得5金、13銀、7銅,獎牌榜名列世界第9,也感謝全體後勤團隊的支援,讓選手能全心投入比賽,為國爭光。並強調,政府要以運動壯大臺灣,「運動部」將在今年9月9日「國民體育日」掛牌成立,是推動國家體育運動政策轉型與升級的關鍵引擎,盼運動成為全民生活的一部分,並強化臺灣在國際體壇的競爭力。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世大運代表團在本屆一共奪得5金、13銀、7銅,獎牌榜名列世界第9,精采表現,值得肯定。並感謝代表團在國際舞台上,努力為國爭光,以及感謝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在組團和參賽期間的行政支援,讓計畫順利圓滿。另也祝福沙灘排球選手陳安庭的膝蓋受傷早日康復。 總統提到,本屆世大運我國許多選手創下重要紀錄,例如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項目的楊長螢、郭彥妤、陳歆雅,開張取得我國首面金牌,也是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項目隊史上首金。桌球男子團體項目的高承睿、馮翊新、黃彥誠、張秉丞,斬獲世大運男團首金,以3比2讓從未丟冠的中國7連霸夢碎,奪得歷史性首金,也是項目史上第2個冠軍國家,表現亮眼。射箭選手湯智鈞在射箭男子個人反曲弓項目最後一箭決勝負,以完美的10分擊敗中國隊,讓臺灣拿下這屆第3面金牌,也是睽違20年再獲男單金牌。 總統接著說,這屆羽球一共斬獲2金、3銀、1銅。在羽球混合雙打共有吳軒毅與楊筑云、陳政寬與許尹鏸、林煜傑與鄭宇倢三組,在這次世大運首度獲得羽球混合雙打的包牌金銀銅,創造歷史。男子單打丁彥宸面對中國隊更是一局未失,拿下男子單打金牌,非常難得。 總統也提到,田徑傅兆玄、游泳王冠閎、跆拳道對打黃映瑄,連續2屆獲得銀牌,非常不容易。在場每一位選手都是全力以赴,希望實現自我目標也為國爭光,相信國人都會給予大家熱烈掌聲。 總統指出,這屆世大運為了讓選手沒有後顧之憂,政府比照巴黎奧運服務選手的精神,首度增設中繼站,設立膳食公寓、物理治療以及體能訓練站,提供後勤支援服務,讓選手可以全心投入比賽。另外,這次賽會期間中國仍然多次打壓我國代表團,包括要求撤下中繼站懸掛的國旗、試圖搶奪教育部頒發給選手的賀電。感謝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在世大運現場坐鎮,並與駐德國謝志偉大使協同大專體總,分別與德方政府部門及國際大學運動總會交涉得宜,讓賀電頒發以及國旗懸掛都能順利完成,維護選手權益及國家尊嚴。 總統強調,政府要以運動壯大臺灣。「運動部」將在今年9月9日「國民體育日」掛牌成立,未來「運動部」將是推動國家體育運動政策轉型與升級的關鍵引擎,讓運動成為全民生活的一部分,並強化臺灣在國際體壇的競爭力。 總統請選手們汲取本次經驗,充分休息,為接下來的名古屋亞運會等國際賽事做好準備,繼續挑戰世界。並再次感謝教練、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運動科學研究人員等支援人員的默默付出,作選手們最堅實的後盾。期盼未來繼續一起努力,讓臺灣在國際賽場持續閃耀。 訪賓一行由代表團團長、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長王淑音率領,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及體育署署長鄭世忠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5日
總統接見全國科展得獎師生 期勉保持熱情精進學習 展現臺灣未來世代的科技創新能力
賴清德總統今(25)日下午接見「中華民國第6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一名作品師生,期許同學們勿忘初衷,保持對科學的熱情,讓世界看見臺灣未來世代的科技創新能力。並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優質科學教育,吸引更多人投入科學研究行列,讓臺灣科學教育及發展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在各領域、各組別獲得第一名的師生。並讚許各獲獎者,從學校科展、地方科展再到全國科展一路過關斬將,從1萬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僅為校爭光,也讓世界看見臺灣未來世代的科技創新能力。並表示,獲獎同學能有如此優秀表現,除具備旺盛的好奇心、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及永不放棄的精神,也要感謝指導老師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辛勤指導與付出。 總統同時也感謝評審團的專業審查,不僅選出最優秀作品,且提供後續研究建議,讓獲獎師生未來能進行更深入研究,對臺灣科學發展貢獻良多;以及感謝贊助單位長期支持,提供獲獎學生及學校更多研究資源,才能無後顧之憂,積極展現科學長才和成果。 總統認為,科學是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一把鑰匙,誰能掌握這把鑰匙,誰就能主導未來。當前臺灣之所以擁有卓越的科技產業和創新能力,並成為全球半導體和人工智慧重鎮,都是長期不斷累積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 總統表示,面對未來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地緣政治變動等各項挑戰,政府除繼續致力於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也將持續推動優質科學教育,透過各種升學獎勵、科學教育推廣等政策,吸引更多人投入科學研究行列,讓臺灣科學教育及發展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總統說,獲獎同學都是全國青少年科學研究佼佼者,也是臺灣未來最具潛力科學家,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勿忘初衷,保持對科學的熱情精進學習,讓世界因此變得更好、更美麗。最後並感謝教育部的長期支持、以及主辦單位科教館與新竹市政府的投入,讓今年科學展覽活動圓滿成功。 訪賓一行包括評審召集人中央研究院院士鍾邦柱、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林沛練、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劉雅瑄,以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等,由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