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3月19日
總統接見「二○○一台北圓桌會議」美方與會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來華參加「二○○一台北圓桌會議」的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代表團費班克大使(Richard Fairbanks)一行,除表達誠摯的歡迎外,也感謝他們長期對我國的支持及對台海和平與安全所付出的貢獻。
總統首先就亞太地區情勢與訪賓們交換意見。總統表示,台灣與美國先後產生了政黨輪替,以朝鮮半島而言,南北韓雖已和解,露出和平的曙光,但最後結局如何仍難預料,而日本近年來政局不穩定,經濟也持續低迷;在南海方面,菲律賓、印尼在政黨輪替之後,政局持續紛擾不安,此外,中共近年來除了發展經濟外,另一方面卻又持續擴充軍備,兩年後也將面臨接班問題,整體亞太情勢呈現非常不確定的狀態。
總統進一步表示,亞太地區雖然面臨了新挑戰,但也是「機會之窗」,美國布希政府成立之後,是否將調整美國的亞太政策,美國與中共關係是否由建設性的夥伴關係改變為競爭對手,兩岸何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也充滿不確定性,這都是台灣所關切的議題。
總統告訴訪賓,昨(十八)天是他當選總統一週年,台北街頭遊行的人潮,代表台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有不同的意見及聲音,不論喜歡與否、認同與否,都必須正視這股力量的存在,雖然台灣內部有相異的意識型態,但我國的亞太新戰略,將秉持追求「和平、安全及平衡」的信念,在亞太地區扮演「和平、安全及平衡」的角色。
晤談時,總統也一一聆聽訪賓建言,對於訪賓所說今後一年將是台灣、美國、中共三方關係發展的關鍵時刻,總統也認為,亞太情勢雖然充滿變數,但台灣仍須掌握「機會之窗」,面對考驗。總統同時向訪賓指出,兩岸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大陸是否願與台灣對話,而不是藉口延宕,運用統戰技倆聯合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達到分化台灣內部、弱化執政基礎的目的,如果中共存此心態,則台灣表達再多的善意與誠意最終仍是不可行。
總統指出,台灣內部確有分歧,尤其在兩岸關係上各持己見,統獨立場南轅北轍,致使力量分散,無法一致對外,他費盡苦心,仍無法獲得各方滿意,不是認為讓步太多,就是認為讓步不夠,但這也顯示,「新中間路線」將是台灣必須要走的路,否則無法解決內部分歧。對於兩岸事務,總統說,就如同去年三月十八日當選後所說,將以老莊哲學中「柔弱勝剛強」的理念,有所讓、有所不讓,在堅持理想原則之下,務實面對現實的處境。
總統最後強調,他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必須依照憲法,維護主權尊嚴及國家安全,不能冒進、急躁,也不會刻意挑釁中共。並且以維持台海的安全、和平及穩定為己任,而這才是台灣的國家利益及全民的福祉所在。
出席「二○○一台北圓桌會議」的美方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前助理國防部長坎博(Kurt Campbell)、前國防部長布朗(Harold Brown)、江文漢博士(Gerrit Gong) 他們上午是由國策顧問辜濓松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