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副總統今(3)日下午出席「工商時報2024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頒獎典禮」時表示,臺灣服務業的素質及品質在全世界越來越知名,期盼產業持續接軌國際,運用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才資源、臺灣人的靈活善良,以及強大的科技實力做後盾,勇於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品質,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產業間也能異業結合,共同攜手創造服務業的新時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參加今天的「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頒獎典禮」,每次受邀參加各行業活動,都因臺灣民間的能量與活力深受感動。並提到,她昨晚也在此宴會廳參加「美國在台協會」(AIT)所舉辦的獨立紀念日酒會,同樣場地相隔一天就可以重新布置,舉辦另一個活動,臺灣服務業的品質、效能及專業,都讓她感到欽佩。
副總統說,今年是《工商時報》第13年舉辦這項評鑑,不但是對臺灣服務業的肯定,也為服務業樹立標竿,尤其經過如此嚴謹的評鑑過程,更能讓大家看到臺灣有這麼多優質企業。她要感謝《工商時報》的用心,以及這麼多企業為臺灣服務業努力付出,才能讓國內服務業不斷進步與成長。
副總統指出,臺灣服務業的素質及品質在全世界越來越知名,許多國家的服務業,甚至都指名要來自臺灣的優秀幹部幫他們訓練服務人員,代表臺灣服務業在國際上越來越有口碑。這幾年,服務業也已占臺灣整體GDP比例超過六成,從事服務業的人口約占整體勞動力的一半以上,無論從GDP或從業人口占比來看,服務業都是臺灣的護國產業。
副總統認為,她所從事的政治與外交工作也是另一種服務業。政治服務業由人民每隔幾年用另一種方式做評鑑;外交工作則是在幫臺灣交朋友,把外國朋友帶到臺灣,看見臺灣人的友善、臺灣的美麗與活力,這同時也是一種行銷業,希望讓大家看到「臺灣」這塊招牌背後所帶來信任與品質的價值。
副總統舉例,她在從事外交工作時,很多觀光行銷都是靠臺灣服務業所提供的服務、臺灣美食等,讓全世界感受到臺灣的溫暖與美麗。像現在美國華府周邊已有數十間珍珠奶茶店,這也是臺灣佈局在全世界的另一種軟實力。尤其,現在剛好是疫後全球觀光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候,臺灣的服務口碑,加上特有的觀光、美食文化,形成一個美麗的鐵三角,不僅可以帶動市場需求,更可以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臺,讓「臺灣」成為知名國際旅遊品牌。不但可以讓世界走進臺灣,更可以讓臺灣走向世界,擴大國際市場。
副總統說,今天得獎的品牌種類非常多元,包括金融、百貨、房仲、餐飲、成衣、超商、公園、商旅及醫院等,涵蓋大眾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及健康,很多也是她平常消費、使用的服務,服務業就像空氣一樣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副總統接著說,除了在臺灣做得好,我們的產業也要接軌國際,用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才資源、臺灣人的靈活善良,以及強大的科技實力做後盾,讓臺灣服務業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面對全球時局的變化,相信大家都有足夠的靈活性擁抱變化、勇於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品質,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讓臺灣服務業衝出超越國際的格局。
副總統期盼大家持續和政府共同努力,社會中每項變革都少不了產官學各個面向彼此激勵,提供更好的平台,讓產業之間異業結合,共同攜手創造服務業的新時代。
副總統表示,現在社會上針對數位轉型、淨零減碳等議題有許多討論,各行各業也需要引進新的科技和新的觀念,她希望大家秉持以人為本、公平友善的重要精神,一起落實「均衡臺灣」的目標。
最後,副總統感謝每位參與業者的付出,並恭喜所有獲獎企業及個人,在嚴謹的評鑑中脫穎而出。大家都是臺灣之光,也是臺灣社會進步的代表。
隨後,副總統頒發「企業金牌獎」予獲獎企業。包括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委 陳彥良、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