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05月21日
總統接見教廷特使 盼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總統接見「教廷特使駐菲律賓大使布朗總主教」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下午接見教廷特使駐菲律賓大使布朗(Charles John Brown)總主教時表示,臺灣近年來承擔起更多責任,和教廷攜手投入人道慈善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期盼未來與教廷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也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布朗總主教以教宗特使的身分,參加他與蕭美琴副總統的就職典禮。他要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及人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與感謝。

總統指出,這幾年來,臺灣及梵蒂岡持續透過各層級的相互訪問,增進彼此的情誼。而為了回應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對於國際人道救援的呼籲,臺灣近年來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教廷攜手投入人道慈善的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總統提到,面對俄烏戰爭爆發,臺灣也響應教廷「送暖到烏克蘭」活動,捐贈發電機、臺灣製造的發熱衣及藥品等物資,並投入修復當地的基礎建設,協助烏克蘭人民重建家園。

總統也特別感謝教宗在上個月臺灣發生震災後,慰問受災民眾及救災人員,展現對臺灣的溫暖關懷。新政府期盼未來與教廷一起合作,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也保障宗教信仰的自由。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布朗總主教來訪,並祝福行程圓滿順利,也請布朗總主教向教宗轉達來自臺灣的問候。

布朗總主教由外交部長林佳龍、教廷駐臺代辦馬德範(Stefano Mazzotti)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7日
總統接見美國眾議院「天然資源」委員會訪團 盼加強臺美經貿關係 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天然資源」委員會主席魏德曼(Bruce Westerman)訪問團時表示,臺美之間產業交流密切,也不斷發掘新的投資合作機會。未來臺灣將持續增加對美國採購,並一起打造「非紅供應鏈」,盼雙方經貿關係更加緊密,也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跟美國聯邦眾議院「天然資源」委員會成員一起見面交流。魏德曼主席是臺灣的老朋友,這次率團來訪,要代表臺灣人民向訪團表達最誠摯的歡迎,也感謝大家長期關注臺灣議題、大力支持臺灣。 總統指出,臺灣與美國關係密切,更共享理念價值。雙方在能源、經貿、農漁業、環保及永續發展等領域都有深厚的基礎。這幾年臺美關係日益密切,美國已成為臺灣最大的海外投資地,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四成以上,臺灣則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及第七大農產品出口市場。 總統提到,這個月在華府舉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是歷年規模最大的一屆,而臺灣共有138家企業參與,也再次成為規模最大的代表團。這顯示出臺美之間產業交流密切,也不斷發掘新的投資合作機會。 總統表示,未來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臺灣將持續增加對美國採購,包括天然氣、石油等能源、農產品、工業製品,甚至軍事採購。這不僅有助於雙邊貿易更加平衡,也能強化臺灣的能源自主、韌性及經貿等各方面的發展。 總統說,臺美之間在高科技和製造等領域具有互補性。美國期望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臺灣樂意參與,而且角色更為關鍵。我們會加強臺美產業合作,一起打造「非紅供應鏈」,讓雙方經貿關係更加緊密,也讓臺灣產業能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針對軍事交流,總統感謝美國政府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並表示,臺灣將與美國繼續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最後,並再次感謝訪賓遠道而來,不僅帶來溫暖的友誼,也展現美國國會不分黨派對臺灣堅定的支持。 魏德曼主席致詞時表示,他與訪團成員非常榮幸訪問臺灣,一起討論美國和臺灣之間堅實的夥伴關係,以及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 魏德曼主席指出,天然資源是任何經濟發展的基礎,例如能源對生產製造非常重要;礦產則提供製造所需的稀土元素、礦物與金屬。自然資源像是漁業、野生動物、木材等,對社會來說都非常重要。尤其是農業,美國生產大量的糧食與飼料,也積極尋找可以分享資源的朋友。 魏德曼主席提到,很高興有機會與臺灣合作,也感謝臺灣對於美國的投資。他們也相當期待臺灣與美國政府的對談,討論未來如何加強雙邊貿易與合作關係,並促進雙方經濟共同成長與繁榮。 最後,魏德曼主席再次感謝有機會來訪,他們珍視與臺灣的友誼以及長期關係,也期待深入探討兩國合作的方式及可能性。 訪賓一行尚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天然資源」委員會眾議員艾爾芙(Sarah Elfreth)、哈格蔓(Harriet Hageman)、馬洛伊(Celeste Maloy)、貝格曲(Nick Begich)等,由外交部長林佳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7日
總統接見關島總督 盼共同為雙邊合作交流寫下新篇章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上午接見美國關島總督古蕾露(Lourdes A. Leon Guerrero)暨夫婿,並於府內午宴該訪團。並表示,此行是古蕾露總督首度訪臺,充分展現關島政府對臺灣的重視與支持。關島是距離臺灣最近的美國領土,也是串連臺美合作的重要橋梁,此行除了推廣觀光,亦能發掘更多合作機會,促進雙邊產業發展,期盼一起為雙邊合作交流注入更大的力量,寫下嶄新篇章。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臺灣人民熱烈歡迎古蕾露總督率團來訪。並提到,去年出訪太平洋友邦期間過境關島,承蒙關島政府、議會、人民和僑胞的熱情接待,讓他印象深刻、備感溫馨。除了受邀到總督官邸早茶敘,更共同唱起雙方國歌和關島頌歌,也在關島議會接收到贈送給臺灣人民的友好決議文;他迄今仍然記得當天在總督官邸的優美風景與熱情接待,很高興今天能在總統府接待各位貴賓。 總統說,這次是古蕾露總督首度訪問臺灣,充分展現出關島政府對臺灣的重視與支持,我們非常期待一起為雙邊合作交流注入更大的力量,寫下嶄新的篇章。臺灣和關島就像一家人,共享南島語族的精神和文化,共創多元互惠的合作成果;現在,更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公衛醫療、以及區域安全等議題的挑戰。 總統認為,儘管世界變化快速,印太地區局勢升溫,只要我們凝聚力量,團結彼此,強化合作,就能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上週二,他在執政周年談話提到,長期以來臺灣和美國及民主夥伴積極交流合作。未來我們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 總統指出,關島是距離臺灣最近的美國領土,也是串連臺美合作的重要橋梁。很高興看到美國聯合航空在上個月正式開啟全新的「臺北-關島」直飛航線,相信將有助於雙邊的觀光及經貿交流。而在醫療領域,臺灣目前已有多家醫院提供關島病患醫療轉診服務。古蕾露總督和他都具有醫療背景,期待未來臺灣和關島繼續攜手努力,在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上創造更多合作成果。 總統提到,古蕾露總督此次來訪,除了共同推廣觀光,雙方也能發掘未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像是水產養殖加工、水耕農業、製造業、製藥業以及資源回收等產業,都能有更多交流,促進雙邊產業的發展。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古蕾露總督及訪團貴賓對臺灣的支持,並祝福大家此行收穫滿滿、圓滿順利。 隨後,古蕾露總督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來到臺灣,還記得去年賴總統訪問關島,當她得知賴總統背景是醫生時,感到相當輕鬆自在,因為醫療界的夥伴總是攜手致力於提升人民的健康福祉。 古蕾露總督感謝臺灣對訪團抵達以來的溫暖接待,並表示,此行希望探索更多與臺灣的合作機會。臺灣與關島人民都熱情好客,這不僅是兩地的習俗,更是雙方民族的認同感。儘管臺灣與關島相距將近兩千英里,但彼此透過太平洋及相同的根源連結在一起,我們的祖先也同樣重視家庭、社區與傳統。來到臺灣,令她感覺非常熟悉,就像與老朋友重逢ㄧ般。 古蕾露總督指出,臺灣無論在基本民生、經濟或繁榮發展上,都有著快速的進展;在健康醫療、教育、數據、人工智慧、先進科技、水產養殖、農業及商業等各項領域投入的資源,都讓臺灣經濟更加穩定。深信臺灣與關島透過合作,支持與相互協助,將能守護自由、民主,並讓雙方人民實現繁榮、和平的生活。 古蕾露總督說,訪團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與臺灣合作,以提升雙方人民的生活品質,而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觀光。觀光產業是驅動關島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品質最關鍵的動力與引擎,但若缺乏飛行航線,將難以擁有生機蓬勃的經濟及旅遊產業。因此,關島樂意提供各種激勵措施及優惠價格,吸引臺灣的航空公司建立飛往關島的固定航班,以推動關島觀光產業的發展。 古蕾露總督接著逐一介紹訪團成員。並表示,儘管訪團行程十分緊湊,但這幾天的行程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們,必須守護這片土地上人民的自由民主與和平。期盼與臺灣密切合作,在社會經濟、文化、行銷、觀光產業,以及民主、自由等各領域,持續建立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 訪團成員尚包括關島總督古蕾露夫婿庫克(Jeffrey A. Cook)、總督府幕僚長卡佛(Jon Junior Calvo)、行政局長柏恩(Edward Birn)、觀光局長李芮珍(Regine Biscoe Lee)、關島國際機場管理局副局長賀南德(Artemio "Ricky" Hernandez)、關島國際機場管理局董事會主席班巴(Brian J. Bamba)、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博達羅(Carlos Bordallo)、關島景觀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薩拉斯(Bob Salas)、關島商會理事長何泰(Tae Oh)、關島大學校長安芮葵(Anita Borja Enriquez)及關島駐台辦事處處長嚴樹芬(Felix Yen)等,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駐關島辦事處總領事劉嘉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接見結束後,總統偕同蕭美琴副總統在總統府午宴宴請古蕾露總督暨夫婿一行。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交通部長陳世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及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等亦陪同出席午宴。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7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台團 盼深化臺歐盟各領域合作 打造更具韌性民主供應鏈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上午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台團」,感謝歐洲議會持續關注臺海和平穩定,為臺灣發聲。並盼未來臺歐盟關係更加密切,合作領域更加多元;雙邊在半導體、人工智慧以及綠能等領域攜手合作,打造更具韌性的民主供應鏈,也為全球繁榮發展貢獻心力。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賓來到總統府。博斯納(Reinis Pozņaks)議員和丁荷蕾(Beatrice Timgren)議員去年剛當選,今年就首度訪問臺灣,以行動支持臺灣,他要代表臺灣人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總統感謝歐洲議會持續關注臺海和平穩定。並指出,上個月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以及「共同安全暨防衛政策」,兩項去年度執行報告的決議文,重申歐盟維持臺海現狀的堅定承諾。歐洲議會除了譴責中國持續對臺灣採取軍事挑釁行動,更強調臺灣是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關鍵民主夥伴,呼籲歐盟以及會員國持續與臺灣密切合作,強化經濟、貿易以及投資連結。對於歐洲議會為臺灣發聲,他要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說,正如博斯納議員和丁荷蕾議員來訪,深化臺歐盟交流,去年經濟部郭智輝部長率團出訪歐洲,創下臺歐盟經貿高層首次實體對話,期待未來臺歐盟關係更加密切,合作領域更加多元。特別是歐盟是臺灣最大的外資來源,雙邊在半導體、人工智慧以及綠能等領域高度互補,透過攜手合作,將能打造更具韌性的民主供應鏈,也為全球繁榮發展貢獻心力。 總統表示,期待未來兩位議員在歐洲議會繼續發揮影響力,共同支持臺歐盟簽署「經濟夥伴協定」,不僅創造互惠雙贏的發展,更鞏固彼此的經濟安全、提升國際競爭力。也希望透過這次來訪,訪賓對臺灣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留下美好印象,並歡迎未來常常來訪,讓臺歐盟關係不斷提升。 博斯納議員致詞時表示,很榮幸來到總統府,也感謝所有相關單位的安排,讓訪團有機會更深入認識臺灣,這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拜訪,因為臺灣是非常美麗的國家。 博斯納議員說,他來自拉脫維亞,儘管遠在地球的另一端,但深刻理解臺灣人民的感受,因為拉脫維亞也有一個強大的鄰國,聲稱拉脫維亞屬於他們,不幸的是,歐洲已發生戰爭。但他相信彼此的處境非常相似,鄰國都使用假訊息攻擊手段。 博斯納議員指出,我們正處於極具挑戰的時代,所做的選擇將決定這個世界未來的樣貌,是以法治至上、還是以武力和侵略為主導的世界。身為來自小國的人民,他非常清楚,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捍衛一個以法治為基礎的世界。因此現在對全世界的民主國家來說,團結一致以共同捍衛自由、價值及民主,至關重要。 丁荷蕾議員致詞時首先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她深感榮幸。並表示,訪團兩天前抵臺,她非常喜歡臺灣和這裡的食物,天氣也十分宜人。不過,訪團此行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共享的價值基礎,與世界其他民主國家發展良好的關係並團結一致,這對她的國家瑞典和歐洲而言都非常重要。 丁荷蕾議員提到,如同博斯納議員稍早所說,他們面臨來自俄羅斯的重大威脅,這從歐洲議會也可以明顯看到。事實上,歐洲內部正發生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也讓大家看到,相互支持至關重要。她認為,俄羅斯原本以為能輕鬆接管烏克蘭,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所有歐洲國家都挺身而出,提供烏克蘭武器和支持。 丁荷蕾議員指出,這就是為什麼民主國家間要保持良好關係,並明確向中國與俄羅斯展現,因為團結一致就是防衛力量的一部分。最後,並再次感謝有幸造訪臺灣這個美麗的國家。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6日
副總統感謝英國工黨台友會長期對臺支持與友誼 盼持續深化兩國貿易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26)日下午接見「英國工黨台友會訪問團」,感謝訪賓長期以來對臺灣的關注與友誼,倡議深化雙邊經貿合作,並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期盼兩國持續提升貿易夥伴關係,並在人工智慧領域進一步合作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長期以來對臺灣的關注與友誼、支持臺灣與英國人民之間的夥伴關係,並在英國國會中持續倡議深化雙邊經貿合作,以及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 副總統指出,現在是五月,正是臺灣年復一年爭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艱難時刻,臺灣至今仍遭到不公平的排除,無法向全球貢獻在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與經驗。但我們仍要感謝英國與訪團友人對臺灣參與國際公共衛生事務的支持。 副總統提到,感謝英國長期關注臺海以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也感謝英國歷屆政府皆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攸關全球繁榮的重要性,此一立場多次在G7等高層峰會清楚表達。並肯定英國持續透過實際行動,如在印太地區進行自由航行,展現對區域和平穩定與全球利益的支持。 副總統認為,儘管臺灣與英國位處世界不同地區,雙邊夥伴關係在近年顯著成長。臺英雙方推動的「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即是兩國經貿關係中一項重要里程碑。我們期待與英國經貿部門合作,推動在數位貿易、雙向投資、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等重要領域的進展。 副總統表示,臺灣期盼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持續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人工智慧基礎建設與科技發展方面具備強大潛力,這不僅關乎我們與美國的關係,也與英國息息相關。英國目前是全球第三大AI市場,臺英雙方在該領域將有極大合作空間。最後,副總統再次歡迎訪團來訪。 訪賓一行包括英國國會下議員彌蘇拉( Navendu Mishra)、阿里(Tahir Ali)、芭克(Paula Barker)、芙妮絲(Gill Furniss)及奈史密斯(Connor Naismith)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及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2日
副總統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訪團 感謝堅定支持臺法關係 期盼持續深化雙邊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22)日上午接見「法國前公職部長暨國民議會友台小組議員卡巴揚(Guillaume Kasbarian)訪團」,感謝法國政府在國際場域強調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表示,期盼兩國在各領域持續合作,結合彼此優勢,創造更多機會,爲兩國社會帶來成長與繁榮。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來訪,尤其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一直堅定支持臺法關係持續深化,雙方關係也有顯著進展。並提到,近年來,兩國持續在經濟、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拓展合作。對於去年我國奧運代表團在法國參賽期間受到的妥善照顧,他特別表達感謝之意,我國奧運代表團的出色表現激勵了整個社會,也包括緊接著辦理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另外,臺灣亦派出代表團參與巴黎文化奧運相關活動,很高興看到臺法關係在各個層面上蓬勃發展。 副總統並感謝法國政府和人民,特別是法國政府在國際場域強調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重要性,近期更重申支持臺灣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衛生大會(WHA)及其他有助全球健康的公共衛生活動。他也感謝法國政府在G7等峰會等國際場域重申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且在國家長期國防戰略中強調自由航行權的重要性,以及對維護和平的承諾,這些對臺灣而言深具意義且至關重要。 副總統表示,期盼臺灣與法國在各領域持續合作,法國在某些領域具有優勢,臺灣也有自身的強項,希望兩國結合彼此的優勢,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及促進人類福祉方面,開創更多機會,為兩國社會帶來成長與繁榮。 訪賓一行尚包括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議員游蘇法(Estelle Youssouffa)、勒福(Corentin Le Fur)、國民議會議員宓迪(Paul Midy)及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我駐法國代表處大使郝培芝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0日
總統接受「NTV日本電視台」及「讀賣電視台」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NTV日本電視台」《NEWS ZERO》節目主持人櫻井翔先生及「讀賣電視台」上海支局長渡辺容代專訪,總統針對就職周年感想、兩岸關係、中國軍事威脅、臺美關係、臺日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昨(19)日晚間播出。 總統在專訪中表示,中國企圖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如果臺灣被侵略,全球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會強化國防力量,靠備戰來避戰,達成追求和平的目標。並提到,臺灣發展無人機是基於國家安全與產業需要,並期盼臺日共同合作。總統也重申,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希望能尋求美國、日本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您即將迎來就任總統滿一年的時間,請問此刻的心情如何? 總統:我年輕的時候,立志行醫救人;棄醫從政的時候,立志改變臺灣。去年520宣誓就職總統,我立志壯大國家,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一年,這過程雖然擔子很重,但我深感榮幸,也滿懷感激國人給我這個機會報效國家,未來雖然一定會再次充滿挑戰,但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團結國人,持續壯大國家,這就是我現在的心情。 問:第二次大戰結束即將屆滿80周年,在這期間,時常會聽到臺灣跟大陸,兩岸即將發生衝突的聲音,總統認為兩岸有可能會發生衝突嗎? 總統:國際社會非常清楚,中國企圖取代美國,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併吞臺灣只不過是第一步。因此當中國的軍力越來越強盛的時候,自然而然國際社會就會有人擔心兩岸會不會爆發衝突。國際社會一定要全力避免臺海發生衝突,因為代價太大,除了會對臺灣跟中國產生直接的災難,對全球的經濟影響更是重大,預估大概光是戰爭就會產生10兆美元的損失,約占全球GDP 10%。 另外,全球航運有五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與周邊的海域,所以如果臺海發生衝突,包括日本、韓國都會受到重大的影響,因為日本與韓國對外運輸有四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從外國運回來的各種能源、礦物等有三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如果臺灣被侵略的話,全球的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海峽一定要避免發生衝突。 臺灣海峽的衝突是可以避免的,我非常感謝日本石破茂首相,還有包括安倍晉三前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前首相,以及美國川普總統、拜登前總統,還有G7領袖持續在國際場合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全球民主陣營大家共同合作,把力量堆疊到足夠讓中國的目標達不到,或是讓中國要侵略臺灣的代價太大,它沒有辦法承受,臺海的衝突自然而然就可能避免。 問:誠如剛剛總統所言,如果要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對其他國家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避免戰爭?臺灣準備採取何種因應措施防止戰爭的發生? 總統:剛剛櫻井翔先生有提到,二次大戰已經快要80周年,我們可以從二次大戰當中得到教訓。第一個教訓是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從二次大戰整個慘烈的狀況,人類應該要記取教訓,一定要追求和平,不能夠輕易地啟動戰爭,否則對人類是一個非常大的災難,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決心守護和平。第二個教訓是我們不能對威權主義者採取姑息主義,因為如果給他們甜頭,威權主義者就會得寸進尺,持續坐大,到最後不僅僅沒有辦法得到和平,反而會導致戰爭。第三項教訓是二次大戰之所以會結束,是因為後來團結起來,二戰才會結束。 臺灣、日本還有印太地區都直接遭受到中國的威脅,我們希望能夠團結合作。臺灣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就是我們會強化國防力量,第二、我們會強化經濟韌性,第三、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的力量,第四、只要中國對臺灣能以對等尊嚴的態度,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追求和平共榮,以以上四個方向達到避免戰爭,達到和平。也就是說,臺灣希望藉由實力來達到和平,靠備戰來避戰,不讓戰爭發生,追求和平的目標。 問:關於無人機的部分,大家都知道臺灣最近積極在研發、開發、引進無人機,請問總統為什麼這個時候必需積極研發及引進新的無人機? 總統: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國家安全的需要,第二是產業發展的需要。因為臺灣、日本及菲律賓同樣在第一島鏈上,我們是民主國家,沒有辦法像中國這樣的極權國家,國防預算可以毫無限制;在這種狀況之下,臺灣、日本及菲律賓等島國,應該要善用本身的科技,發展不對稱和無人載具的國防方式。 特別是從俄烏戰爭當中,我們看到烏克蘭成功善用無人載具保護烏克蘭,阻止俄羅斯毫無限制的入侵。 換句話說,俄烏戰爭已經證明無人機的重要性。所以,發展無人機的第一個目的是基於國家安全需要;第二,是全球已經進入智慧化時代,不管是生成式、代理式或實質式,人工智慧一定會越來越發展,未來汽車及船舶也會發展出無人車、無人艇,也會有無人工廠,甚至無人機未來也可以協助郵政運送,或者Uber、Uber Eats、Foodpanda、農業灌溉、噴灑農藥等也都可以使用無人機。 因此,在未來全面智慧化時代,發展無人載具是必然的,臺灣也是基於產業需要,積極布局無人機及無人載具的發展,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達臺灣希望與日本在無人載具產業上共同合作,就像半導體產業一樣,日本有原料、設備、科技,臺灣有晶圓製造,兩國可以合作;日本是科技大國、臺灣科技實力也不錯,如果臺日能共同合作,不僅可以捍衛臺海和平穩定及印太安全,也對臺日兩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很有幫助。 問:總統剛剛介紹的無人機大概都包括俄烏戰爭的例子,臺灣跟中國隔了一個臺灣海峽,我們的無人機是要具備有跨海能力的無人機嗎? 總統:臺灣沒有要反攻大陸、沒有要侵略任何一個國家,臺灣的無人機是想保護自己的國家與國土。 問:美國拜登前總統曾明白表示如果臺海有事,美國會防衛臺灣,但是川普總統到現在都沒有明確表示會協防臺灣,總統您認為一旦臺灣有事,美國會協防臺灣嗎?或是臺灣現在有向美國進行說服工作嗎? 總統:拜登前總統及川普總統回答記者的問題,雖然回答內容不一樣,不過拜登政府及川普政府與臺灣的合作是持續加強,並沒有改變。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比歐巴馬前總統任期時,與臺灣的合作更廣也更深;拜登前總統上任之後,與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相比,與臺灣的合作也更多;現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與臺灣的合作也比拜登前總統更多。臺美合作持續不斷地增強,並沒有因為川普總統與拜登前總統回答記者的話不同,而有任何改變。此外,川普總統政府公開表達,未來美國將把重心從歐洲移到印太,美國國防部長甚至公開表明,美國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阻止中國侵略臺灣,維持印太穩定,也能維持世界和平。 臺灣有一句俗話「自助人助」。在臺灣面對中國的威脅要求友盟國家協助臺灣之前,臺灣一定要先做好守護國家的決心及準備,這是臺灣的原則,我們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先做好守護國家的各項準備。 問:想請教總統有關臺日關係的問題。總統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時,呼籲給予日本許多協助與關懷。特別是您當年有到仙台去慰問;之後青森與熊本的地震,您也都有表示慰問與關懷。對於未來臺日的交流及發展,總統有什麼樣期待? 總統:我來自臺南,我的選區在臺南。臺南跟日本的淵源非常深厚,臺灣當然也跟日本的淵源很深厚。但是臺南是臺灣22個城市裡,與日本關係最深厚的一個城市。我非常希望,兩位以及你們的團隊有機會能來臺南旅遊。我會介紹臺南的風景,包括日治時期在臺南的建設、臺南的美食以及臺南社會獨有的,還可以看到昭和時代的生活文化。 位在臺南的烏山頭水庫是由來自日本金澤市的八田與一先生自東京帝大畢業後來到臺南,率領團隊所完成的,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現在仍然在使用。這個水庫,再加上總共1萬6千公里長的嘉南大圳,把15萬公頃的嘉南平原變成臺灣的米倉。臺灣才有可能從農業發展累積的力量,進到工商業,一直到今天的科技業。這座水庫仍然供應臺南市科學園區使用。除了臺南市民使用、農業使用、工業使用,連新市科學園區的科技業,以及台積電也在使用。 因此,臺南市民不僅很感謝八田與一,對日本人也非常親善。另外,臺南在2016年2月6日發生大地震,造成重大的傷亡,那是50年來最大的地震。當時我是臺南市長,非常感謝當時的安倍前首相派了5個日本官員,在地震的隔天就來到臺南的地震現場,非常體貼的詢問我們,需要日本政府怎麼樣的協助。他願意依據我們的要求提供協助來幫忙。我當時很感動,日本安倍前首相可以這麼體貼、做到這種程度,而不是公務性質的送東西過來而已,不管你需不需要。反而是來問你需要什麼,他再來提供什麼協助,讓我很感動。所以2011年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或者是之後的熊本地震,我率領的臺南市民,自然而然、義不容辭的去表達關懷。 更早,1999年,臺灣中部大地震,日本也是第一個派救援隊到臺灣現場救援的國家;2018年2月6日花蓮發生大地震,安倍前首相還寫毛筆字、拍影片,「臺灣加油」,來鼓勵臺灣人民,全臺灣都很感動。 這麼多年來,臺灣跟日本,因為地震互相幫助,我們的感情已經像家人一般,不僅僅是鄰居,這個是很可貴的。未來,我希望臺灣跟日本能夠像兄弟,臺灣人民跟日本人民能夠像家人一樣,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臺灣有事,大家互相關懷、互相幫助,來面對各種挑戰跟困難,也能夠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問:剛才總統的談話中有提到,「臺灣有事、日本有事」。萬一,當中國武力侵犯臺灣的時候,總統期盼美軍跟日本的自衛隊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總統:我剛剛有提到,中國併吞臺灣只是第一步。它最終的目的是要改變國際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因此,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我非常希望能夠尋求美國、日本,還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預防比治療重要。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