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3月26日
總統接見青年節優秀青年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青年節優秀青年代表,除了嘉許他們的傑出表現外,也祝賀全國青年朋友青年節快樂。
總統致詞時首先向在場的青年代表們表示,能獲頒青年獎章,令他非常羨慕,因為他在大學時代就曾獲得優秀青年代表提名,但可能由於還不夠優秀,最後只獲頒「青年獎章候選人獎狀」,不過,總統也幽默地說,既然青年獎章候選人都能當選總統,可見大家未來的發展也不可限量。
總統接著表示,他上星期曾前往花蓮,花蓮不僅是山與海的交會口,也是海洋與溪流的交會口,而台灣四面環海,也位在各種洋流拉扯的交會口,雖然有人認為被封閉阻隔,但更可以說是四通八達。而我們就站在舊世紀與新世紀的交會口,當我們心平氣和的回顧廿世紀末的台灣,看到共同經歷的許多挑戰與榮耀,這就是不畏艱難、多元活力、禍福與共、相融一體的「台灣精神」。從數百年前先民渡海來台,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從最早的原住民族到無國界之分的e世代,對於各種迎面而來的時代趨勢,對於「可能會發生什麼?」我們也都在集體學習。
總統指出,政府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建設,只要是投資在下一代的,就是國家的希望,所謂青年是國家的棟樑、青年是國家的支柱,就是因為青年朋友掌握了「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的契機,是最有機會使台灣發生改變的人。他並期勉全國青年朋友,在瞬息萬變的e世代,要掌握世界進步的關鍵,未來世界的發展,各類知識的獲得與消化,是進步的動力,更是永續發展的憑藉,知識是國家進步的指標,青年朋友們要全心投入,銳意追求。
總統進一步指出,現今國際關係是錯綜而密切,區域合作發展的趨勢,使任何國家都無法自外於世界,獨善其身與閉關自守的觀念已不符合「世界村」的要求,因此建立巨觀、開闊、宏遠的「世界觀」是必要而急切的,青年朋友除了看到周邊、看到眼前,還要看得深、看得遠,關心社會人群,關切世界事務,讓我們更具有主導世界的條件與知能。
總統最後強調,我們不只是在傳承中尋求改變,更要意識改變之後還要繼續傳承,印順法師與他會面時就曾提示過,從傳統中求改革是最困難的,有正面助力,也有反面的阻力,但只要不放棄,全力以赴,就必定能成功,而這其中所需要的平衡與苦心,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能有這樣的使命與責任感,縱使步步走得辛苦,但一定是步步值得。
青年獎章得獎人王俊力檢察官在代表致詞時也表示,在全民的勤奮努力下,台灣創造了傲然的經濟成果與民主奇蹟,但也產生了令人厭惡的黑金政治及環境品質的惡化,大家都期待在總統的領導下,台灣能擺脫向下沉淪的惡果,全面向上提昇,而他們也將作為「年輕台灣、活力政府」的後盾,為台灣走出陰霾、邁向廿一世紀共同努力。
九十年全國優秀青年代表一百一十餘人下午由內政部長張博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