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03月28日
總統:臺灣在自由民主道路上不斷前行 盼與美國商會持續獲致新成就
總統出席「台灣美國商會2024年謝年飯晚宴」

蔡英文總統今(28)日晚間出席「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2024謝年飯時表示,過去幾年,全球共同經歷許多波折,臺灣在面對不確定時展現出韌性及可靠性,同時也看到臺美間歷久彌新的夥伴關係。總統感謝美國商會多年來堅定支持臺灣,持續對臺灣保持信心,相信臺灣將在共同打下的堅實基礎,以及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並期盼臺灣與美國商會持續獲致新成就,設立更高目標。

 

總統以英文致詞,內容為:

非常高興第8次來參加由台灣美國商會主辦的謝年飯。也很開心可以連續8年和大家齊聚共享美食,愉快交談。再次感謝貴會讓今晚成為一個美好的傳統。

70多年來,美國商會堅定支持臺灣。但更重要的是,商會一直是臺灣連結美國及國際社會的重要橋梁。

首先,我要特別表彰在座幾位人士。我要先恭喜銀丹(Dan Silver)會長在今年1月再度就任台灣美國商會會長。他在2016年擔任會長時,與我國政府機關協力完善相關法規作業。相信藉由銀丹會長的領導力及經驗,他將協助我們讓經商環境更加友善。

我也想藉此機會表彰去年7月上任的美國商會林博智(Patrick P. Lin)執行長。他過去的成績令人欽佩。我們期望林執行長善用其經驗,進一步深化臺美經貿關係。

最重要的是,我衷心感謝美國商會及其領導團隊,以及所有會員們為臺灣所做的一切。臺美夥伴關係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貴會的努力。

過去幾年,我們共同經歷了許多波折。從美中貿易摩擦,到前所未見的COVID-19疫情,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些事件大幅衝擊全球政治秩序且引發普遍的通貨膨脹。

然而,在這一連串的挑戰之下,臺灣卻能越挫越勇,仍然保持穩健的經濟成長,充分展現經濟、產業與人民卓越的韌性及應變能力。

特別是一場百年大疫,挑戰及考驗了國與國之間的互助,而臺灣在這些困境之中,挺身而出,提供支持。

我們的「Taiwan Can Help」行動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臺灣不會做一個被動的旁觀者。相反地,我們將繼續擔任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在世界面臨危機時,臺灣可以幫忙。

在我們政府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過去這8年,臺灣因應了各種挑戰,在穩定中持續發展。過去8年,臺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持續成長,去年高達近7,600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逾39%。

同樣地,臺灣股市也大幅成長。我相信,各位都看到臺股指數早已衝破2萬點,是2016年的2倍之多。

整體而言,臺灣的經濟表現穩健。2016年到2023年經濟成長率平均超過3.1%,高於全球平均值,2021年更創下6.62%的新高。

非常高興各位與我們同心協力,也感謝大家持續對臺灣保持信心。

美國商會的「2024商業景氣調查」報告也反映出這份信心,超過80%受訪者對臺灣的經濟前景及企業營收成長感到樂觀,兩者皆較去年成長達10%;92%受訪者規劃在未來1年內保持或增加對臺投資。

另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臺灣整體排名連續5年進步,2023年全球排名第6,也令人備感鼓舞。此外,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最近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臺灣連續2年全球排名第4。

從種種指標來看,臺灣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展現出韌性及可靠性。

我要感謝各位對臺灣有信心,並向各位保證,我們會盡力讓臺灣處於最佳地位,如此才能保持我們的競爭力。

截至本月,我們的「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帶來超過700億美元的總投資金額,創造逾15萬個工作機會。

自2016年起,我們推動多項措施,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和產業能與時俱進。

以綠色轉型為例,我們的政策已見成效。目前臺灣再生能源的整體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3.8倍,風能及太陽能發電量成長超過7倍。

早在2017 年我們宣示為臺灣人工智慧(AI)元年時,即著手推動AI發展政策。我們的「臺灣AI行動計畫」及其更新版「臺灣AI行動方案 2.0」,已為臺灣AI產業做好準備。

基礎建設與科技固然重要,但真正使臺灣卓越的關鍵在於人才。這就是為什麼過去數年我們不斷致力強化人力資本。

2018年,我們推出就業金卡,讓國際專業人才在臺生活及工作更加便利,迄今已核發逾9,000 張就業金卡。

去年 11 月,我們啟用「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透過一站式服務為外國專業人才提供服務,從簽證申辦,甚至到子女教育等。此中心和就業金卡等計畫,都是為了讓臺灣成為世界級人才的中心。

政府也和產業合作,在頂尖大學成立6所半導體學院,還有針對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循環經濟等領域的研究學院也在籌備中。這些學院將提供高階訓練,以縮短大學教育與產業所需的技能和訓練之間的差距。

當然,在這些努力中,最重要的是臺美間歷久彌新的夥伴關係。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立法 45 週年,這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石。《臺灣關係法》也讓臺美關係更加緊密。在這40多年間,美國已成為我們的第2大貿易夥伴,臺灣則是美國的第8大貿易夥伴;且美國是臺灣第3大外資來源國。

近年來,臺美貿易關係大幅成長,透過「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及「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我們強化供應鏈和綠色轉型的合作。就在上個月,我們也簽署了「國際發展合作瞭解備忘錄」。

近年來最亮眼的成果就是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正在進行中,未來的協定將為雙邊夥伴關係打造更穩固的基礎。

我和今天在座各位一樣,期待我們共同努力的臺美雙重課稅議題,能儘快取得具體成果。對此,我相當有信心,也要特別感謝美國商會透過發表白皮書等方式持續支持。

我也欣見我們擴大與美國各州的合作。去年3月和9月,亞利桑納州及維吉尼亞州分別在臺灣設立貿易投資辦事處及臺灣辦事處,紐澤西州也正規劃在臺設立辦事處。就在這個月,密西根州宣布將成立第一個駐臺辦事處。辦事處的設立將有助深化臺美整體經貿關係,我也歡迎美國其他州來臺設立辦事處。

毫無疑問,這是臺美關係極佳的時刻。一切成就歸功於臺美間許多人的努力。因此,今晚我要再一次感謝美國商會和會員們帶來這豐碩的8年。

今年1 月13日,賴清德副總統當選下一任總統。儘管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變化,但我有信心,臺灣將持續在正確的方向上,確保政治、經濟情勢的穩定,維持在政策上的一致與穩健,在與各位共同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穩步前進。

賴總統當選人也承諾,將推動「國家希望工程」,致力把臺灣打造為「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臺灣」,讓臺灣成為世界上令人驕傲的民主故事。

我相信,隨著我們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臺灣和美國商會將繼續獲致新成就,並設立更高的目標。

再次謝謝邀請,讓我利用這個場合說明8年來所發生的事情及取得的成績,最後祝大家有個愉快的夜晚。

 

隨後,總統與「台灣美國商會」銀丹會長、「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共同舉杯祝賀,見證臺美堅實情誼。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秘書長林佳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外交部長吳釗燮、法務部長蔡清祥、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財政部長莊翠雲、環境部長薛富盛、臺中市長盧秀燕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3日
總統出席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 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 籲團結合作捍衛民主、自由和人權
賴清德總統今(23)日下午出席「2025年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日活動」時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良知、正義、民主及人權是抵禦暴行與專制的重要力量。臺灣會和民主夥伴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維護區域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共同捍衛民主、自由和人權。不只不遺忘歷史,更應不分彼此、團結合作,確保下一代能夠生活在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 總統抵達後,首先聆聽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第三代證詞,及猶太教拉比朗誦祈禱文《慈悲的神》(El Maleh Rachamim),並與現場貴賓進行點燭儀式。 總統以英文致詞,首先感謝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德國在台協會、臺灣民主基金會以及外交部,今年再度共同舉辦這項極具意義的紀念活動;也感謝在座賓客的參與,一起悼念猶太人大屠殺罹難者,向生還者表示關懷,向保護受害者的英勇人士致敬,並對所有受此歷史悲劇影響的人們致意。 總統說,剛剛我們共同聆聽大屠殺倖存者Yehudit Biksz的孫女Orly Sela女士,分享他的祖母逃離納粹政權的經歷,令人動容;也特別感謝他不遠千里而來,專程參加今天的活動。 總統指出,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社會排除,並在中期開始一系列有制度性、並有意識型態導向的種族滅絕。這些政策與指令在極權制度下,造成約600萬名猶太人不幸喪生,另有數百萬包括吉普賽人、身心障礙者、同性戀者以及其他理念不同者,也遭到迫害,實屬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紀錄。 總統表示,包含臺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訂定反屠殺的法令,每年也都會舉行紀念活動,除了悼念受害者、傳承歷史記憶,更重要的是,要強調反對仇恨和歧視的決心。 總統提到,23年前,臺南的車路墘教會成立「臺灣Holocaust和平紀念館」,是全臺灣第一座猶太人紀念館,也是亞洲第二座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成立的使命就是呼籲人們:「忘記仇恨、彼此相愛;杜絕戰爭、崇尚和平」。館中許多物件都是來自猶太人,不僅串起臺灣和以色列的連結,也讓臺灣人民能夠了解猶太人的境遇,共同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總統說,他擔任臺南市長時,曾經參與車路墘教會的展覽活動,也受到以色列政府的邀請,前往以色列參與全球市長會議,並且參觀了大屠殺紀念館。他一直記得當時內心的震撼,也更加關注這個議題;因為人權與和平是臺灣和友盟國家共享的價值,也是臺灣與世界的重要連結。 總統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我們會和民主夥伴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維護區域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臺灣也將持續做出更多貢獻,與國際社會共同捍衛民主、自由和人權。尤其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我們看到戰火仍然出現在世界各地,極權勢力正在捲土重來,對全球的民主、和平、繁榮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總統表示,今天這個紀念活動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警示,提醒我們仇恨、偏見與極端主義對全體人類的威脅,而良知、正義、民主及人權是抵禦暴行與專制的重要力量。我們不只不遺忘歷史,更應該不分彼此、團結合作,共創美好幸福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確保下一代能夠生活在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 包括立法院長暨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杜伯斯基(Boaz Toporovsky)、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Andreas Hofem)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3日
總統至教宗方濟各靈堂追思
賴清德總統今(23)日上午前往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至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靈堂追思致哀。 總統抵達後,以主祭者身分於方濟各教宗靈前上香、獻花、獻果、獻爵,並在司儀引領下,向教宗遺像行三鞠躬禮,表達對方濟各教宗的哀思與深刻敬意。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4月21日辭世,總統除在第一時間請外交部向梵方表達我國政府與人民誠摯哀悼與慰問,同時指示外交部長林佳龍向教廷駐我國大使館轉達悼念之意。 包括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李克勉、台北總教區總主教鍾安住及副主教林天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3日
總統接見「新美國安全中心」訪團 盼推動臺灣加美國新布局共創雙贏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23)日上午接見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NextGen)訪問團,感謝美國政府多年來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提升國防實力,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並指出,未來將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擴大對美投資,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降低雙邊貿易逆差,創造雙贏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傅洛依(Michèle A. Flournoy)董事長是臺灣的好朋友,長期致力於臺灣與美國的各項合作,對臺美關係貢獻非常大,很高興歡迎傅洛依董事長再次率領「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成員來訪。「新美國安全中心」是華府研究美國國家安全及國防政策重要智庫,而NextGen計畫更是培育美國國安、外交領域人才的搖籃。今年訪團規模更勝以往,顯示美國新生代領袖對臺灣更加重視,他要代表臺灣人民向訪團貴賓表達最誠摯的歡迎。 總統指出,在座訪賓關注的臺海議題已是全球性議題,國際間有高度共識,認為臺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臺灣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積極推動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防預算並將提升到GDP 3%以上。第二,強化經濟韌性。臺灣經濟要持續進步,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積極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目前亦已獲致成效。第三,臺灣會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的力量,以實力來達到和平目標。第四,在對等尊嚴之下,臺灣願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求兩岸和平穩定。 總統提到,就在這個月10日,《臺灣關係法》立法滿46週年,感謝美國政府多年來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提升國防實力,一起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未來期待臺灣和美國繼續加強合作,為彼此的國防產業發展以及打造「非紅供應鏈」帶來更多成果,同時進一步深化經貿夥伴關係。 總統說,美國現在已經是臺灣主要投資對象,未來我們將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政府將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擴大對美國投資,也希望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雙方能互惠互助,創造雙贏發展,同時降低臺美雙邊貿易逆差。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訪賓來訪,也期待訪賓此行能有更多收穫,對臺灣留下深刻印象;並盼未來大家繼續支持臺灣,促進臺美關係更好的發展。 傅洛依主席致詞時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並表示,誠如賴總統所言,本次訪團成員都相當傑出。過去參與這項計畫的成員,許多已經成為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專家,或是智庫及私部門的領袖。她很榮幸能對此投注心力,也很感謝賴總統願意撥空與他們交流。 傅洛依主席說,訪團在此關鍵時刻造訪臺灣,當前的地緣戰略環境充滿變動,有許多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在此情勢之下,基於彼此共享的價值觀、對於民主及人權的重視,以及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共同利益,現在正是增進對話與合作,尋求更多機會共同推動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時刻。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立國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2日
副總統接見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訪問團 盼深化兩國合作 共同維持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
蕭美琴副總統今(22)日上午接見「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杜伯斯基Boaz Toporovsky訪問團」時表示,臺灣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結合民間部門的創新能力,共同強化國家安全。並感謝以色列國會長期支持臺灣參與國際事務,期盼兩國持續在教育、科技及經貿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維持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臺灣政府及人民歡迎訪團來訪。並表示,雖然臺灣與以色列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雙方在民間交流以及國會關係方面非常密切,政府各領域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這些都非常有意義。他也要感謝以色列國會長期支持臺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事務。 副總統提到,很高興臺灣與以色列在科技合作、教育交流及經貿等領域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加深彼此的連結。許多臺灣人很欽佩以色列「新創之國」的精神,以色列對科技和創新的投入,不僅讓國家繁榮,也強化了國家的安全。 副總統表示,臺灣也處於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我們致力於自我防衛,並持續投入更多資源,希望結合民間部門的創新能力,共同強化國家安全。同時強調,臺灣有許多地方可以向以色列學習,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致力於維持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期盼兩國未來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訪賓一行尚包括以色列國會議員賓荷莉(Meirav Ben Ari)、賓巴拉克(Ram Ben Barak)、塞加洛維茨(Yoav Segalovitz)等,由外交部次長陳立國、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1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懷俄明州長 感謝來臺交流持續鞏固雙邊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21)日上午接見「美國懷俄明州州長戈登(Mark Gordon)訪問團」,代表總統及臺灣人民歡迎訪賓來臺,並對臺灣與懷俄明州長期以來堅實的夥伴關係表達由衷感謝。 副總統提到,臺灣與懷俄明州雙方多元的夥伴關係涵蓋農業、科技、能源等多項領域,也有許多臺灣人在懷俄明州求學並取得學位。此外,該州的觀光旅遊也深受臺灣人民關注與喜愛。臺灣與懷俄明州多元且強健的夥伴關係已持續數十年,非常高興戈登州長率團來訪,進一步鞏固雙邊關係。隨後,副總統也與訪團貴賓針對臺美經貿相關議題進行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