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12年09月15日
總統參觀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了解國防科技研發成果
總統參觀「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蔡英文總統今(15)日上午前往南港展覽館一館參觀「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了解國防科技研發成果及產業發展趨勢,並歡迎國人前來參觀體驗。
總統抵達後,分別參觀「Taiwan Space台灣太空形象館」、「U.S.A Pavilion」、「LOCKHEED MARTIN」、「NORTHROP GRUMMAN」、「雷虎科技」、「Space Chiayi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TAIA航太產業館」、「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亞洲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攤位,聽取各項產品介紹及研發理念,沿途與參觀民眾親切互動,氣氛十分熱絡。
總統也在軍備局獲得管理處長李健青陪同導覽下,參觀「國防館」並觀看國防部宣傳影片,以及聽取騰雲無人機、巡飛彈I型無人機、銳鳶II型無人機、AJT高教機飛行模擬器、攻擊型無人機操控模擬系統、偵搜戰術輪車、XT112戰鬥步槍,XTS112式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軍用外骨骼等武器裝備說明,了解我國國防科技研發成果。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覽日期為9月14日至16日,係國防、航太、無人系統載具及軍規部品產業專業展,將完整呈現國防航太產業鏈最新研發技術成果,並設有多元展覽及體驗活動,讓國人可藉由展覽了解發展國防自主之重要性。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副秘書長徐斯儉、國防部長邱國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及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柯傑民(Jeremy Cornforth)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30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落實保衛國防安全核心價值 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5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晉任將官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並期盼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恭喜今天晉任的將官。每一次的晉升都是各位長年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同時代表了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向各位和眷屬表達誠摯的祝賀,也期待大家以更高的標準,為國軍、為國家貢獻心力。
首先,我要恭喜陳俊源、孫立方兩位晉任中將。出身砲兵的陳俊源將軍,在任職43砲指部及砲訓中心指揮官期間,督導執行各項教學及備戰工作,不僅精進了砲兵的火力運用,更為我們的國防戰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孫立方將軍曾接受美國國防資訊學校公共事務軍官訓練,更於2024年獲選入該校名人堂,成為唯一入選的臺灣軍官,大家同感光榮。在擔任國防部發言人期間,針對國防政策都能精準研提輿情溝通與應處建議,展現高度專業素養和沉穩氣度,提升了國軍的整體形象。
我也要恭喜黃盈福、陳逸鴻、雷詠淇、楊永寶、江國顯、吳建冠、覃仁勇、林昇和、王石朋、李昌富、梁沅勝等11位晉任少將。
各位不論是在戰備演訓、衛勤醫療或是國防政務、指管通情、 遠洋巡護等領域,都全力以赴,讓我們的國防力量更強大。我要感謝在場每一位將軍在崗位上的努力和付出。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快速,臺灣更面臨了威權主義擴張所帶來的威脅,除了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中共也不斷利用各種滲透行為,意圖竊取我們的國防機密,破壞國家安全。
今年3月,我針對臺灣面對的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與此同時,官兵警覺的提升也是關鍵。我希望各位將軍都能夠在各單位、部隊,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
同時,我們要努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政府除了持續進行國防改革、添購新式武器及裝備,我也期待各位將軍拋棄慣性思維,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最後,我要感謝現場的眷屬,因為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才能夠讓各位晉任將官全心投入國防事務。我要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最由衷的感謝。
再次恭喜各位,讓我們一起捍衛國家安全,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忠龍、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及空軍司令鄭榮豐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3日
總統視導慰問臺南榮家 盼世代傳承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
賴清德總統昨(12)日下午視導暨慰問臺南榮譽國民之家時指出,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盼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臺南榮家及榮民服務處簡介,隨後致詞時表示,臺南榮家是他在臺南市長任內規劃,後續由黃偉哲市長與市府團隊,以及歷任輔導會主委及同仁共同努力,從新建到完成搬遷歷經多年,在去年正式啟用,且鄰近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是落實「醫養合一」的榮民之家,提升榮民就醫和生活便利性。
總統指出,榮民過去在軍中一生戎馬,現在年紀大了,來到榮民之家,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過去榮民報效國家,現在國家照顧榮民,這是應該的事情。他期許輔導會同仁都能做好對榮民的服務,將他們視同自己的親人般照顧。
總統說,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特別是榮民精神要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榮民精神:第一,愛國。過去榮民在臺灣不分族群,一起擋下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他擔任總統後,於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紀念活動時看到來自全臺灣的遺眷深受感動,也從他們的故事了解榮民愛國、保衛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而不分族群、團結合作才能守護臺灣。
總統提到,第二,反共。我們尊敬榮民,除了感念他們保家衛國的犧牲,更感念他們反共的精神。我們要阻止共產黨併吞臺灣,團結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這就是榮民精神。
總統接著說,第三,服務。十大建設中有許多工程是榮民的貢獻,他們忠於國家,服從領導,參與國家建設,我們要延續這種服務精神,感念榮民對國家的貢獻,除了提供實質照顧,把他們當作家人,更要延續榮民精神,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最後,總統期許輔導會及相關單位都能好好照顧榮民,傳承榮民團結、愛國、反共精神,共同服務社會、建設國家。
隨後,總統視察「門診區」、「復健中心」及「療癒花園」的設置與使用現況,並與榮民長輩親切寒暄話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情形。
包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林俊憲、王定宇及臺南榮家主任王風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6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軍事實力守護臺灣民主自由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4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並強調,政府會給予國軍最大支持,除了從下個月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向各位晉任將官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今天的晉升除了代表各位在過去的表現受到肯定,也是對各位未來的軍旅生涯有更多的期許。
我要恭喜董帥谷、湯成、張景泰、李宗泰、黃超興、周文祥等6位晉任少將。各位在人才培育、戰備演訓、文宣心戰、後備動員以及網電作戰等各項領域,都戮力以赴,達到提升國防能量的目標。
我希望各位能夠了解,面對威權勢力的集結與合流,以及中共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我們必須要用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我希望,各位在晉任後,能夠以「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為目標,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並且透過年度各項演訓,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像是上個禮拜完成的「立即備戰操演」,就是採取狀況誘導的方式,希望讓各級部隊對於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的整備都能夠更加熟悉,貫徹實戰化訓練,持續強化國軍的戰力。
政府也會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除了從下個月將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我們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讓國家的人才能夠更加聚集,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今天我也非常高興能夠和各位寶眷共同見證晉任的榮耀。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是國軍最堅強的力量、也是最溫暖的後盾,我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十二萬分的謝意。
再次恭喜各位,我會和大家團結努力,一起守護我們所珍惜的民主、和平與繁榮,謝謝大家。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5日
三總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啟用 總統期勉守護國軍與國人健康 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使命
賴清德總統今(25)日上午出席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啟用典禮,肯定松山分院過往臺灣在遭遇到重大公衛事件時所展現的醫療量能,並期勉該院航空醫學大樓啟用後,繼續造福國軍、嘉惠民眾;也希望未來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航空醫學大樓介紹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來到空軍醫療的前哨—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和大家一起迎接新建航空醫學大樓的誕生,他要代表國人感謝國防部、軍醫局、三軍總醫院,以及松山分院全體醫護同仁的努力和辛勞,讓這棟大樓能夠如期完工,也祝福未來大樓啟用後,不僅造福國軍、嘉惠民眾,同時讓航空醫學更上一層樓。
總統提到,從稍早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松山分院儘管歷經多次的更銜,但80年來肩負起許多使命,也具備光榮的歷史,相信未來松山分院一定可以發揮更大功能。回顧過往,當臺灣遭遇到重大公衛事件,像是SARS及COVID-19,松山分院都配合衛福部政策成為專責醫院,顯示出松山分院的醫療量能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總統表示,松山分院平時除了照顧國軍及眷屬,也照顧一般民眾,是地方健康的守護神,當疫情來臨時,更站在第一線守護國家及民眾健康。此外,松山分院也肩負起離島醫療防疫工作,甚至遠赴烏坵,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指出,最近政府為了要落實「健康台灣」的目標,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主要是因為國人平均餘命增長,但不健康年數也超過8年,我們希望能讓國人活得長壽、健康,且縮小不健康年數。為了達到此目標,政府有幾項作為,包括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年齡往下調整,並推廣更多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總統接著指出,總統府也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不論是天災地變,或發生重大意外有大量傷患時,希望每家醫院都有能力肩負起醫療服務工作。在軍醫局及三軍總醫院協助下,松山分院編制「前進外科小組」,是臺灣少數幾個前進外科醫療小組,提高後送傷兵的存活率,希望未來松山分院也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
總統說,總統府也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近來林口長庚醫院舉辦講習分享節能減碳的成果與經驗,值得學習。我們可以進一步檢視空調等各項設備有否必要汰舊換新,提高電力使用效能,或考量與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合作,有效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松山分院的所有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照顧國軍,也照顧民眾的付出與辛勞。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用儀式,並視導「空勤健檢中心」及「航空視聽感知評估站」,也體驗空勤視力箱檢測項目。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國防部次長黃佑明、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及松山分院院長蔡宜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1日
總統勗勉立即備戰操演部隊 宣布調整待遇當後盾 盼朝野團結支持國軍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前往空軍松山基地勗勉「立即備戰操演部隊-衛戍第二戰鬥隊」感謝國軍保家衛國的貢獻,並強調政府會做全體國軍的後盾。總統也宣布自4月1日起調整相關國軍待遇,讓大家在落實戰訓本務時能兼顧家庭,也希望在野黨重新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給予國軍最大支持,展現朝野一致對外的團結精神。他會努力從各方面持續照顧辛苦的國軍,盼一起守護國家,確保自由民主的日常。
總統勗勉內容為:
這一週,我們國軍官士兵全力執行「立即備戰操演」,要用最快速的反應與最精實的演練,持續強化國軍保家衛國,維護區域安全的整體量能。
我要代表國人感謝辛苦的國軍弟兄姊妹,在操演中表現優異,也全天候堅守崗位,守護國家。
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致力於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面對極權勢力的擴張,臺灣會堅定地站在自由民主這一邊,堅定地站在反對極權併吞的這一邊、更是站在守護現況的這一邊!
而各位國軍弟兄姊妹正是我們信心的基礎,也是國家的磐石,更是全體國人的希望。
我與政府不僅感謝各位的付出,更要做全體國軍的後盾,所以,從我一上任就指示國軍待遇調整,並以基層官士兵為優先,要讓大家在落實戰訓本務的同時,也能兼顧家庭。
我要藉這個機會向各位宣布,我們將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以及戰鬥部隊加給。首先,志願役勤務加給將分成三等級調整:少校以下軍官與士官、士兵,是作戰部隊的主力,將從10,000元調整為15,000元;中校與上校則是會增加4,000元,將官將增加3,000元。
再來,戰鬥部隊加給也會提升。第一類型的作戰部隊訓練和勤務都極為繁重,將從現行的5,000元調整為12,000元,而第二類型的戰鬥支援部隊也會從現行的3,000元提升到7,000元。
也因此,作戰部隊的基層官士兵,加給最高將提升12,000元,落實政府對國軍弟兄姊妹的承諾與照顧。這些調整,都將在4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
我要強調,調整國軍待遇是一個長期的進程,要經過嚴謹的討論,絕不是漫天喊價;我也希望在野黨重新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給予國軍官士兵最大的支持,展現朝野一致對外的團結精神。
未來,我會努力從各方面持續照顧辛苦的國軍官士兵,也請大家持續精進戰訓本務,讓我們一起守護國家,確保自由民主的日常,大家辛苦了!謝謝。
隨後,總統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士兵辛勞;稍早也進行現地視導,了解部隊戰備與勤務執行狀況。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副參謀總長蔣正國、海軍副司令馬超群、空軍副司令姜光華、作戰區指揮官陳文星、憲指部指揮官鄭禎祥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