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8月08日
總統:臺灣致力於確保區域穩定,建立民主韌性,在半導體、再生能源等領域成為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總統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上午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時表示,堅持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對區域穩定繁榮至關重要。臺灣致力成為民主聯盟的一分子,防止威權主義擴張,同時解決氣候變遷、新興疾病及恐怖主義等問題。並指出,臺灣高科技產業,尤其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優勢,是全球安全供應鏈重要的一環。

總統認為,印太區域正面臨關鍵時刻,臺灣能扮演建設性角色的新契機浮現,可望成為培育區域和平發展與繁榮聯盟的重要力量。

 

總統以英文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熱烈歡迎來臺參與今年凱達格蘭論壇的貴賓。

我也要特別感謝日本麻生太郎(Taro Aso)前首相及愛沙尼亞安席蒲(Andrus Ansip)前總理參加今天的論壇,和我們分享寶貴的意見。各位的蒞臨也展現了全世界民主友人對臺灣的堅定支持。

過去幾個月,我接待了許多日本及中東歐訪團,對於他們大力支持臺灣,我深受感動。從臺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到臺海的和平、穩定與安全,以及臺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我們的國際友人持續為臺灣仗義執言。

感覺我們已經許久未見。上屆論壇仍受到疫情限制,許多與會者只能透過視訊參與。現在,疫情趨緩,但全球及區域政治瞬息萬變,屢屢為我們帶來新挑戰。

例如「臺海情勢如何影響全球安全秩序」、「資訊戰、認知作戰及灰色地帶戰術如何影響民主國家」及「臺灣在國際供應鏈重構所扮演的角色」等。

在我們邁向深受印太情勢影響的世界之際,今年的凱達格蘭論壇將做為促進前述重要議題充分討論的平臺。

即使在疫情過後,印太地區仍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區域,在貿易、製造業和教育等領域,為全世界提供無數機會,達致經濟繁榮。此區域的穩定為全球經濟和安全提供保障,且對21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

具影響力的印太區域興起,也伴隨著政治體制的新緊張情勢和矛盾,威權政權變得更具侵略性且更為強勢,並深信他們所提出的治理模式比民主更符合需求。這是國家間發生摩擦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印太地區的範圍。就在我們今天齊聚的同時,民主國家、我們的安全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正面臨最大的挑戰。

日本安倍晉三前首相已預見未來數十年我們將面臨的挑戰。在擔任首相期間,他勾勒出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願景,這已成為全球民主社會的核心目標。

安倍前首相的貢獻,為新的區域夥伴關係奠定了基礎。現在,我們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可以繼續堅持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這對區域的穩定繁榮至關重要。

我政府致力成為民主聯盟的一分子,此聯盟致力防止威權主義擴張,同時解決氣候變遷、新興疾病及恐怖主義等問題,並確保供應鏈的安全。也主張以永續、全面和以規則為基礎的策略進行連結,臺灣在建立民主韌性、促進生物科技、再生能源及半導體等領域的發展,可以成為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此外,臺灣致力與區域間的行為者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當日本、愛沙尼亞和全世界其他民主國家提供臺灣寶貴支持的同時,臺灣也願意承擔我們的責任。

臺灣持續採取各項必要措施以提升安全能力。我們建置新設施,推動國艦國造。我們已採取措施強化及訓練後備戰力,也增加投資以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這些努力有助於我們實現國防自主的目標。

這也表示臺灣不會將安全夥伴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會尋求軍事對抗,並盼與周邊國家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但我們隨時準備好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

臺灣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也致力打擊威權政權的錯假訊息攻勢,並同時維護言論自由。臺灣的公民社會也積極與世界各地的夥伴分享相關經驗。

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是臺灣在國際供應鏈重構中的角色。臺灣的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優勢,是全球安全供應鏈重要的一環,能保護關鍵科技免遭濫用。

臺灣在高精密製造、人工智慧、再生能源、生技等諸多領域可發揮創新作用。這有助建立一個更多元、更有韌性、可抗拒干擾的全球供應鏈。

此外,臺灣還在教育、人力資源開發、公共衛生、醫療、人道援助及天然災害防治上,擁有許多經驗與能力。我們的醫療機構也與區域內的國家分享醫療技術和管理的經驗,協助改善公共衛生及醫療照護。

我們所處的區域正面臨關鍵時刻,臺灣能扮演建設性角色的新契機浮現,臺灣是培育區域和平發展與繁榮聯盟的重要力量。

過去三年歷經疫情、戰爭及經濟衰退,儘管充滿考驗與磨難,我們也見證了韌性、力量、友誼和夥伴關係。

去年8月,臺灣經歷中國連續4天的實彈射擊演習;軍演期間,50多個國家的政府和國會,及超過500位國會議員,都為臺灣的安全發聲。

如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最近在菲律賓所說的,歐盟不會容忍印太地區的侵略行為。如此強硬的宣示可見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和維持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對世界邁向未來至關重要。

我要藉這個機會,再次由衷感謝理念相近的朋友和夥伴們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支持和協助。

儘管艱鉅的挑戰依然存在,我看到民主國家致力守護我們的共同價值和體制,為國際社會謀福利。我們對民主和自由的信念更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最後,祝論壇圓滿成功,並祝各位臺灣之行順利愉快。也感謝陳董事長邀請演說。謝謝大家。

 

包括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張惇涵、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外交部長吳釗燮、次長田中光、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眾議員、愛沙尼亞前總理安席蒲、日本眾議員鈴木馨祐(Suzuki Keisuke)、中西健治(Nakanishi Kenji)等亦出席是項活動,並邀請印度國家海事基金會主席辛赫(Karambir Singh)、立陶宛國會議員石梅斯卡(Vilius Semėška)、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中心副會長羅素(Daniel Russel)、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跨域網路研究中心主任班-以色列(Isaac Ben-Israel)等來自12國,共約14名國會議員、政要及學者專家,與我國官員及學者專家進行深度對談。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英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葛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訪問團」,感謝英國持續推動臺英經貿關係及支持臺灣國際參與。並表示,臺灣與英國在經貿、外交、安全與教育等各領域都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期待雙方持續攜手,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長期致力於深化臺英夥伴關係。並提到,2023年臺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是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進展,後續也持續推動相關合作,進一步深化和加強經貿夥伴關係。 副總統指出,英國是臺灣在歐洲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國,代表雙方為夥伴關係所奠定的基礎,已展現實質而有意義的成果,期待未來在數位貿易、人工智慧、科技及太空等領域有更多合作機會。 在外交方面,副總統感謝英國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會議員反對中國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作為排除臺灣國際參與的藉口。 在安全方面,副總統表示,臺灣正面臨來自中國解放軍的複合威脅,包括在海空域、認知作戰、政治干預及網路安全等層面,歐洲也面臨類似挑戰,期待與英國持續加強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於英國透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其他國際高層對話與峰會,持續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副總統也表達感謝。 副總統提到,蔡英文前總統曾在英國求學;今天上午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演講,有許多來自英國的國際學生也在其中就學,顯示臺英雙方在教育及青年交流方面的合作深具意義。臺灣與英國同樣重視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並以憲法加以保障,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年輕世代學習、研究,並透過文化交流相互了解。 副總統表示,臺英在許多領域都有密切夥伴關係,感謝訪團不遠千里來臺為雙方關係做出進一步貢獻,期待未來持續與英國密切合作,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訪賓一行尚包括英國國會下議員古博(John Cooper)、寶蘿(Rebecca Paul)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總統接見美國農業部次長 盼強化臺美農業創新科技及糧食安全韌性合作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乙行時表示,臺灣業者規劃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除加速臺灣畜產業生產效率,也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期盼未來運用臺灣高科技產業優勢,強化臺美在農業創新科技及糧食安全韌性的合作,讓雙方夥伴關係互利共榮。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臺灣的好朋友林德柏格次長相隔一年再度訪臺。並提到,臺灣籌組的「農產品貿易友好訪問團」才剛結束訪美行程,這幾天就迎來林德柏格次長率領美國數十位產業代表來訪,彰顯臺灣與美國的深厚情誼及緊密的夥伴關係,不僅要向訪賓表達誠摯歡迎,也要為臺美經貿交流更進一步而喝采。 總統指出,現在臺灣是美國第7大貿易夥伴及第7大農產品出口市場;而美國也已成為臺灣最大海外投資對象以及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均顯示雙邊在農業及經貿領域彼此的需要及堅實的合作。 總統說,這個月臺灣再次籌組農訪團訪問華府及相關農業州,包括林德柏格次長的居住地—南達科他州,展現臺灣對持續提升臺美貿易夥伴關係的決心。同時提到,在訪美期間,臺美雙方業者簽署採購意向書,臺灣業者規劃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希望藉由輸入高品質飼料用原物料,加速臺灣畜產業生產效率,美國農產品也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 總統強調,在科技領域,臺灣也是美國可信賴且重要的合作夥伴,未來希望運用臺灣高科技產業優勢,強化臺美在農業創新科技以及糧食安全韌性的合作。並提到,臺灣位於「印太第一島鏈」和身為「全球非紅供應鏈」重要樞紐,面對地緣政治的風險和挑戰,相信區域相鄰、理念相近國家更應攜手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 總統表示,林德柏格次長此次率團來訪,不僅是臺灣與美國在農業貿易跨越公私部門的互利共榮,更象徵雙方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的腳步堅定且穩健。盼一起繼續努力讓臺美關係持續茁壯,為全球繁榮帶來貢獻。 林德柏格次長致詞時首先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也向所有受到樺加沙強颱影響的臺灣民眾致上慰問之意。並提到,此次代表團由25間美國企業組成,期盼此行能協助推動美國農產品銷售及與臺灣方面建立持續的夥伴關係,也很高興能在中秋節這個別具重要意義的節日前夕來臺,和大家共同慶祝。 林德柏格次長感謝臺灣消費者持續購買美國農產品,臺灣的進口農產品及食品中有25%來自美國,也為臺灣糧食安全做出貢獻。身為臺灣的朋友,美國也致力於藉由保障能源安全讓臺灣更具韌性。 林德柏格次長表示,繼上週臺灣農業部長率領「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後,美國訪團也帶著善意而來,決定進一步開放讓臺灣鳳梨能銷售至美國市場。希望這項宣布能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為臺灣許多家庭帶來歡樂和富足。非常期待後續的交流討論,期盼雙方關係持續發展,共同繁榮。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及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梁凱雯(Karin M. Lang)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總統接見日本參議院自民黨議員會長松山政司 盼臺日持續深化夥伴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接見日本參議院自民黨議員會長松山政司乙行時表示,面對威權勢力持續擴張,民主國家更要團結一致。期盼與日本在安全和經貿等領域持續深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民主非紅供應鏈」,提升經濟安全、穩定區域和平,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也為臺日情誼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總統致詞時,首先對松山政司會長撥冗率團訪問臺灣表達誠摯歡迎,並對訪賓此行持續深化臺日交流表示感謝。並提到,透過此次參訪行程,相信能讓訪賓更加了解臺灣的政經局勢及臺日關係的發展與成果。 總統指出,臺日之間像家人一樣相互扶持,日本各界對近來花蓮災情的關懷與慰問,令人感動。多年來,臺灣和日本攜手走過震災、疫情種種挑戰,也共同面對威權擴張的威脅。日本不僅長期關注臺海情勢,也持續以實際行動展現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 總統提到,上週美日韓外長會議後的聯合聲明,是今年第三度重申支持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對臺海周邊出現日益頻繁的破壞穩定行為表達關切。 總統表示,這些堅定的立場已成為國際民主陣營的共識,面對威權勢力持續擴張,民主國家更要團結一致。臺灣希望和日本在安全和經貿等各領域持續深化夥伴關係,包括透過半導體、氫能、人工智慧及無人機等產業合作,共同打造「民主非紅供應鏈」,提升經濟安全,也穩定區域和平。 總統說,2021年日本參議院首度全票通過決議案,籲請各國同意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除了再次表達感謝,也希望未來所有參議員繼續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讓臺灣在各項全球性議題加深交流,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並祝福此行圓滿順利、成果豐碩。期盼在共同努力下,必定能為臺日情誼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松山會長致詞時表示,在擔任日本青年會議所會長時曾多次來臺訪問,此次則以參議院自民黨議員會長身分首度訪臺,並有幸晉見總統,感到非常光榮。尤其近日花蓮遭受風災,感謝總統百忙中撥冗接見,也要對罹難者表達哀悼、對傷者表達慰問之意,衷心期盼災民能夠早日恢復平常生活。 松山會長指出,臺灣和日本都是面臨天災地變頻繁侵擾的國家,也會伸出援手協助彼此度過難關,期盼未來在防災、減災領域能加強合作。 松山會長提到,昨日訪團前往高雄赴安倍晉三前首相銅像獻花致意,深刻感受臺灣人民對安倍前首相的敬愛,以及對日本的友情。臺灣是日本共享普世價值非常重要的國家,兩國之間經濟交流、人員互訪都相當頻繁,是重要的夥伴及友人,期盼未來進一步深化交流及合作。 隨後,松山會長也將訪團此次對花蓮災情的善款捐贈目錄呈獻總統。 訪賓一行尚包括日本參議院參議員渡辺猛之、上野通子及堀井巌,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外交部次長葛葆萱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仁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26日
總統盼與各友邦強化聯防與情報共享 增強協作能量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接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情報暨安全首長聯席會議訪團,肯定歷屆聯席會議皆獲致豐碩成果,有助抵禦共同威脅。並表示,臺灣將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期盼未來與各友邦強化聯防與情報共享機制,持續推動各項交流,進一步增強協作能量。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及全體國人誠摯歡迎訪團來訪。並提到,各位友邦情報暨安全首長的到來,不僅象徵臺灣與各友邦的深厚邦誼,更代表堅決捍衛自由民主等共同價值的決心。歷屆我國與拉美、加勒比海情報首長聯席會議都有豐碩成果,這個多邊合作機制有助於建構常態化情報資源分享與交流,協助抵抗共同威脅。 總統指出,當前國際安全環境日益複雜,境外滲透、數位操弄、錯假訊息以及網路攻擊等多重挑戰,對民主體制造成巨大威脅。這些來自專制威權國家的挑戰跨越國界,只有透過加強民主友盟的合作,才能防堵威權擴張,並建構社會與民主韌性。尤其中國近年持續加大對臺灣的軍事脅迫,也在全球各地展開滲透、認知作戰與操弄活動,運用「混合戰」手法,試圖影響各國政治決策,破壞民主政治運作。 總統表示,臺灣位處中國威脅前沿,因此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期盼未來與各友邦強化聯防與情報共享機制,共同提升防範中國滲透的警戒意識。也請國安局持續推動與友邦各項交流、援助與培訓機制,進一步增強與友邦的協作能量。 總統也感謝各友邦長期支持臺灣,在各國際場合持續為臺灣發聲。臺灣有能力也有意願,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期待各友邦繼續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與臺灣在國際上相互扶持,共同促進彼此繁榮發展、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守護全球民主與自由。並再次歡迎訪團來訪,也請代向各友邦元首轉達誠摯問候與祝福,持續深化兩國邦誼。 巴拉圭國家情報部阿爾卡拉斯部長致詞時表示,我們目前正處於全球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飛速發展幾乎影響到日常生活、社會制度、公共政策等各層面,此情勢也迫使各國必須制定靈活且具備前瞻性的應對策略,但這些措施仍不足以應對來自於地緣政治的對手日益複雜且高明的科技攻擊。 阿爾卡拉斯部長指出,在此一背景下,駭客行動主義現象正迅速崛起,恰巧與中國在拉丁美洲大規模投入能源與經濟政策的時間點相吻合,不僅展現其經濟實力,也透過秘密手段獲取關鍵資訊,用以進行談判且評估各項專案風險程度,為中國帶來實質利益,特別是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計畫時,企圖掌握全球供應鏈組織等資訊,對各國的穩定及主權造成直接影響。 阿爾卡拉斯部長進一步指出,各國都面臨各式駭客組織發起針對戰略性領域的攻擊,例如電信、政府機關、軍隊及非政府組織等。中國的目標不僅是竊取各國基礎建設的敏感資料,同時試圖削弱各國的民主制度、數位主權及外交關係。 阿爾卡拉斯部長說,盟友間越團結,對手就越試圖分化我們,因此各國必須付出更大努力加強彼此的合作與交流。拉丁美洲國家遭受中國分化作為與日俱增,在充滿挑戰威脅的狀況下,巴拉圭從不孤單,始終有堅定的友邦提供支持,其中臺灣尤為重要。相信臺巴兩國將會進一步深化彼此合作,並經由長期的戰略規劃持續鞏固夥伴關係。 阿爾卡拉斯部長提到,賴總統對於邦交關係的堅定支持與承諾,讓臺灣在區域合作與捍衛共同價值扮演強化同盟關係的支柱,感謝臺灣在凝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成為堅定盟友上發揮重要作用。 訪團一行由國家安全局局長蔡明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26日
副總統接見印太安全研究所訪團 盼臺美深化合作並發展穩健互補的經貿投資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26)日上午接見美國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訪問團時表示,臺美關係在國際友人及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下穩健發展,臺灣也將持續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並與美國科技產業深化合作,期盼共同打造穩健且互補的經貿投資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訪臺,並感謝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主席長期對臺美夥伴關係的關注與支持。儘管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及經濟情勢日益複雜,但臺美關係在國際友人及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下依然穩固,期待雙邊持續深化合作。 副總統提到,賴總統致力於提升自我防衛承諾,不僅增加經費與投資,並支持國防部推動實質改革,展現臺灣的嚇阻能力與決心。臺灣面臨複雜的安全環境,必須投注更多努力在強化安全防衛領域的作為,尤其中國持續在臺灣周邊海域、空域,甚至南海及其他周邊區域進行頻繁的挑釁行為,這些努力更顯迫切。 副總統指出,臺美經濟近期因為關稅談判帶來不確定性,但深信臺美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臺美產業長年的相互合作與支持,有助雙方持續成長與獲利,尤其近年來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臺灣產業也是重要的夥伴,期盼臺美共同打造整合矽谷及新竹科學園區的共享科技生態系,進一步發展穩健且互補的經貿投資關係,期盼雙方關稅談判,可以達成對兩國皆有利的成果。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