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09日
副總統接見德、澳國會議員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接見德國與澳大利亞國會議員,對他們遠道來華參加早餐祈禱會,表示誠摯的歡迎,同時也就雙方關切的問題廣泛交換意見。
副總統表示,過去歐洲與美國的關係較為密切,與亞洲較為疏離,而今世界已成為地球村,歐洲與亞洲的關係實有必要加強,尤其希望德國能與自由民主的台灣增進各方面的合作與交流。
副總統也就台灣的歷史背景向訪賓說明。副總統說,中國只在一八八七年至一八九五年的八年間有效控制台灣,接著在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在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合約中只聲明日本無條件放棄台灣,並非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政權自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也從未有效統治台灣,因此由法律或政治的層面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
副總統認為,兩岸與過去東西德分裂的情形不一樣,東西德的分裂是外力介入使然,而兩岸關係有上述的歷史背景,東西德的合併是出於雙方的自願,但中國大陸卻以霸權來威脅台灣,以達其合併的意圖。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如果台灣被大陸合併,台灣過去努力所獲致的成果,將化為烏有;台灣雖小,卻擁有人權、民主、和平、愛心、高科技等豐沛的柔性國力,這是大陸所無,這些柔性力量,深受此間人民珍惜。
副總統指出,台灣曾歷經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人權受到嚴重戕害,她個人就在一九七九年國際人權日中,做了二十分鐘的演講而被判十二年徒刑,陳總統當時是十五位為她辯護的律師之一,沒想到二十年後,陳總統和她在人民的支持之下,獲取政權。副總統說,台灣的人權和民主是以血淚換來的,此間人民非常珍惜,也誓死捍衛。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目前中國大陸佈署了三百枚飛彈對準台灣,希望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士,發揮預防外交的功能,一起要求中共當局,將飛彈撤除,並將花費在軍備上的龐大預算用於改善大陸人民的生活。
副總統強調,戰爭最為殘酷,也是上一世紀所犯的最大錯誤,本世紀絕不要再重蹈覆轍;台灣人民非常和善,絕非麻煩的製造者,而是和平的愛好者。
訪賓一行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高水準,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認為與德國已不相上下,令他們深感佩服。副總統則表示,她身兼「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對台灣科技產業進一步的發展非常關心,希望我國在此一領域繼續努力,以維持領先的地位。
副總統也告訴訪賓,我政府正致力將台灣建設成為全球運籌管理中心,而她的家鄉桃園縣將建設國際航空城及國際商港,有很多的商機,歡迎各國前來參與。
德、澳國會議員Mr.&Mrs Link(德), Mr. Jork(德), Mr. Bierling(德), Ms. Lengsfeld(德), Mr. Kerr(澳)一行,下午由外交部次長邱榮男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