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19日
總統接見美國知名青少年志工楷模丹尼.徐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知名青少年志工楷模丹尼.徐(Danny Seo),除了歡迎他的到訪外,並對於能在總統府內見到「全美二十歲世代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也深感榮幸。
總統說,他很高興徐先生能來到台灣,與台灣人民一同分享志工精神;而他能感受到年輕的徐先生對心靈的提昇與全心的投入,並感動於徐先生願意與世人分享這個成果。
總統指出,去(八十九)年我國總統大選時,他提出了「人文台灣」、「知識台灣」、「志工台灣」,其中特別是「志工台灣」的部分,在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時,全國人民全心全力投入救災、賑災等工作,就是「志工台灣」的實踐與精神之所在。另外,今年年初,我國也才剛通過並公佈了全世界第二部的「志願服務法」,而上(三)月底,二○○一年國際志工領袖高峰會以及志工台灣研討會也在台灣召開,對於這些會議能在台灣舉辦,我們感到非常榮幸,這也正顯示台灣與國際志工年的接軌。
總統表示,徐先生大作「行善DIY 十五分鐘創造奇蹟」中提出許多「只花十五分鐘的善行」,這些平凡的技巧,都屬「舉手之勞」,但都是「用心之處」,是回歸「人」的真誠與人性、人文的關懷;就像他曾提過,廿一世紀是個全新的世紀,也是個用心的世紀,正符合徐先生書中所強調「行善DIY」的精神,十五分鐘也能創造奇蹟,所以廿一世紀更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蹟的世紀」;總統說,一個人花一千個小時行善,還不如有一千個人各花一個小時來做志工來得有用。
總統指出,如同聯合國發表的全球志工宣言中的一段話:「我們人類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就讓我們互相勉勵,攜手合作,懷抱著這樣的心動與感動,一起學習,要使這個社會變得更不一樣。
會談中,徐先生並請教總統對環境保護的看法。總統說,他曾一再強調台灣要走新中間路線與第三條路線,其中的含義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的工作;地球只有一個,我們應該珍惜祖先所留下來的寶貴資產,這一代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去破壞、毀滅地球,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生生不息,都還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所以我們不只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更重要的是人與自然間的和諧;我們都是大地的兒女,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共榮是很重要的。
總統接著表示,「綠色矽島」是台灣廿一世紀的新願景,就是要建設台灣成為一個以綠色為基礎的智慧科技島嶼,其重點不在「矽島」,而是「綠色」,因為綠色代表的是人文、人的真誠與對大自然的尊重,這是推動台灣永續發展最大的目標與理想。民主強調多元,生物強調多樣性,所以對於所有動物的關注,不應偏廢,也希望在野生與稀有動物保護工作上,台灣能做得更好。
總統認為,科技進步帶來生活本質的提昇,但人類若不能做科技的主人,則科技必將成為災難。這一代的年輕人生長在廿世紀末、廿一世紀初,科技發展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絕不能過度依靠科技而忽視人文的修持,因為人文的修持非常重要。
另外,由於徐先生對於此間民眾捐統一發票資助人道團體的做法很感興趣,總統也表示,這就是「舉手之勞」,就是「用心之處」,隨手將發票捐出,累積起來,就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
總統強調,我們應該多學習徐先生的志工精神,多管他人瓦上霜,多管他人的閒事,如此台灣社會一定會變得很不一樣。
徐先生下午是由普仁基金會董事長劉尚斌、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經理張玉林、總編輯彭蕙仙等人,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