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19日
總統接見中南美洲外交記者訪華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中南美洲外交記者訪華團一行,並對他們的遠道來訪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的歡迎。
總統表示,中南美洲記者訪問團在此時來訪,特別具有意義,因為今天總統府才宣布有關他即將在五月間進行第二次出訪的訊息;總統說,他去年八月,第一次出訪中美洲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及多明尼加三國是「民主外交、友誼之旅」,此次第二次訪問薩爾瓦多、巴拿馬、巴拉圭、宏都拉斯及瓜地馬拉等五國是「合作共榮、睦誼之旅」,尤其中華民國廿九個邦交國中,有十四國是在中南美洲,雖然兩次出訪共訪問了八國,但尚有許多國家未到訪,因此未來也希望有第三次的出訪。
總統進一步表示,二次出訪都將中南美洲列為重點,除了顯示我國對中南美洲友邦的重視外,也希望藉此表達我國對中南美洲友邦長期支持的感謝。總統強調,中華民國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不能故步自封、實行鎖國政策,必須廣交國際朋友;因此他在去年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說時也特別提到「台灣要站起來、走出去,台灣要看到全世界,也希望全世界看得到台灣」。
總統同時告訴訪賓,我國的外交政策有延續性及穩定性,雖然台灣剛歷經政黨輪替,但國家的外交政策絕不受影響,中華民國能有今天,必須飲水思源,而我國也要善盡國際社會的責任及義務,融入世界地球村和平及民主的潮流中。
總統指出,台灣必須推動「多元外交」,此次出訪就是「多元外交」的具體實踐,而所謂「多元外交」就是「元首、經貿、民主、人道及全民的外交」。總統並以將出席在薩爾瓦多舉行的「第三屆中華民國與中南美洲元首高峰會」為例指出,這就是「元首外交」的一部分,而薩國不久前也才遭受地震重創,此時到訪給予該國關懷,就是「人道外交」;同時台灣民主及經濟成就,也受世人矚目,台灣願意以此與友邦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就是「民主外交」;此外,他的妻子吳淑珍女士,雖因政治車禍導致癱瘓,但此次也將坐著輪椅隨同出訪,也是為台灣的民主作最好的見證。
總統最後談到「全民外交」時表示,此次訪問團成員含括工商企業界領袖、國會朝野政黨代表及地方首長,就是全民共同參與的外交訪問。
在回答訪賓詢問如何使經濟與民主均衡發展時,總統表示,民主與人權是普世的價值,但只有民主而沒有麵包,則民主難以維繫,因為經濟發展除了可改善人民的生活外,也可為國家帶來進一步的民主化,推動民主可以讓經濟發展更趨於公平及合理;有人認為,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犧牲民主是錯誤的,事實上,民主與經濟可以並行不悖,不相牴觸,我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談到兩岸問題時,總統也重申,面對中共政權存在的事實,台灣唯一的選擇就是促進兩岸和平共存及穩定,這在新舊政府間並無任何差別。達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是我們的第一要務,而兩岸關係的正常化,必須從經貿關係的正常化開始,新政府秉持著「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作為兩岸關係改善的主要思維,而海峽兩岸分隔對立超過半世紀,人民生活方式及習慣迥異,台灣是民主國家,對民意非常重視,因此也必須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總統也再次重申,兩岸應該以智慧和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而他也再度呼籲對岸的政府與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
訪賓也請總統表達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於四月間訪問中南美洲的看法。總統表示,江澤民於四月間出訪中南美洲,他不確知究竟與他五月的訪問有無關聯,不過,今年五月出訪中南美洲的計畫,是他在去年第一次出訪前,就已作出的決定,此次時間上的安排,純屬百分之百的巧合。
中南美外交記者訪華團一行,下午是由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李雪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