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25日
總統出席積體電路技術引進廿五週年紀念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圓山飯店出席積體電路技術引進廿五週年紀念會,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受到工業技術研究院與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參加我國積體電路技術引進二十五週年的紀念會,本人感到十分榮幸。首先要藉此機會,對各位多年來致力於發展科技產業的熱忱與卓越貢獻,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並特別向遠道而來的國外嘉賓,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意。
今天,主辦單位籌辦我國積體電路技術引進廿五週年的紀念會,以肯定產官學研各位先進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貢獻,而當初赴美技術引進的團隊,也本著飲水思源的精神,捐款設立科技產業獎項,以表揚未來國內對新興科技產業的開拓與建立具有卓著貢獻者,並培育年輕優秀人才,這種承先啟後的用心,實值得嘉許與鼓勵。
國家的競爭力來自產業的競爭力。半導體產業是帶動重大投資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也是衡量國家競爭力的具體指標。二十五年來,雖然倍嘗艱辛,目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研發成果已經直追美日,晶圓代工的製造能力更是執世界之牛耳。台灣成功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經驗,不但受世人普遍的正視與肯定,更成為許多國家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參考典範。從政府成立研發機構、選擇技術、技術移轉、興建廠房、訓練員工、技術擴散,乃至成立衍生公司,每一個環節,都是產官學研各界默默耕耘、共同努力的成果,絕非偶然,更非僥倖。
這些卓越的成就,首先應該歸功於二十五年前孫資政的前瞻眼光;工研院前院長方賢齊先生、海外技術專家潘文淵先生以及美洲技術顧問團成員的卓見與無私奉獻。此外,當時工研院的電子工業研究中心被賦予技術引進與生根的任務,計畫的主持人胡定華先生,以及赴美國RCA引進技術的領隊楊丁元先生、史欽泰先生等四十餘人,都是一群大約三十歲上下、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年青人,因為他們勇於創新、勇於承擔的堅毅精神,為今日半導體產業的榮景奠定了穩固的基石,也帶動了其他重要產業蓬勃發展。
在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總有那麼一些關鍵的時刻,因為前瞻的眼光與堅忍的毅力,就這麼瞬間開啟了通往未來的大門。二十五年前如此,現在也是如此。當民間積極投資於半導體產業,當台灣半導體業者正嘗試改變在全球競爭中的定位,政府的角色也改變了。過去我們的政府在提供資金、技術的來源與移轉等供給面上,具有重大的責任。今天,政府在制訂政策時,更需要考量的,則是如何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便企業利用日新月異的知識,創新產業,發展經濟。面對當下的挑戰,政府正逐漸從管理者的角色調整為服務者的角色,並且決心採取長期的措施,從基本面改善經濟體質,希望在五年中,將台灣發展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知識經濟國家。
二十五年前的成功故事,給予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只要我們能經由知識的創造與運用,積極培育優秀科技人才,厚植產業創新的能力,就必然可以完成產業競爭力的向上提昇。這是台灣邁向先進國家的必經過程,也是對政府與諸位先進的的嚴厲考驗。我們常說,我們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但是,我們經常忘記,終究來說,歷史也要我們為自己所不做的事情負責。因此,本人也藉此機會,誠摯呼籲大家,能秉持承先啟後的進取精神,重振當年艱苦創業的奮鬥意志,共同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開啟通向新世紀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