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27日
總統接見第一屆台灣兒童人權高峰會兒童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第一屆台灣兒童人權高峰會」兒童代表,並對他們小小年紀就參與倡導「兒童人權運動」的活動,表達肯定與嘉許。
總統認為,兒童人權就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個完整的個人,只是先長在一個較小的身體裡,所以兒童人權當然跟大人的權利一樣,必須受到尊重保障。也因為年紀還小、還在成人的照顧之下,所以除了基本人權之外,還特別提出遊戲娛樂權、思想信仰權、免於虐待及剝削權、生活隱私權以及殘障疾病兒童的特別照顧權等等。
總統說,他最近看了一些民間調查顯示,除了功課和親情外,「希望社會祥和」已成為小朋友內心強烈的感覺。而兒童的希望,是成人的反省、是將來的社會走向。「只有當現在的我們提供了安全、自由、幸福的成長環境,未來的你們就將凝聚出公平、誠實、善良的社會。許你們一個未來,就是許我們的社會一個未來。兒童不是父母或任何人的私有財產,而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資產、也是全人類的公共資產。」
總統指出,基於同樣的體認,所以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已經是世界上最多國家所批准的公約,台灣雖還沒有能夠加入,但是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保障兒童權利、防止兒童受到任何身體與心理傷害的方向,絕對是堅定不變的。
總統表示,他很高興有各位兒童人權大使們的加入,和我們一起為台灣的兒童人權與國際同步而努力。他說,大家的種子使命,就是要讓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知道兒童人權的精神與內容。唯有了解自己的權利,才知道保護自己,也才會知道尊重別人。所以他從上任就職演說開始,就把人權工作明列為政府施政的重大項目,唯有懂得保障自己權利、尊重他人權利,我們才會有溝通的理性,也會有了解世界的信心。
總統強調,兒童人權保障是成人和兒童所共同趨近的目標,小朋友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和選擇,大人也要了解,單向地替兒童作決定未必是最好的。而這次中華民國兒童人權協會舉辦「第一屆兒童人權高峰會議」,正是讓大家對於兒童人權的各項議題,學習著進行討論及分享,讓大人們更瞭解小朋友們的想法。
賴勁麟立法委員在致詞時首先感謝總統的接見,他說,在選前國內有許多兒童人權團體希望各組候選人能簽名支持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活動,而總統是第一個簽名,可見總統對人權的重視。而明年更將邀請國外小朋友一同來參加高峰會議,也希望政府能將結論加以推動和落實。
與會小朋友們對總統的綽號很感興趣,詢問總統有無綽號,總統笑答「阿扁」、「扁仔」算是綽號嗎?他說,取綽號是一種親近的表示,也有著尊重的象徵,不好的綽號會給人負擔和壓力,所以在取綽號時要特別小心,尤其是針對身材、膚色等身體特徵時更要能將心比心、設身處地。
小朋友們也向總統報告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的世界少年千禧計劃,他們送書一千二百本書到泰北、九二一災區和澎湖離島,希望藉由這個送書活動能幫助更多小朋友享受閱讀的樂趣。
對於小朋友們能關懷別人,總統感到非常敬佩和感動。總統說,能關心自己、關心週遭、更關心到別的地方,這種關懷的氣度與擴大關懷的層面及對象,實在很不容易,這也象徵我們學校、家庭教育的成功。總統也舉他昨天到台北縣永和社區大學參觀為例,他說,有那麼多的大人在離校後,希望不斷學習,不但是求知識也在學生活,就是「活到老,學到老」。而社區大學就在你我居住的環境中,總有一天離開學校、孩子大了,我們也需要再學習,這就是一種向上提昇、自發學習的力量。前一陣子,他也帶了一些書到中部的梨山國小,鼓勵他們所成立的圖書館。希望能讓台灣處處充滿書香、讀書聲。
總統說,雖然一九八九年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們無法加入,但人權是普世的價值,有無參與簽署並不會影響我們重視及落實人權的意志,去年五二O就職演說中,他特別提出以人權立國,希望我們能成為真正人權的國家。
總統說,我們要成立國家級的「人權委員會」,這在世界上並不多見,而中華民國也不會缺席,我們要關懷、落實人權,包括兒童人權,讓中華民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權的新指標。
茶會最後小朋友贈送總統紀念品,總統也回贈禮品給小朋友,並和他們合影留念。
「第一屆台灣兒童人權高峰會」兒童代表下午由立法委員賴勁麟帶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場。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