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4月30日
總統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勞工當選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勞工當選人,除對他們的獲選表示恭賀外,並感謝全國勞工朋友對台灣經濟發展所做的付出與貢獻。
總統說,於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能在總統府與全國模範勞工代表見面,意義特別。今年全國模範勞工選拔,僅挑選全國模範勞工三十名,所以能歷經千挑萬選,最後脫穎而出,是無上的光榮與驕傲,也表示平時的努力與表現,深受同事、雇主及評審委員的高度肯定與推崇。
總統表示,回顧歷史軌跡,台灣能成就舉世稱羨的經濟發展,就是憑藉勞工朋友以鹹濕汗水、胼手胝足,默默打拼所締造出來的。所以,他除了要對模範勞工當選人的卓越表現與貢獻,衷心地表達最高敬意,同時也要藉此機會向全國的勞工朋友,祝賀勞動節平安、健康、快樂。
總統指出,我們正處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時代,從美洲到亞洲,各地都面臨著經濟轉型與調適的挑戰,各國政府也無不致力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目的是要使得整體經濟能朝產業創發、企業創新的方向向上提升。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受到經濟轉型的衝擊,數以萬計的勞工朋友及家庭,面對極大的生活壓力與工作考驗。
總統強調,勞工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產業結構的調整,不能讓勞工承擔苦痛,卻無法參與分享。假如沒有勞工素質的提升,就不會有知識經濟。發展知識經濟的願景,不僅是政府施政的方針,還是一個讓勞工能發展自我的理想。目前,政府行政部門正積極為培養對新競爭做好準備的勞工而努力,期盼透過終身學習教育,與有效率的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提升我國勞動力的素質;同時,政府也正努力強化社會保險與勞工失業輔助的相關措施,希望能透過完善的就業安全網,減低勞工的壓力,為明天的理想作更好的準備。
總統進一步表示,維護國民追求幸福的權利,是政府的天職與使命;政府有決心,要協助所有願意在知識經濟的競爭中站起來的人,政府不會坐視我們的同胞,因為缺乏技能而在知識經濟的全球競爭中落伍、缺席。
廿一世紀將是個「低經濟成長率、高失業率」的世紀。總統告訴大家,最近台灣部分廠商出走,使許多勞工因為關廠、歇業而失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我國今年來的失業率均在百分之三以上,今年三月份已高達百分之三點八九,未來預估有可能超過百分之四。面對這些問題,政府有充分的警覺,對解決的方案,政府也有明確的認識。針對當前的就業問題,短期措施要點,是提供失業勞工回復常態就業的管道,如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的就業工程方案,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依據地方特性,搭配僱用獎助,創造區域性的工作機會,以紓緩當前中高齡嚴重失業的問題,並達到產業植根、地方永續發展的目標。而新推動的「八一○○方案」和「國內旅遊發展方案」,也可藉由擴大內需來活絡勞動市場,提供勞工所需的工作機會。另外,在長期規劃方面,則會落實「人力發展方案」,以提昇勞動力的素質;規劃與推動「新世紀國家建設第一期四年計畫」、「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全球運籌發展計畫」、「振興傳統產業」及分階段進行「三通」的評估等,以排除投資障礙,改善投資環境。他有信心,行政部門的施政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以「台灣優先、經濟優先、投資優先」三大優先為方向,我們將革除障礙投資的積弊,建立鼓勵「創新、速度、價值」的投資環境;以「工作第一」為原則,我們會致力擴大工作機會,協助勞工朋友為自己開闢出路,並隨時準備好接受知識經濟時代的新挑戰。
總統認為,當台灣仍是農業社會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相信,唯有勞作不息,才能與大地的精神同步成長;怠惰依賴,我們就會變成季節的生客,落伍于生命的行列。我們與祖先們身處的環境也許不同,但堅毅不拔、奮鬥不懈、冒險犯難的台灣精神,卻是一樣的。
總統最後勉勵大家,「只要不放棄追求幸福的權利,就有尊嚴,就有前途」。眼見當前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我們更應當珍惜台灣的優良傳統,超越紛爭,相互勉勵,用新的觀念、新的視野,從自己本身做起,成為具有創新、知識與技能的勞動者,為我們共同的希望與家園而打拼、奮鬥。
九十年全國模範勞工當選人林月娥、傅兆堂、湯炳輝、陳澎祥、林吉雄、陳明賢、宋照濱、簡山海、林運和、賴吳明、施秋華、沈伸雄、詹木林、藍金卿、葉護忠、李字山、龐永芳、楊國顯、張東華、陳淑恭、李添福、劉經湘、顏麗惠、林秀月、劉雲興、張永固、周徐阿桂、吳文隆、黃勇任、卓慶華等,上午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