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5月04日
總統接見殷海光教授遺孀殷夏君璐女士暨殷海光基金會成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殷海光教授遺孀殷夏君璐女士暨殷海光基金會成員時,代表政府與人民對殷教授為台灣民主運動的犧牲奉獻,表達最高肯定及尊崇之意。
總統說,八十二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運動」,那年同時也誕生了一位當代自由民主的先驅│殷海光先生。如今我們在這裡撫今追昔,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與追思。
總統指出,在臺灣政治思想和自由民主的發展歷程中,殷教授是一個具有長遠影響力的學者,在當時威權控制的社會環境中,他對理念信仰的堅持,確實發揮了種子的作用,慢慢地促成一股改革的力量,也為台灣的民主發展樹立了不朽的典範。
總統表示,回顧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的「白色恐怖事件」,的確造成許多無法彌補的悲劇,受難者家屬心中的悲痛實非言語及文字所能形容,而整個社會與國家也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所以他在去年五月廿日就職後,就宣布嚴禁情治人員針對特定政黨、特定個人進行情蒐,所謂的「政治偵防」已成為歷史名詞。此外,也提出「人權立國」的理念,推動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希望把「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並且加強和國際人權運動與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總統深信,唯有建立一個尊重人權、推崇法治、堅持民主的體制,才能避免專政獨裁的復辟,白色恐怖的悲劇也才能永遠走入歷史。
總統認為在「五四運動」八十二週年的今天,如以今日眼光,來重新審視「五四運動」的真義,這個起源於「反封建、反帝國主義」,以「民主與科學」為號召的新文化運動,其真正的意涵應是「反省」而不是「反對」,唯有反省才能讓我們在傳統與現代、自我與他人的實踐準則中,得到更深刻而包容的平衡與方向。同樣的,「反省」也讓政府能夠坦然面對歷史事實,勇於承擔歷史責任。
總統說,我們有勇氣、有信心,攜手走出陰霾的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希望歷史的悲情不再是籠罩國人心頭的陰霾,而是激勵國人開創美好前景的動力。他並代表國家、政府,再次向殷夫人暨家屬,致上最深的歉咎和最高的敬意。
殷夫人致詞時表示,殷教授在一九六九年九月十六日去世,他的大半生都處在「一個人」統治的時代,人民的思想、行動都被特務控制,當時的口號是反共抗俄,但實際上卻學共產主義控制人民,當局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因此,有很多人被冤枉、坐牢。而殷教授本著五四的精神,為自由、民主、法治而奮鬥,要求當局改革,卻受到誣判,被禁止在台灣大學任教,更被禁止赴哈佛大學擔任研究員。
殷夫人並感謝總統今天的接見,給予殷教授平反及肯定。她說,現在政府與執政黨給人民很多批評的空間,這些進步與成就,是百年來民主鬥士不怕威權,努力爭取而得。
總統則表示,殷教授在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九年間那麼惡劣的環境下,仍鼓吹自由思想,直到一九六O年雷震與傅正兩位先生被捕,這最後的十年,是殷教授最辛苦的歲月,鼓吹自由而失去自由,但他追求自由、民主、改革的決心卻從未改變。「教授不曾離開我們,雖然身體不在了,精神卻長存,永遠指引、陪伴著我們」。
殷教授的女兒文麗小姐則再次感謝總統的接見。她說,她父親為台灣民主自由奉獻生命,今天得到了肯定,看到今日台灣自由民主的景況,實在得之不易,希望全國同胞要好好珍惜。
殷夫人、殷文麗女士、林正弘教授、陳宏正教授(殷海光基金會董事)、薛化元教授(自由思想基金會董事長)等上午來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