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1年08月15日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率團來訪 總統盼與美國繼續深化合作 共同維持印太區域的繁榮及穩定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訪問團

蔡英文總統今(15)日上午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訪問團時表示,臺灣和美國是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堅定夥伴,希望繼續深化和美國的合作,共同維持印太區域的繁榮及穩定;也希望和共享民主價值的國際友人深化經貿合作,共同打造更安全的供應鏈。並盼未來能和美國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共同為臺美雙方的相互投資,創造更多利基。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來到臺灣。尤其在現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訪團議員不遠千里來訪,用行動表達對臺灣的友誼,她要代表所有臺灣人民表達歡迎以及感謝,大家長期在美國國會堅定支持臺灣,都是臺灣非常重要的好朋友。

總統指出,馬基主席從1976年起擔任美國國會議員至今。1979年,他曾經在美國國會參與《台灣關係法》的審議,並且投票支持,這是促進臺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歷程。

總統進一步指出,馬基主席自從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以來,對臺灣的支持更是不餘遺力。去年疫情期間,也積極協助臺灣取得疫苗,對於馬基主席堅定支持臺灣的情誼,她要致上最深的感謝。

總統提到,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凸顯威權國家對世界秩序帶來威脅;前一陣子,中國在臺灣周邊海域進行長時間的軍演,也嚴重干擾區域的穩定和平。我們不但和國際各方盟友密切合作,嚴密掌控周邊所有軍事動態,也持續向國際社會表達,臺灣致力維護臺海穩定現狀的決心。

總統認為,臺灣和美國一直是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堅定夥伴,我們希望繼續深化和美國的合作,共同維持印太區域的繁榮及穩定。面對全球威權主義的擴張,臺灣也希望和共享民主價值的國際友人,深化經貿合作,共同打造更安全的供應鏈。

總統談到,今年六月底,臺灣和美國舉辦「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場會談。我們期待透過這個堅實的平台,繼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在共享的價值基礎上,和美國洽簽高標準的貿易協定。她也期盼馬基主席及議員們,對於這項議題,在美國國會給予臺灣更多支持。

總統指出,臺灣在半導體產業有長期的發展累積,我們也樂意積極在美國投資布局。很高興看到美國跨黨派支持的《晶片法》,已經完成立法,相信會為臺灣的半導體業者,提供更多前往美國投資的誘因。

總統表示,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和美國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共同為臺美雙方的相互投資,創造更多利基。最後,她再次感謝訪團來訪,臺灣會和美國共同攜手,堅定捍衛民主自由。

隨後,馬基主席致詞時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訪問臺灣,深感榮幸。蔡總統是一位具有歷史意義的領導人,臺灣首位女性總統,對於全世界許多女性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啟發。他很榮幸能夠跟多位跨黨派眾議員一起訪問臺灣。包括來自加州的加勒曼帝(John Garamendi, D-CA)眾議員及夫人、來自維吉尼亞州的貝耶(Don Beyer, D-VA)眾議員及夫人、來自加州的魯文索(Alan Lowenthal, D-CA)眾議員及夫人、來自美屬薩摩亞的羅德薇(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 R-AS)眾議員及夫婿。而他的夫人Susan是一名醫生,此行也一起來訪,她對於臺灣的防疫成就感到非常敬佩。  

馬基主席指出,身為參議院亞太小組主席,他長期以來都非常支持進一步深化臺美關係。就如總統先前提到,他在1979年擔任眾議員時,對《台灣關係法》投下贊成票,也是當時參與立法的眾多眾議員中,少數還留在國會中服務的。在那一次重要的立法後,40年來,他對臺美關係的支持只有更加堅定。

馬基主席談到,去年6月時,他在參議院召開首次公聽會,參考美日間成功運作的Mansfield Program,提出「台灣學人法案」立法。透過「台灣學人法案」,可以有立法基礎讓美國的官員在臺灣生活及工作。此外,他也推動跨黨派立法,加強臺海穩定並降低臺海衝突的風險,並讓多邊參與者能夠參與臺灣事務,及加強臺灣自我防衛的合作。

馬基主席說,他對臺美之間的緊密關係深信不疑,也相信臺美關係在21世紀能夠繼續茁壯成長。

馬基主席談到,臺灣是民主、人權及言論自由的重要燈塔。然而為了捍衛這些普世價值,每天都受到威脅。臺灣在全球防疫上也是一個領袖,此外,在全球的科技及製造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臺灣更是領頭羊。當臺灣的專業及領導作為能夠在世界上受到矚目,全世界都能夠因而受益。

馬基主席說,「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是一個能夠展現臺灣的人才絕佳的機制,包括公共衛生、能源安全、災害防救、女性賦權等領域。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努力,讓臺灣能夠加入全球性的討論,如何解決許多全球當前的挑戰,包括氣候威脅的議題等。

馬基主席指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更加努力確保臺灣的和平及穩定。我們有一項道德義務,就是要積極防範任何不必要的衝突,而在因應這個最大挑戰的時刻,臺灣也展現了不可置信的自制力及審慎。

馬基主席談到,麻州出身的美國著名思想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經說過,所謂的朋友就是會彼此珍惜彼此的希望及夢想。接下來,他也很期待傾聽蔡總統及許多臺灣的同僚們,有哪些夢想及希望。讓他們知道還能多做些什麼來進一步強化臺美關係及維持臺海的和平穩定。臺美關係深植在一個很重要的基礎上,也就是我們對於人權價值的承諾。此次的代表團是資深、跨黨派、跨院的訪問團,他非常榮幸能夠在和蔡總統同台站在一起,跟臺灣站在一起。

訪團成員尚包括聯邦眾議員加勒曼帝(John Garamendi)、魯文索(Alan Lowenthal)、貝耶(Don Beyer)、羅德薇(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等,由外交部長吳釗燮以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也在座。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團 盼與印度持續深化合作 建立堅實多元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印度正迅速建立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期盼雙方持續在科技、投資、經濟及人才等領域合作交流,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來訪。並表示,臺灣與印度的關係處於令人振奮的起步階段,雙方正迅速建立橫跨科技、投資、經濟等領域,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 副總統表示,印度有豐沛的人力資源,部分印度人才也為臺灣的經濟帶來貢獻,同時臺灣許多企業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投資據點。在文化方面,許多臺灣民眾也與印度有宗教上的連結,會前往印度朝聖,很高興雙方有如此多元的夥伴關係。此外,以戰略角度而言,儘管臺灣與印度的交流已有許多進展,但相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繼續努力,期盼持續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訪團一行包括戰略與防衛研究所榮譽研究員莫瑞佳(C. Raja Mohan)、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德里分部主任馬卡士(Akshay Mathur)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協助處理臺灣韌性議題 盼持續強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表示,「韌性」是賴總統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感謝訪團致力於協助找出臺灣韌性不足之處,並提出解決方案,期盼持續攜手合作,強化臺灣韌性。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到訪,並表示,自擔任副總統後,這是第三度與「保衛民主基金會」團隊會面,感謝大家致力於發掘臺灣在韌性方面的不足,並協助提出解決方案。 副總統表示,「韌性」是政府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賴總統上任後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推動多項相關工作,這絕非一項輕鬆的任務。臺灣每天面對的各項挑戰不斷提醒「韌性」的重要性,包括近期南臺灣因颱風引發的災害,以及電網穩定、能源輸送及通訊系統所面臨的壓力等,這些挑戰不是只在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也是臺灣面對日常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時反覆出現的問題。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訪團對這些議題的關注,並與臺灣攜手合作尋找相關解方。 訪團由白宮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總統接見美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 期盼深化臺美戰略經貿夥伴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並表示,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並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保衛民主基金會」組團來臺訪問,也很開心再次跟許多臺灣的老朋友見面。並表示,在美國華府的智庫中,「保衛民主基金會」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推動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研究,也經常透過提供政策建議及專家報告,積極落實「保護民主價值免受極權主義威脅」的宗旨。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長期關注臺灣,不斷提升對臺灣防衛及社會韌性議題的重視,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針對這些議題提供臺灣最好的建言。 總統指出,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在東海、臺海、南海周邊區域的軍事行動。威權主義的擴張不僅改變國際安全結構,也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空前挑戰。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重視人權的生活。 總統進一步表示,當前臺灣除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也將善盡國際社會一員的重要責任,臺灣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與全球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總統提到,臺灣在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世界有目共睹,除了半導體產業,還可以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強化與美國的合作,包括國防科技及人工智慧。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臺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深厚友誼,期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致詞時表示,訪團此次訪臺與臺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並有來自日本、澳洲及歐洲的夥伴,一起參與本週所舉行的兵推活動,以驗證對各種可能情境的假設,特別是當有人試圖恐嚇或脅迫臺灣及其他自由社會時,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博明先生提到,訪團成員對於參與這次桌上推演的臺灣團隊感到印象深刻,大家的創意與應變能力讓他深具信心,相信臺灣及臺灣的盟友將有能力嚇阻或因應任何形式的威嚇與危機。 最後,博明先生以中文說:「自由的國家在威權國家的威脅下,是創新、善用資源,而且有韌性的;自由的國家也有可信賴的朋友」,並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及期待進一步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9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團 盼持續深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28日下午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訪問團,感謝該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盼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建立良好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長期以來與臺灣所建立的夥伴關係,並表示,數十年來「國家民主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見證臺灣經歷政治轉型的過程,如今成為堅實、有活力且充滿生氣的民主體制。 副總統提到,在這個過程中,臺灣也成立「臺灣民主基金會」作為「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期待未來不僅持續合作,也與「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機構—「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深化合作。近年來,這兩個機構也已在臺設立據點,相信將成為強化臺灣民主的穩固基礎,也能將這些努力推展到整個區域。 最後,副總統也感謝「國家民主基金會」多年來透過「世界民主運動」(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及其他倡議,促成眾多全球合作夥伴參與的貢獻。 訪團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暨執行長威爾遜(Damon Wilson)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